#创作挑战赛#【战友美文·往事铭心】因为我(郭 磊)在烟台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的缘故,七十多岁高龄的老退役军人、老党员、老画家扈本询五十年来不间断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事迹[玫瑰]我是知晓一些的,很感人[赞][心]。今天读了他的较为详细的“札记”更是感动[谢谢][心][作揖]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

胡彦伟 摄制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2)

周朝荣 摄影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3)

周朝荣 书写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4)

周朝荣 书写

老骥伏枥 初心不悔

——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

文/扈本询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5)

扈本询画作——三思图: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

一.荒山上发现无名烈士墓

我叫扈本询,1945年8月生于山东潍坊。1964年3月入伍,1965年9月入党,服役期间驻守胶东沿海达十年之久。多年以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英雄的胶东人民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党的任务确立了坚定的信念,对老区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各个历史时期英勇献身的烈士的英雄气概鼓舞我树立了为人民当兵,为人类奉献的人生观。

时间追溯到1969年3月。因中苏边境战事紧张,全军一级备战,我奉命带领部队修建烟台南郊蓁山南麓弹药库公路。部队驻黄务镇傅家村。随着工程推进,发现一座无名烈士墓位于路基线内,需要搬迁。

烈士无名,本就惋惜。再次迁墓,我内心反复提醒自己,务必让烈士能入土为安,让后世能记住他,哪怕没有名字只有墓碑。

为此,我仔细访问了村里知情的群众。据烈士生前驻地的房东介绍,部队是解放烟台战斗前三天驻进该村的,烈士个子高大魁梧,很年轻,但已入伍多年,家是东县人,是位班长,带领一班人每天为群众挑水扫院子。战斗打响那天早晨,他带领部队向烟台进攻的途中冲锋在前,不幸被烟台日伪军的机枪射中,光荣牺牲。村里的民兵将遗体抬回安葬于此。虽然当时不知道烈士的名字,但每年清明节都有许多群众和学生为烈士扫墓添土。

了解了基本情况后,经请示26军政治部批准,我当即组织战士们对烈士墓进行了迁移。迁墓过程中,在清理烈士遗物时发现了随葬的皮弹袋、弹夹、刺刀、钢笔、烟斗等物品。使我意外的是,在烈士衣服口袋里还找到一枚图章,袖珍金属盒里的印泥还鲜红闪亮,黑色牛角料上镌刻着“孙德本印”四个篆字。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非常高兴。

我找来一个弹药箱,将烈士遗骨、遗物全部收敛于箱中密封,又找来一块一米多长的木板,亲手为烈士书写“孙德本烈士之墓”的墓碑立于墓前,并组织部队进行了悼念仪式,借此对战士们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6)

扈本询当时为孙德本烈士撰写的碑文

就是从那时起,孙德本,这位没见过面的战友便深深记在我的心里。知道了烈士的名字,我决心一定设法为烈士找到家和亲人。

不巧的是,迁墓过后没几天,我收到命令去了胜利油田军管会执行军管任务。年底,又被调到为适应战备而新组建的七十八师工作,离开了烟台,也失去了为烈士找家的机会。烈士遗骨流落在外,成了我内心最牵挂的一件事。之后几十年时间里,我想尽办法打听孙德本家人的下落,每当碰到胶东人我都会问一问,只要出差到了烟台,我都走进烈士陵园挨个纪念碑查看烈士的名字,寻觅烈士的信息。这一晃就过去了半个世纪。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

十年的沿海防御战备磨练和年龄的不断增长,使我对战友的怀念更加迫切。我利用一切机会寻找战友(包括战友遗属),五十年来,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失散多年的战友和遗属达500多人。

2018年3月,事情终于出现了转机。老战友们在烟台聚会。同年入伍的战友宋佃荣、谢永进陪同游览烟台山景区时,参观到烟台市政府1946年修建的烟台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时,我突然想到,孙德本会不会在上面留有名字?我很想近距离查看,但当时纪念碑周围封闭,并且因为和战友集体活动,也不便久留。于是,聚会结束送走战友后,我又特意住下,第二天独自登上烟台山,仔细考察了纪念碑。

1945年8月,全国第一座获得解放的烟台市千头万绪,但烟台市委市政府把建立烈士纪念碑的任务作为头等大事列入议程,1946年5月动工,10月落成。纪念碑高8米,呈五棱形,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其余四面镌刻着中共烟台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各界挽词以及89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庄严肃穆,巍然屹立。我在灰色花岗岩上镌刻着的烈士名录上一个挨一个地找,不断擦拭着模糊的双眼,突然,就在名单第四行里,我发现了“孙德本”的名字!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我瞬间泪崩,放声大哭,反复咕念着:“德本战友,我找得你好苦啊!”

许多游客见我独自一人哭得伤心,向前安慰,听我介绍了孙德本烈士在解放烟台战斗中牺牲的经过以及我用五十年时间志愿寻找烈士家人的义举后深深触动,还纷纷与我合影留念。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7)

扈本询与战友一起参观1946年修建的烟台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

三.求助媒体帮助

在政府建的纪念碑上找到烈士,说明部队在战役结束后统计战斗减员时将孙德本烈士列在89名烈士名单之内了,说明部队、政府和老区人民没有忘记为民族解放捐躯的英烈们。作为一个老兵我非常欣慰!从此,我打消了因战事频繁烈士牺牲信息被遗漏的疑虑。余下的工作就是:我1969年为烈士迁移安葬过的墓地是否还在那座荒山上?民政部门是否已将烈士收进陵园?烈士的家人是否还不知道烈士的下落?

诸多疑问萦绕于心,我久久难安。

岁月蹉跎,白驹过隙,年过古稀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年迈体衰,靠我自己的力量看来难以为继。为此,我致函求助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予以帮助。但因半个世纪的变迁,墓地下落又出现了曲折,害怕记忆力减退记错名字,为了慎重起见,2020年1月9日,我冒着大雪去烟台山再一次确认了名字,并向央视栏目组求助。很遗憾,栏目组多次发布寻找烈士的帖子,均石沉大海。傅家(烈士生前驻地,也是烈士安葬地)党组织要求见我确认墓地位置。在央视记者协调下,4月13日我冒着疫情执着地再次从青岛赴烟台寻找烈士墓地。

四.多方联手找到烈士墓地

因近年城市规划改造,五十年前的战场故地盖起了楼房。在烟台黄务街道富甲置业书记付世孟、富甲社区任光霞、蓁山社区书记安家德、长坤泰公司副书记安锐四位同志陪同下,沿着蓁山南麓原弹药库公路北侧古战场沿路勘查,寻觅墓地。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8)

扈本询走访社区

在蓁山南麓林区,还访问了66岁的护林员曲德勇,据其介绍,他小时听说过孙德本烈士牺牲经过和掩埋过程,也经常在孙德本烈士墓旁玩耍。蓁山社区工作人员曲德双、安邦鹏回忆时也说,上学时他们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为孙德本烈士扫墓的活动。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9)

扈本询在社区书记陪同下走访护林员

此后,我又走访了数十个社区的老居民,五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孙德本烈士的名字,八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孙德本烈士生前的职务和牺牲后安葬的过程。但其迁葬的墓地却始终不觅其踪。

此时,蓁山社区安家德书记提供了一条信息,就在前几年,政府部门将一些散落的烈士墓迁入了烈士公墓。听到这一消息,慎重起见,我独自一人又用了一天的时间,沿当年修建的古路爬上蓁山南麓,挨个民间墓地做了鉴别和回忆,但还是没有找到烈士墓地。

4月13日下午,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来到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孟磊局长和孙金山科长协助下,翻阅了全部卷宗和网页,依然没有找到有关孙德本烈士的记载,只是找出了2012年合葬27名无名烈士合葬墓的资料。

万幸的是,随后在黄务街道服务大厅档案中找到了蓁山屯村委上报的散葬烈士名单,有孙得(德)本的名字。抓住这一线索,14日上午,省派烟台省委组织部工作组、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一处四级调研员杨菲、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孟磊,付世孟、任光霞等一行八人陪同下,来到芝罘区烈士陵园,对每一个墓碑进行了核对,现场收集建设墓地的全部资料,综合分析后确定,孙德本烈士在2012年清理散葬烈士时已合葬于无名烈士墓。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0)

(上图:扈本询在烟台市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孟磊局长、省委工作组杨菲处长陪同下,一起在黄务镇政府查阅孙德本烈士资料)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1)

(上图:画家扈本询在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孟磊局长,省委工作组杨菲处长,付世孟、任光霞二位社区书记等一行八人陪同下,来到芝罘区烈士陵园核对、确定了郭德本烈士在2012年清理散葬烈士时已合葬于这座无名烈士陵园)

本来孙德本烈士已经找到了名字,为何又葬在了无名烈士墓?原来,我当年迁墓的时候没有石碑,只有木碑。木碑腐烂后,孙德本的墓在2002年前后又搬迁到了二公墓(芝罘区殡仪馆),那时的年轻一辈也无从考证其名,孙德本就又成了无名烈士,并于2012年按无名烈士合葬于无名烈士墓。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2)

寻找到的写有孙得(德)本烈士的“散葬烈士墓情况调查表”

“战友,我来了,终于找到你了!”一切水落石出之后,我再一次老泪纵横。烈士75年前曾经住过的傅家村两位书记与我这位在50年前曾为烈士迁移过遗骨的老兵,一起肃立在烈士墓前,向烈士鞠躬悼念。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3)

(上图:扈本询与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孟磊局长,省委工作组杨菲处长,付世孟、任光霞二位社区书记等一行人向英雄的烈士鞠躬悼念)

五.在文登找到了烈士的亲人

搜索烈士信息过程中,在中华英烈网页上发现了孙德本是文登籍的信息。为了把找到烈士安葬墓地的消息尽快通知家人,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烈士老家文登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取得了联系,在得知孙德本烈士家里还有四个侄子分别在文登、烟台居住后,我又决定立即赴文登看望孙德本烈士亲属。孟磊局长得知我要去看望烈士家属的消息后,百忙之中指派专人专车陪同前往,我非常感激。

15日上午,赶到文登后,在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孙金山科长和文登区米山镇后山后村书记孙寿岐陪同下,我走访了在老家居住的侄子孙世文。

两人相见,胜似亲人。我流着热泪,泣不成声地向孙世文讲述了其叔父牺牲的经过和几次安葬的过程。孙世文难过地失声痛哭:“想念了七十多年的叔叔终于有下落了,我代表孙德本的四代家人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感谢战友们五十年来坚持为烈士寻找亲人的义举!”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4)

扈本询与当地领导看望烈士侄子孙世文老人

我怀着对烈士和家人的崇敬心和责任感,借此机会了解了孙德本烈士的家庭情况和入伍前后的经过。

孙德本1925年出生于文登米山镇后山后村的农民家庭。父亲孙本兴(1896-1981),母亲李秀莲(1903-1982),兄妹六人,孙德本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十二岁起常年在外为地主扛活。扛活期间,孙德本经常看到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游击队来往于昆嵛山一带拔伪军据点,端鬼子炮楼,是一支为穷苦大众翻身求解放的队伍。十五岁那年(1940年),他随东海独立团昆嵛独立营走进了革命队伍。因从小参加劳动,他练就了一副好身板,身高体壮,爱学习文化,入伍后很快升为班长,在行军途中,他经常为新战士背枪;在驻地,他经常带领战士做群众工作;在战斗中,他总是冲锋在前,特别在转战胶东作战的三年中,他先后随昆嵛独立营参加了1942年冬季拉网反扫荡、崖头、荣成等众多战役。

1945年8月,其所在的昆嵛独立营和东海独立团一、二、三营,乳山独立营,牟平独立营和烟台大队共二千余人作为烟台战役的主力部队向烟台发起进攻。孙德本所在连队奉命从南路迅速攻克了迟家、黄务、宫家岛和上夼南山等日伪据点,形成了对烟台市区的严密包围。连队攻克黄务后即驻扎在傅家村。经几日休整、侦查等战斗准备后,于24日向烟台发起总攻。孙德本带领战友冲在最前面,当从傅家村东小路冲进烟台方向公路转弯处时,不幸被敌人从烟台南山据点射出的机枪子弹击中,光荣牺牲,不满十九岁的孙德本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六.英雄碑前圆心愿

从文登返回烟台市区的途中,我又电话约到了在烟台开发区工作的孙德本烈士侄子孙伟利,约在烟台山见面。当我看到近1.8米高的孙伟利的身影,瞬间想起了五十年前我在傅家村走访孙德本烈士房东时,老大娘说的第一句话“这位八路军的班长高高的个子……”我含着热泪紧紧握住了这位思念了半个世纪的烈士侄子的双手。他在抗战英雄叔叔的影响下,1986年毅然参军入伍,在原济南军区坦克部队服役多年,多次立功受奖,继承了其伯父投身革命、英勇杀敌的英雄气节。相见之后,彼此都颇为感慨。

随后我与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孙金山科长一起,陪烈士的侄子孙伟利夫妇到抗战烈士纪念碑前对孙德本烈士进行了悼念,我欣慰的向烈士诉说了用五十年时间找到墓地和亲人的喜讯。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5)

(上图:扈本询与芝罘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孙金山科长,陪烈士侄子孙伟利夫妇在抗战烈士纪念碑前对孙德本烈士进行悼念)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6)

(上图:扈本询将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铜墙铁壁”赠送曾在战时支援子弟兵作战并掩埋烈士遗体的付家社区的父老乡亲)

七.英雄魂归有处

2020年6月30日,再次来到烟台的我,在烟台市委组织部、芝罘区委组织部帮助协调下,又找到并前去看望了烈士住在高新区的侄子孙育。当天下午,孙德本烈士的两位侄子和我,在烟台市芝罘区烈士陵园为孙德本单独立碑安葬。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7)

新安葬的孙德本烈士墓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8)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19)

(上2图:扈本询和孙德本烈士的侄子孙育、孙伟利在孙德本烈士新墓前悼念)

跨越半个世纪的寻找,英雄魂归有处,我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青山埋忠骨,鲜花奠英灵。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800万胶东儿女为了革命事业,共赴国难,7万多胶东烈士为国捐躯。英魂已逝,精神永存。这场跨越两个世纪的寻找,告慰无数英灵,也必将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的先烈致敬!

亲爱的战友,您在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蹂躏的艰苦岁月里,为了推翻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动派的统治,义无反顾,英勇献身,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们没有看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繁荣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英雄政府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你们的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精神,会世世代代鼓舞人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勇往直前!

在此,我再次向帮助我寻找烈士和其亲人给予全力协助的芝罘区傅家,蓁山社区党组织,芝罘区、文登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文登米山镇后山后社区组织表示诚挚的感谢!从你们关心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中,老兵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

八.红色精神的传承

夙愿终得圆满,但我的另一个心愿又在心中翻滚升腾。

2020年7月1日下午,通过芝罘区委组织部协调,我来到国翠小学,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主题党课,我神情昂扬,洪亮的声音久久回荡,宛如穿越时空。这一刻,孙德本与我,扈本询,在75年后,在党的生日这一天,完成了红色精神的交接与传承,并会代代传承,永远传承。

八十八师历史(永远的78师55扈本询为抗战烈士孙德本迁墓寻亲五十年札记)(20)

扈本询为国翠小学学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主题党课

(注: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扈本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