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随夫姓的原因(古代妇女为什么以身殉夫)(1)

古代妇女殉夫,就是丈夫死了,自己也自杀追随丈夫而去,本是一件凄惨残酷且极不人道的事情,在封建卫道士们不顾死活地一通摇唇鼓舌乱嚷嚷之下,被一群视死如归的妇女们演绎得异常悲壮。

殉夫此种现象以明清最多,以《明史·烈女传》为例,其所记载的女性约二百九十几位,殉夫的就将近六十人,还有殉夫未遂者五人。她们大部分正值青春年华,年纪最小的李氏,年仅十三岁,还没过门,就得知了未婚夫的死讯,当即就“尽取备嫁衣饰焚之,以身赴火”,被父母“救止”。自愿到了婆家,求公婆给她一栋小楼,设立未婚夫的灵位,片刻不离,除了婆婆任何人不见。公公死了,家道中落,靠她忍饥挨饿纺麻养活婆婆。没过多久,婆婆姑也死了,邻居家半夜起了大火,一直烧到天亮,受灾百余家。邻居妇人跑上楼来,劝她赶紧逃,她说:“这是天意我。”抱着未婚夫的灵位等待大火烧过来。谁知,四周都烧光了,唯独这栋小楼一点事没有。年纪最大的杨氏已八十高龄,她是宁国饶鼎的妻子。饶鼎在湖中溺死的时候穿着单衣,杨安葬了丈夫,教养两个孩子成人,冬天里连裌衣都不穿。万历初年,年已八十,竟穿单衣进入房屋旁边的水池中,端端正正地坐着淹死了。最惨烈的要数桐城李栋妻子张氏,自杀先后三次才成功。李栋死无子,张在床头自缢,被母亲发现阻止,她挣扎着一跃而起,用斧头在自己的左臂上连砍三下,家人夺过斧头,她坐在床边一声不吭,谁也不搭理。等家人稍退,她突然从窗户中跳到屋外的水塘中,脑袋在刚刚结的冰面上砸了个洞,死了。

有的妇女,因为念及孩子小或者公婆无人赡养,没有当时殉夫,可是多年以后,将孩子抚养成人了,公婆也谢世了,她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殉夫之路。如海宁人潘氏,十六岁时嫁给许钊,生下儿子淮。孩子还在哺育期中,许钊就死了,潘氏也随即上吊自杀。都已经死了两天了,正好有位老太太路过,发现她还有一口气,就喂她吃药将她救活过来。后来儿子淮长大成人,还考上了秀才,娶了媳妇生了五个孩子。潘氏已经年逾五十了,亲朋纷纷前来祝贺。潘欣慰地说:“未亡人,三十年来濒死者数矣,而顾强生,独以淮故耳。今幸成立,且多子,复何憾。”说完,进入房内。等儿子和亲朋发觉,她已经吊死了。还有一个杨氏,丈夫刘寿昌死的时候,她才十九岁。因为念及婆婆年迈多病无依无靠,她才没有随丈夫而去。娘家来接她回去,她又舍不得婆婆。三十年过去,婆婆也死了,等安葬完毕,杨氏在丈夫墓前痛哭哀嚎:“妾今得相从地下矣。”从此不肯进粒米,不久就活活将自己饿死了。

《明史》记载的妇女殉夫方式主要有八种:

古代女子随夫姓的原因(古代妇女为什么以身殉夫)(2)

一是上吊,这是最多的一种,达三十八人。如史氏,杞县人,还没嫁过去丈夫就死了。她痛不欲生,要到婆家去徇夫,母亲不许,她就七天不吃不喝。母亲端了一杯茶逼她喝,正好有两只蛾子掉进杯中淹死了,她指着蛾子说:“连蛾子都知道我的心,为什么母亲独独不理解人呢!”母亲知道女儿心意已决,只好制备素衣缟裳第二天将她送到夫家。天黑的时候,她辞别公婆,穿戴整齐自缢身亡。

二是饿死。自己将自己活活饿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明史》记载有十二人之多。如“张氏,秀水人。年十四,受同邑诸生刘伯春聘。伯春负才名,必欲举于乡而后娶。未几卒,女号泣绝发,自为诗祭之。持服三年,不逾阃,不茹荤。服阕,即绝饮食,父母强谕之,终不食,旬日而卒。年二十,舅姑迎柩合葬焉。”

三是自溺,有八人。如蒋烈妇,丹阳姜士进妻。幼颖悟,喜读书。嫁给士进只几年,士进就得痨病死了。蒋想徇夫,就用一些办法折腾自己,先是用金碎末和酒喝,又喝盐卤。好在她父亲及时发现,赶过来救活了她。她又接连十二天不吃东西,父亲撬开她的嘴灌药,她才没死。士进的叔叔是礼部尚书,知道蒋喜欢读书,就放了许多书在她的房间,还叫她续写刘向的《列女传》,蒋也答应了。一天,蒋叫人在房中挖了个大坑埋了一口大缸贮满了水,还笑着对家人说:“我要种白莲,此花出污泥而不染,可以让亡夫知道我的心呀。”于是,她每天不停地续写《列女传》。等书写得差不多了,趁看守的人一个疏忽,她则一头扎进缸里淹死了。

四是刎颈,有三人。如蔡烈妇,嫁给卖柴禾为生的叶三为妻,生活虽然苦点,但夫妻恩爱。叶三久病,靠蔡织布卖钱买药。叶三最后病入膏肓,临死拉着蔡的手说:“你要是早改嫁,也免得多受三年苦。”蔡梳洗更衣,袖子里藏着刀来到丈夫跟前说:“我先嫁了。”说完刎颈而死。

五是自焚,有三人。如龚烈妇,江阴人,十七岁嫁给刘玉,家里穷,靠劳力供养婆婆。婆婆死,和丈夫一起操办了后事。丈夫又死了,无钱安葬。有个同乡羡慕龚的资色,想提供棺木。龚知道他的用意,就拒绝了。同乡硬是要勉强,她恐怕脱不了身,就借口说要将自己六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托付给娘家去。当晚,将麦杆什么的可染物堆积在屋中,举火自焚,抱着丈夫的尸体一起烧死了。

六是饮毒,一人,汪烈妇。汪是晋江诸生杨希闵的子妻。二十三岁时,丈夫死了,无子,想上吊自杀殉夫,无奈家人防范得紧,没有机会。汪听说茉莉有毒能杀人,就到处向人讨要,家人也不知她要干什么,就每天给了她几百朵。过了一个月,家人为死者斋祭,汪自撰祭文,言辞非常悲切。五更的时候,看守她的人由于睏乏有些不注意,她就用所积花煎了喝,天亮时死了。

需要说明的是,《明史》关于茉莉花有毒的说法恐怕有误。据《本草纲目》记载,“花气味辛热无毒,蒸油取液,作面脂,头泽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茉莉根味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二寸二日,三寸三日,凡跌打损伤骨节脱臼拉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可见有毒的是茉莉花的根。其根具有生物碱,可致人昏迷。

七是撞死,一人,尤氏。尤氏嫁诸生赵一凤,早死,将殉之,顾及二子方在襁褓之中,为勉强吃点东西。后来二子接连死去,悲痛欲绝,说:“可以从夫矣。”丈夫未葬之时,就一并挖好了墓穴,并准备好了一复棺木随同丈夫的棺木一起前往墓地。等将丈夫安葬完毕,自己当即想上吊字杀,被人解救下来,她又一脑袋撞在石头上,然后卧在棺中死去。

八是用器物自杀,一人,李氏。李氏,东乡何璇妻。璇在外乡因故死了。李长得有几分资色,父亲逼她迫改嫁。她便用长长的簪子刺入自己的耳中再拔出,血溅如注。等婆婆发觉,呼家人救时,已经死了。

这些殉夫的妇女有些是因为夫妻感情深厚,夫亡而不想独存于世。如施氏,滁州彭禾妻。正德元年,禾得疾不起,握手诀曰:“疾惫甚,知必死。汝无子,择婿而嫁,毋守死,徒自苦也。”施泣曰:“君尚不知妾乎!愿先君死。”禾固止之,因取禾所呕血尽吞之,以见志。及禾殁,即自经。

再如于氏,颍州邓任妻。任病,家贫,药饵不给,氏罄嫁笥救之。阅六月病革,氏聘簪二,绾一于夫发,自绾其一,抚任颈哽咽曰:“妾必不负君。”纳指任口中,令啮为信。任殁三日,缢死。

更多的却是因为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甚至可说是毒害至深。如烈妇王氏,高文学妻。文学死后,父亲道美来吊唁,对王说:“不要过分悲哀,你面前有三条路,你自己选择。”王哭着问哪三条,父亲说:“一从夫地下为烈,次则冰霜以事翁姑为节,三则恒人事也。”王听后,即紧闭房门,“绝粒不食,越七日而死”。王氏的父亲道美在女儿丧夫之后,不仅不进行安抚,反而暗示女儿殉夫当一个烈妇,在今天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不过在当时的封建卫道士眼中,此举是绝对值得称道的善举。

又如项贞女,精女工,解琴瑟,通《列女传》,事祖母及母极孝。年十九,听说未婚夫周应祁得了痨病,即持斋、燃香灯礼佛,默有所祝,侍女辈窃听,微闻以身代语。一天,对乳娘说:“未嫁而夫亡,该怎么办?”乳娘说:“还没拜堂,没什么关系,可以重新找一个。”项认真地说:“昔贤以一剑许人,犹不忍负,况身乎?”等到周应祁病亡的噩耗传来,父母悄悄隐瞒着,不想告诉女儿。可是看到有人来报信就估计到了。夜间,待下人熟睡,在茶几上写下遗言:“上告父母,儿不得奉一日欢,今为周郎死矣。”遂自缢。

还有一个郑氏,平时很讲究礼教,有个寡妇嫁人送她一个茶饼。她极为不满,叫人倒掉。丈夫赵鈓戏开玩笑地说:“你不要骂别人,幸好我没有死。”郑正色说:“你不要担心,我怎么可能像她那样。”后来赵鈓得病快要死了,一双眼睛久久瞪着郑,郑就说:“你是怀疑我做不到是吗?”当即自缢于床头。谁知过了一会儿,赵鈓又苏醒过来,见到妻子已死,悲痛得一口气上不来干脆也死了。真是可叹可悲!

可以说杀人者,封建礼教也,但徇夫却是娥皇、女英开的先河。

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尧年老后,问大臣谁能继位,大臣推荐了舜。为了考察舜,“于是尧妻之二女”,就是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在舜的调教之下,二女“甚有妇道”。尧非常满意。三年后考察结束,尧把帝位传给了舜。二女,据汉刘向《列女传"有虞二妃》云:“有虞二妃,帝尧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后来舜巡视南方,死于苍梧之野,二女也随之死去,因何而死?刘向《列女传》云:“二妃死于江湘之 间,俗谓之湘君。”刘向没有交代二女死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所云:“言大舜之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意思是二女随舜而行,溺于湘江。此不大可信,舜出巡绝对不会只带着两个女人,为什么偏偏只淹死她们两人呢!只有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的说法,我有些赞同。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丽的斑纹,世人称之为“班竹”。她们在哀泣了一阵后,双双飞身跃入湘江,殉情而死。郦道元说她们是和舜从征而溺于湘江不大可能,因为从征就是打仗,舜没有必要带着几个女人前往。只有王象晋的说法最有可能,二女与舜的感情非常深,用现在的话说,就叫夫妻非常恩爱,刘向都说了“舜既嗣位,升为天子,娥皇为后,女英为妃”。舜与两位心爱的女人泛舟海上,度过了一段美好的蜜月。晋代王嘉的《拾遗记》记载,他们的船用烟熏过的香茅为旌旗,又以散发清香的桂枝为华表,并在华表的顶端安装了精心雕琢的玉鸠。因此,听闻丈夫死讯,二女肯定悲痛异常,就如同晋张华《博物志·史补》所云:“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因此娥皇和女英真正的死因是殉夫的可能性很大。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的女性恐怕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多么爱你的男人,但人死不能复生,即使和他一同到阎王那里去报到,也于事无补。因此,殉夫这种傻事一般人是绝不会再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