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的结局是让人意难平的,尽管杨过与小龙女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可小妮子郭襄却成了被余下的那个人。

剧版的《神雕侠侣》中,最后一个镜头就是郭襄眼含热泪地望着杨过夫妇退隐江湖的样子,其实原著中的那段描述更让人感伤:“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啊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正是:‘秋风清,秋风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郭襄为什么要救金轮法王(难怪郭襄会早早死去)(1)

(杨过、小龙女剧照)

然而此时郭襄还不知道,她后来的人生会比此时更悲剧,她不仅苦寻杨过无果,只能选择出家为尼,甚至后来还中年早逝,不过像她这样的宗师,为何会早早死去?后来的她经历了什么?

一、同期出道的两位宗师

多数人了解金庸故事都是通过那些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其中又以港版电视剧最广为流传,但遗憾的是电视剧都并非照搬原著,所以会忽略一些对主线故事影响不大的剧情,比如郭襄和张君宝的故事就被省略了不少。

《神雕侠侣》末尾,金庸安排觉远带着张君宝登场,并让他与郭襄有了些许暧昧的互动,甚至让张君宝得到杨过的指点,此举就好比《射雕英雄传》书末,金庸安排郭靖夫妇为身处襁褓中的杨过起名一样,无疑是在暗示下一部的主角人选。

《倚天屠龙记》开篇,故事也的确是围绕着郭襄和张君宝这二人展开,郭襄闯少林的过程中又与张君宝见了面,二人后来又被觉远大师挑着逃出少林,其实只要当时的张君宝再主动一点,或许他们二人就会走到一起,不过二人后来的经历大家也都知道了,他们分道扬镳,并各自开宗立派。

郭襄为什么要救金轮法王(难怪郭襄会早早死去)(2)

(张三丰剧照)

尽管在情场失意,但二人都成了一代宗师,而且二人的年龄相仿,几乎可以算是同时出道,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后来的故事有些奇怪,在《倚天屠龙记》正篇故事发生的时代,张三丰已是百岁老者,却依旧屹立于武林之巅,丝毫不逊色于武林中的那些后起之秀,甚至有几分“越老越妖”的意思,比如百岁高龄的他还创出了“太极”如此精妙的绝技,反观郭襄,她早已入土。

郭襄为何会中年早逝?这事似乎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早已仙逝的郭襄

郭襄的武功如何?其实从她闯少林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来,当年的她还谈不上是一流高手,不过她已经通过几次出手证明了自己的天赋。

比如这段描述:“打狗棒法是镇帮神技,非帮主不传,但鲁有脚使动之际,郭襄终于偷学了一招半式。何况先任帮主黄蓉是她母亲,现任帮主耶律齐是她姊夫,这打狗棒法她看到的次数着实不少,虽不明其中诀窍,但猛地里依样画葫芦地使出一招来,却也骇人耳目……其实天下根本无此剑术,她只不过偷学到一招打狗棒法,用在剑招之中,只因那打狗棒法过于奥妙,她虽使得似是而非,却也将一位大名鼎鼎的少林高僧惊得满腹疑团。”

郭襄为什么要救金轮法王(难怪郭襄会早早死去)(3)

(郭襄剧照)

你看,她对武功的理解远超同龄人,她这变招让无色禅师这老江湖也应付不来。

而后来的郭襄更是得到了觉远传授的一部分九阳神功,她的内力自然是不输给张三丰的,加上早年间随身边那些前辈高手学的武功,郭襄的潜力甚至会比张三丰更高。

而当年天山童姥曾对虚竹说过,一个内力极深的人,要死哪有那么容易,若不主动散功,怕是能长命百岁,而无崖子也的确是如此,他凭深厚的内力拖着残躯,硬是给自己续命了几十年。

既然如此,同为顶尖高手的郭襄又如何会早早撒手人寰?

三、襄阳大战中的荒唐之举

其实郭襄当年在《神雕侠侣》书末的那次襄阳大战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郭襄与张三丰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书中提到过,张三丰是七十岁开宗立派,而创立武当之后,他也并没有急于对付蒙古人或者在武林中惩奸除恶,多数时候,他都是坐镇武当山,修身养性。

郭襄为什么要救金轮法王(难怪郭襄会早早死去)(4)

(金花婆婆剧照)

而郭襄则不同,金花婆婆在与灭绝师太对打时就提到过这么一句:“当年峨眉派郭襄郭女侠剑法名动天下,自然是极高的,但不知传到徒子徒孙手中,还剩下几成?

可见后来的郭襄没少在武林中抛头露面,甚至有可能是抗元先锋,为了对付蒙古人,她付出了太多的精力。

不过为何同为一代宗师的二人,老张十分淡定,郭襄却显得极为急躁?很简单,就因为她在襄阳大战中做出了不妥之举。

当年郭襄被那金轮法王擒下,成了蒙古一方的人质,金轮法王以郭襄的性命威胁郭靖投降,可以说郭襄当年偷跑出去找杨过的举动真是害人害己,不过说来那金轮法王对郭襄其实并不差,他真心想收郭襄为徒,尤其是在新修版中,郭襄危难之际,他甚至主动献身救下了郭襄,郭襄也非绝情之人,哪怕对方是与父亲为敌之人,此时也很难不动容,更何况金轮法王只是立场与中原群雄不同,并非十恶不赦之人,郭襄最终还是答应了法王的要求,叫了他一声“师父”。

书中是这么说的:“这时那高台连连摇晃,格格剧响,高台倒将下去,郭襄势必殒命。金轮国师慈念忽生,猛地跃起,铁轮划过,割断了捆绑郭襄的绳索,将她身子抱起,叫道:‘再叫我一声师父!’郭襄一转头,见他泪盾涔涔而下,大声叫道:‘师父!’国师叫道:‘杨过,接过了!’杨过见国师将郭襄抛过来,右袖卷出挡住,伸左臂抱住她身体,看准了神雕之背,踊身便跳。

郭襄为什么要救金轮法王(难怪郭襄会早早死去)(5)

(金轮法王、郭襄剧照)

这场景可是被在场群雄及襄阳守军都看在眼里的,群雄自然了解郭襄是个怎样的人,可襄阳守军和襄阳百姓该如何看待她?拜敌人为师,怎么也说不过去,万一她是联合金轮法王演一场戏,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郭襄后来会显得十分浮躁,一直致力于抗击蒙古人也就说得通了,她是怕那些闲言碎语,怕旁人误会,她父母姐弟都是英雄,郭家的清誉怎可毁在她手中。

奈何她终究无法以一人之力挑翻大元王朝,最终还落得个心力交瘁,早早逝去的结局,着实可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