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镇“孙少安点着烟后,因为离炉火站的近,他才感到浑身一阵发冷。他于是圪蹴在炉边,伸出两只手想烤一烤火。”

圪蹴这个词,熟悉又陌生,既是耳熟能详,却又不知它的书面写法。

那时候,在吃饭的时候,人们总会端着盛满饭的大碗,或圪蹴在自家的门儿口,或圪蹴在榆树的阴凉下,三五成群,议论着家长里短、预测着秋日收成,往往是饭毕话了、拍土走人,拿捏得恰到好处!

社院门口摆一棋局,周围总会圪蹴一圈人,为对弈的人充当着不请自来的参谋。这里边,嗓门大的不住地重复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步数,痒痒的手也不由自主地偷偷摸到了棋盘上的棋子,遇到下棋的人不愿听从指挥,就会出现走出去、拿回来、又走出去、又拿回来的情形,在对方的催促和指责声中,勉强走了一步,此时,夹杂着“不听我的就会怎么怎么样”的咒语,大嗓门总会忿忿地叫个不停,但语音未落,却又忙不迭地圪蹴在棋盘前为下一步支招划策去了。有时,为了某一个假想的步数,双方的参谋也会捉对进行言语上的厮杀,猪肝似的脸色,从中可以略见一斑,惨烈程度不啻于真正的对弈双方。

现在,会圪蹴、能圪蹴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或许经济发展了,谁家也不缺桌椅板凳了,抑或是生活富足了,肚腩大的下不去了,也可能是节奏变快了,留给圪蹴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的圪蹴总会显得变形走样、不伦不类,缺乏了当初的那种彻底和纯粹!

第6课读读写写(读读写写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