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1)

BMI是什么?

BMI,是Body Mass Index的首字母简称,一般称为体质指数,或译为身体质量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BMI最初是1830年代由一位比利时的统计学家Adolphe Quetelet,为了研究人类生长的趋势而发明的公式,“当时这位统计学家对于肥胖问题并不感兴趣”,他只是发现,人类身体的生长似乎有一个规律,就是身高越高的人体重也有越重的潜力,而用这条公式可以大致描述这个现象。

直到上个世纪的九零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拿这个指标当作人类身材的“分级标准”,BMI才被广泛用于判断过胖或过瘦,并且更进一步被用来研究身材和各种慢性病的相关性,而各种机关团体、保险公司、军警单位也纷纷采用BMI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

直至目前,BMI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判断体重超重和肥胖的常用简单方法。BMI 最常用于估计成人的低体重和超重。用BMI 较单用体重更能准确反映体脂的蓄积情况。

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2)

BMI怎么算?

具体计算方法: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 (米/m)的平方,即: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3)

BMI全世界都通用一个标准吗?

No!

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亚洲人体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标准来衡量就不适宜。

比如日本人当BMI为24.9时,高血压危险就增加3倍;香港地区的中国人,BMI在23.7时死亡率最低,越高时便开始上升。专家们认为,亚洲人的肥胖标准应该是BMI在18.5-22.9时为正常水平,BMI大于23为超重,BMI大于25为肥胖。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研究表明:体重指数增高,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率也会随之上升,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体重指数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分别增加15.4%、6.1%和18.8%。

一旦体重指数达到或超过24时,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等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的概率会显著增加。而中国人与其他亚洲人体格又有不同。

所以,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4)

什么人都能用BMI吗?

No!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用BMI的。BMI仍然具有局限性。如:

对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计算的体重指数值可能会低估其肥胖程度。而,相等BMI值的女性的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因此下列人群不适用普通的标准:

  • 未满18岁(儿童的另有标准,见下图);
  • 是运动员;
  • 正在做重量训练;
  • 怀孕或哺乳中;
  • 身体虚弱或久坐不动的老人。

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5)

BMI指数,对于大部分普通人群来说,可以作为我们体重控制的参考标准,通过身高,可以计算出标准体重范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体重控制计划。

bmi指数怎么看呢(一分钟看懂BMI指数是什么)(6)

而对于不适用BMI标准的人群,可以结合自己的体脂率,找专业人士进行具体咨询。别再迷信什么“最美女生体重不过百”或“美男天生虎背熊腰”,树立健康科学的减肥观念,科学控制体重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