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南唐词人中,李煜成就最为显著李煜的词,醇厚浓郁,平易自然,将真实情感融入其中,精工锤炼使得字字精粹不同于常人的人生经历,亡国前的华贵奢靡,亡国后的沉郁凄凉,让李煜词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多样性其独特的风格、深远的意象,彻底解放了词的创作范畴,开启了五代以来新的词风,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共同品读后主的绝篇《虞美人》,共同走进这位南唐帝王的内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李煜虞美人写作背景简短?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煜虞美人写作背景简短
在众多的南唐词人中,李煜成就最为显著。李煜的词,醇厚浓郁,平易自然,将真实情感融入其中,精工锤炼使得字字精粹。不同于常人的人生经历,亡国前的华贵奢靡,亡国后的沉郁凄凉,让李煜词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多样性。其独特的风格、深远的意象,彻底解放了词的创作范畴,开启了五代以来新的词风,开创了一个划时代的新篇章。今天,我们共同品读后主的绝篇《虞美人》,共同走进这位南唐帝王的内心。
首先请大家听下词的朗诵,更正自己的读音,结合文本下注释,理解词的内容。
出示:一、读懂内容
PPT 播放《虞美人》朗诵
要注意的是第一句“何时了”此处的“了”为“结束”的意思。“不堪”作“不能承受理解”。“雕阑玉砌”“阑”字不能写错,这里是指故国的宫殿。“朱颜”“红颜色”,要特别注意的是“朱颜”并不是说“雕阑”的颜色。“朱颜”在古代指各种容颜、脸色、面容。此处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宫中的宫女颜容变老;一是说自己美好的容貌已经改变。从上下文看,老师比较赞同第一种说法。
自唐以来,填词作诗者何止成千上万。文人学士们不约而同地以笔作犁,翻寻着生活中的种种意境,然后埋首吟思。就连那些戎马倥偬的武将以及许多的凡夫俗子,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诗词固然流传于口耳,然而真正打动我们的,却是其中的意境,或者说:那一幅幅凝固的画面。
意境之于诗词,一如钢筋之于大厦,不可或缺。意境在要而辞句在次。缺少了意境的作品,浪漫主义不过是海市蜃楼,理想主义则容易流于教义。许可以说:能够寻找到有品位的意境并且成功地付诸声韵格律,才能铸就一首上品。意境上乘的作品深具感染力,读来使人或低徊不忍,人琴俱戚;或身心振奋,五脏皆爽;或深悟禅机,心有所得;或莞尔一笑,彼此彼此。有了意境,纵然是桑榆晚景,读者也能从中读出那么一些乐观,从而体味夕照而肯定人生了。
出示PPT二、读懂意境
PPT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指春天的花儿,秋天的月。这在中国古诗词中是较为常见的意象。比如:朱熹的《春日》中写道:“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歌描写了泗水之滨的春日风光。那里春回大地,百花正在争奇斗艳,万紫千红,每个人都能看到春天的美景。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五)》中写道:“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人描写了自己在“黄师塔前”,欣赏那一簇簇桃花,而正在绽放的桃花娇艳动人,让他难以抉择,不知道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
再看“秋月”这一意象大家就很熟悉了。从李白的《静夜思》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国人的心中“月”是“思念”永恒的话题。除此之外也有,程颐《秋月》中:“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借秋月皎洁、清幽来刻画自己内心的“悠闲清静”。
总体来说,“春花秋月”是一组较为“明亮快乐”的意象。但和“何时了”一句想结合,我们就自然读出后主内心的“悲凉”了。“了”是“结束”的意思。这一番“春花秋月”何时结束啊。这是多么反常的想法,我们都是要留住春天,留住美好,可后主想让其快速的结束。自然引出后一句往事知多少。后主这一问,问出了人生的无常,问出了所有人类的悲哀。细想来,心事如潮,自然就引出了下一句“往事知多少”。回忆的往事越多,现实的悲哀就越沉重。见不到春花秋月,也就少些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春华秋月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照样周而复始的开放、升起。“小楼昨夜又东风”,“东风”即为“春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古人诗词中东风往往给人以希望、愉悦,但后主此处从东边吹来的风儿,吹来的不仅仅是春天的消息,还有故国的气味啊。
“春华秋月”勾起了后主对江南故国的思念,因为那是生他、养他的故国,那里有他的家庭,那里有他的子民。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囚困在此的后主啊,何时才能踏上故国的土地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显然这样的日子永不会来临,只能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不堪”二字读来是何等的凄凉。
我们自然而然的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出一幅,月下小楼中,李煜依窗而望南方。在微微袭来的东风,不断感慨的画面。
PPT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看读读“雕阑玉砌”“朱颜”。李煜用这两个自己最为熟悉,有最具代表性的意象,继续为我们勾勒着悲凉的意境。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可这两句就是实在而具体地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朱颜已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他以水喻愁的名句,首先以春水喻愁,当春季来临冰消雪融,江河自然上涨,水流涨潮奔泻不止,就已经含有了愁苦不断之意;其次又在春水之前加上一江,从这滔滔不绝、漫无边际的江水之中,又可见愁苦之多;再次在一江春水之后缀以向东流,则更给人以愁似大江汹涌澎湃、奔流不息之感,让人感到李煜的愁苦仿佛也有无限的动感那样。特别是“东”字寓意更深刻,由于金陵在地理位置上位于汴京的东南,因此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这个“东”字也隐含了李煜更为深层次的哀伤。正如陈廷悼在《云韶集》中评价此词:“一声拗哭,呜咽缠绵,满纸血泪。”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由此,我们自然生出一个问题,李煜这一江春水的愁绪是什么?
PPT 三、理清情感
1.诗人表达了那些情感?
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出示PPT:满怀的往事与回忆。
自然的风月花草,无不激起后主对江南故国的深切怀念。“雕栏玉砌”明指宫殿,实指万里江山。秀美的江南在李煜的心中曾如那精心雕琢的美玉一般完美无瑕,在那些美丽的宫宇之内曾经记着太多太多与他息息相关的人和事。此时虽然山河依旧,然而已尽归别姓,自己也被俘入汴京,远离故上“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兽犹如此,人何以堪!念及属于自己的一切“应犹在”,这并不是一种安慰,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先祖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打下的南唐江山自己却将它拱手让与他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情何以堪!这一切真是“朱颜改”了。虽然在词中李煜用了“只是”这么一个轻描淡写的词,但读起来却使人感到有千斤之重,因为,正是这一点点改变,让李煜由主成奴、从自由之身变做被迫受制于人,这是一个血的改变,这是一段血的历程。李煜心中怎能不充满心酸。
出示PPT 满腹的悔恨与辛酸
“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的愁是由他两处的环境与生活遭遇决定的。做太子时生活无比优越,喜好文艺而无政治抱负。继位后不理政事,热衷于文艺活动,周围后妃成群。朝堂上他喜欢的官僚多为文士,疏远治国能臣与爱国将领,是一个贪图逸乐,荒淫无能的国君。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才有艺的文学大家。
北宋赵匡胤君臣一直企图消灭李煜统治的南唐。李煜及其亲近官僚,沉迷酒色玩乐,不思治国固边。一旦宋军兵临城下,既无能臣勇将为他卫国,也无底层百姓为他解围脱困。结果落的个出城投降的结局。以后全家作为俘虏在汴京受尽欺凌,过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屈辱生活。这种变故使他犹如从光明灿烂的云端,一下跌入阴冷黑暗的深渊。这些都使他一愁再愁,而且越来越愁。简而言之,无休止的逼迫与无法摆脱的困窘,使他自然而然地产生“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愁绪。
因此李煜不止是“愁”,而且有无比的怨与恨。
出示PPT 满心无比的怨与恨
“春花秋月何时了”,秋月不知从何时起,亦不知何时将终,而李煜却仰天洁问它何时终了,实际上他是在问眼下所过的这种没完没了、无休无尽的亡国被俘的囚居生活何时终了,尽管秋色朗朗,但在国破家亡的词人眼中,皎洁的秋月也只能带给他故国不堪回首的愁苦之感以及对现今囚居生活的极端怨恨。此时的李煜既怨自己无能误国,也怨官僚未能保护他和国家的安全。他憎恨宋君臣对他及家人的虐待与侮辱。过去的生活再也无法恢复,怨也无用;心中的恨虽深虽烈,却不能流露,否则有杀身之祸。复杂的情感,揉成一个“愁”字来表现。
由此我们对阅读这首词的过程做一个小结。
我们首先通过对文本的通读,理清了词的内容,知道了李煜是在一个月夜登上小楼在东风中有所感怀,写下本词。继而,我们对词中的意象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阑玉砌”“朱颜”的理解,知道李煜给我们营造出一个凄凉的氛围。通过对李煜身世和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李煜在词中所表达出的三种不同的情感。
出示PPT:一读内容;二读意境;三读情感。
这就是我们读诗词的三个步骤:一读内容;二读意境;三读情感。“诗言志”,情感表达是诗歌的终点。但我们在研读诗词的时候却不能一下就直奔主题。这样往往“欲速则不达”。当我们梳理好诗歌内容,理清楚意境,搞清楚诗词背景,自然就会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
出示PPT 李煜后期词常用的几个意象
李煜的词作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主要反映的是他奢侈享乐的宫廷帝王生活,其总体艺术价值不高;后期作品,则集中围绕他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来抒发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表现出国破家亡后对昔日帝王生活的无限依恋和对如今囚禁生活不尽的悲戚绝望。
李煜后期词摆脱了花间词浓重艳丽的脂粉气息,把词的创作由对思妇闺怨情思的描写引向了词人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形象生动,不事雕琢,情感真挚,发人深省,从而极大地扩展了词的取材范围和提高了词的文史地位,为宋词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我们通过李煜后期词中常用的意象分析,再次去体悟李煜的“亡国之愁”。
PPT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我们先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句。花朵本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落花却代表了一种伤感,它是令人伤心而又让人无力挽留的事物。李煜后期词作中就常用落花这一意象,就是暗示自己的命运如落花一样,即使曾经鲜妍美丽,也终逃不过凋败的命运,表达了他对人生欢乐无情逝去的无奈与愁伤。“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中,大片的林花一直是春天里最能呈现生命活力的事物,却全部都匆匆凋谢,这种景象不能不让人哀痛惋惜不已,饱受亡国之苦的当事人李煜的哀愁更是可以想见不他哀叹曾经的三千里地山河和旧时游上苑一般奢侈享乐的帝王生活如这林花一样匆匆凋谢,不正是短暂的帝王生活和亡国的痛苦经历才让他倍感好景不常和欢乐易逝的悲哀。再如《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也同样如此,他慨叹江水流逝、繁花落尽、春色离去,就暗示了世事无常,人世沧桑之感,蕴含着他国破家亡后的痛苦和绝望之情。
“风雨”是李煜后期词中又一个重要意象。风雨是寒冷、凄迷、萧瑟的象征,它能使万物匆匆凋零,同时对美好事物的摧残也是残忍和无情的,风雨飘摇也多用来形容国家面临危险的境地。所以国破家亡,沦为臣虏的李煜一想起风雨,便禁不住悲从中来。因此这一意象也成为李煜后期词中的常用意象,用以抒发他内心难以平静的愁情。在对落花的吟咏中,风雨扮演了起摧残破坏作用的角色,两者结合能使忧愁绵长。“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中,这里的林花之所以匆匆凋谢,就是因为寒风冷雨的摧残,但这里的风雨也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还是政治打击的象征,此时的风雨蕴含的就是宋王朝对南唐政权的入侵打击。词人本意是指是因为宋王朝的刀枪威逼,才使得南唐匆匆灭亡,从这可以品出李煜对于亡国的愤愤不平的愁绪。
再读“胭脂泪”一句。在后主后期词作中,泪处处可见,这都是他亡国伤心之泪。有贪图享乐以致国破家亡的悔恨之泪。胭脂泪,运用拟人手法,说那飘零遍地的红花,被夹着晚风吹来的寒雨溅湿着,犹如美人伤心之极而和着胭脂一起滴下的血红色的眼泪。这泪既是指林花哀伤自己饱受风雨摧残而匆匆凋谢的眼泪,又是指词人自己饱经宋王朝凌辱而苦不堪言的伤情之泪。
流水是最无情易逝的事物,李白早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抒发了流水易逝的悲哀,象征着人生的欢乐同样会如流水一样永不复返,代表了无穷无尽的愁绪。以水喻愁,却并非李煜所始创,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是以斩不断的流水喻不断的愁苦;又如杜甫《登高》一诗中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以滚滚流水设喻,抒发的是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颠沛流离、潦倒多病的不尽愁绪和惆怅。而李煜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他形象地运用水这一意象,将其绵绵不断的愁绪化作一江浩浩荡荡的东流之水,既言愁多,又言愁的无限与绵长。“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极言人生长恨是像江水永远东流一样无穷无尽,这里的恨,显然是指他从昔日之帝王变成今日之囚虏的痛苦经历而由此产生的愁痛与悔恨之情。
PPT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在悲欢离合交织而成的情感时空中,“月”始终占据重要的一席,带有浓重的伤离色彩。在李煜后期作品中,残月经常出现,都用来表达他亡国后的万千愁绪。“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如钩说明此时月正处于缺损之时,而残月就代表着残缺、破损,在成为亡国之君的李煜看来,这恰恰就是他国破家亡的象征,能不悲叹一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吗?那高立天宇的钩月,此时也正默默无言地映照着独上西楼的孤独者,这样就更加映衬出了楼上之人的凄凉愁苦,其睹月思故国,离国之愁就时时地萦绕在他的心头。
当然李煜的后期词中还有“雕阑”“关山”“梦”等其他意象,在此我们不再一一举例,希望大家课后去加以梳理总结。
出示PPT
总结: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正所谓以血书者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后主是历史上第一位亡国后还勇敢率真表达自己赤子之心的帝王,他用自己的绝望和悲痛写下了这首绝命词。
现实生活的巨大落差强烈的刺激着诗人的敏感的神经,使他体验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痛苦煎熬着李煜的生命,被煎熬的生命放射出奇丽的光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李煜在历史上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飘逝的是李煜的肉体,不朽的是李煜的真情。他留下了悲凉浑厚的歌,唱出了人生的悲哀,也唱出了人生的魅力。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聆听《虞美人》,在新时代,新的传承中,去体悟千古词帝的真情。(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