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道路绝非独尊西方

世界正在向着什么的格局发展 半月谈世界现代化道路绝非独尊西方(1)

半月谈评论员 戴维来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尽管现代化始于西方,但现代化道路绝非西方“专利”。西方现代化建立在对非西方的掠夺和控制基础上,其历史黑暗面永远难以抹去。而那些盲目复制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最终遭遇的大多是无尽的磨难。

今天,人们越来越清醒而全面地认识到,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西方模式”不是也不可能是现代化的唯一模式。

回顾现代化历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西方先一步走上了打破封建秩序的现代化道路。英国、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通过海外殖民和商业扩张,迅速积累了巨量财富,并依靠新教文化进一步打破了封建统治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经过18世纪的政治经济变革,西方现代化步入快车道。美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构建了新的政治秩序,塑造了大体延续至今的西方政治格局;英国工业革命则创造了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氛围,形成了现代工业经济模式,给社会和文化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被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称为“双元革命”的变革,使西方国家在19世纪建立了全面的优势。

以19世纪的领头羊英国为例,1850年,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世界上大约一半的工业制成品。西方的工业规模和技术优势,前所未有地显现出来。20世纪,从英国手中接过霸权衣钵的美国,掌握了基础科学和技术创新的主导权,成为全球首强。

在16世纪~20世纪初的世界近代史历程中,现代化经验大多来自西方,西方化也由此被塑造成人类现代化的代名词。然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这种神话正在被打破,人们正在更加全面地认识西方现代化。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固然有其共同特征,比如以资本主义经济为根本,政治上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意识形态上信奉自由主义价值观,哲学上主张西方价值所谓“普世性”,排斥其他制度模式等。但除了这些共性外,西方国家内部的现代化进程也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英美现代化主要是在个体企业家和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模式强调市场力量主导,倡导私有制加市场竞争;德国现代化更多地依靠政府力量和政治精英来组织信贷、协调和规划发展,实施重商主义,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在各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西方国家还形成了北欧模式等现代化道路。

不管走的哪条道路,西方现代化都有其难以抹去的黑暗面。从原始积累时期通过圈地运动剥削农民,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剥削工人;从寻找新大陆、建立贸易据点,到大规模殖民、建立跨洋帝国,西方现代化展现出恃强凌弱、泯灭人性的掠夺本质。数百年间,欧洲人对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殖民化,使亿万人遭到奴役、遭遇非命。

为了掩盖这些历史罪责、占据道义优势地位,西方人制造出一系列理论神话,将欧洲置于世界的中心,将西方文明当作人类的典范,将西方现代性塑造成历史的终点。但这改变不了西方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那就是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

美国杜克大学文明史教授沃尔特·米格诺罗指出,殖民性是西方现代性的黑暗面。“炮艇外交”是欧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流行语,它主张以残暴的屠杀制造恐怖威慑力,迫使当地民众屈服,因此失去了道义基础。马克思强烈谴责西方列强的野蛮殖民主义政策,抨击列强的“炮艇外交”,反对暴力镇压殖民地解放运动。

如今,虽然殖民性权力结构已不复存在,但西方现代化带来的不平等性依然不容忽视。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垄断性经济体系、攫取金钱和资源、控制市场和利润的过程。正如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所强调的,西方人眼里只有一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它17世纪从西北欧基地开始向外扩张,形成了以西欧北美国家为“中心”,以东南亚国家、巴西、东欧国家为“半外围”,以其他国家为“外围”的剥削体系。世界体系中的国家并非平等地获得利益,而是延续了旧的结构性不平等,“中心国家”仍以文明中心自居,并试图扩大各种优势。在这样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西方现代化的侵蚀性和破坏性暴露无遗。

现代化进程具有“追赶”性质,一些非西方国家完全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组织模式为样板,希望通过走西方的“老路”来实现现代化,不啻于缘木求鱼,陷入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没有现代化的西方化”困境。这些在历史上不属于西方文明的国家,忽视了西方现代化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掠夺性的发展道路,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

与“没有现代化的西方化”相反,塞缪尔·亨廷顿还注意到了另一类现象,那就是“没有西方化的现代化”,即非西方国家在反对西方化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亨廷顿描述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问题的态度。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意识到其社会制度需要完善,但他们拒绝盲目追随西方,而是努力将西方技术与其意识形态分开对待,坚守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将推进现代化进程与本国历史文化和发展阶段相适应。

21世纪初,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壮大,正在改变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的局面,知识、经济和政治博弈的天平明显向非西方世界转移。随着中国国力的跃升与发展成就的凸显,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关注并学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庞大的14亿人口一旦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是史无前例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现代化不是单选题,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平等权利,注定了西方现代化的独尊性必将被打破,也注定了西方主导的时代必然走向终结。(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刊于《半月谈内部版》2022年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