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们吃什么(你们可能吃错啦)(1)

糖友们吃什么(你们可能吃错啦)(2)

糖友在平时生活中如果管不住嘴,就很难控制好血糖。要想稳定地保持血糖不出现大范围的波动,以下几个误区不能有。

误区一:只吃粗粮,不吃细粮有些病友听说粗粮里面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而且粗粮营养全面,于是就顿顿粗粮,不吃细粮。

分析:

作为四大主食的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它们的含糖量非常接近。但小米和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减缓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因此,摄入等量的粗粮和细粮,餐后转化成血糖的程度是有差异的,这就是所谓的血糖生成指数不同。此外,粗加工的面粉,其血糖生成指数也较低。基于此,血糖居高不下的病友,用粗粮代替细粮是可取的。但无论是选择粗粮还是细粮,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粗粮也是粮,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细粮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不加限制,同样会导致总热量的摄入超标,影响血糖控制。

粗粮中的膳食纤维确实具有辅助降糖、降脂、通便等功效,但是如果只吃粗粮,就有可能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下去会造成营养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年老体弱、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细粮反而对身体有益。对于这类人,吃粗粮吸收不了,还会使胃不舒服,并可能因消化不良、缺乏能量而影响身体健康。所以,无论吃什么,都应该适度、平衡,选择主食也要做到粗细搭配,在总热量范围内计算好主食量,粗粮可占到主食总量的1/3左右。可以在某一顿饭按照这个比例吃,也可以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着吃。

误区二:用了药就可以随便吃

不少病友认为,降糖药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就是降血糖,吃药或打胰岛素可以对抗食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因此,用了药就可以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用再费神去严格控制饮食了。

分析:

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五架马车”,而饮食控制是所有治疗的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任何治疗条件下都不能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胰岛素的剂量调整必须在饮食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不控制好饮食一是会造成血糖波动,很难确定胰岛素治疗的最佳剂量;二是会造成血糖居高不下。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胰岛素的使用量也会相应增加,而随着胰岛素用量的逐渐增加,病人体重也将不断增加,而肥胖又恰恰是病人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最终给治疗带来困难。

误区三:水果含糖高,坚决不吃

有些患者认为水果是甜的,吃了会造成血糖升高,因此坚决不吃水果。

分析:

很多病友想吃水果而不敢吃,甚至谈水果色变。其实,这种做法大可不必。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以及碳水化合物等多种营养素,直接放弃这一大类食物,从营养的角度来说很可惜。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以果糖为主,果糖的代谢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而且水果所含的膳食纤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延缓糖的吸收。因此,对于糖友来说,水果是可以吃的,只是不宜多吃而已。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而且稳定,在合适的时间吃适量的水果是完全可以的。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以将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病情平稳后再作选择。

文/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吴群励

图/源自网络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

糖友们吃什么(你们可能吃错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