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系列人物之吕洞宾(你所不知道的八仙)(1)

吕洞宾历史上确有其人,是五代宋初著名道士,世传“八仙”之一,号纯阳子,原名吕岩,籍贯生卒年不详。据《国史》记载:吕洞宾原本是儒生,因科场不利,转而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旨要,隐居在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耐至陈抟室”说吕洞宾和陈抟、李琪(有的写做“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喜欢用诗表达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后来,他的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承了他的道统。

吕洞宾以内丹作为修仙途径,兼学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他说:“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认为身是丹炉,神气精液是药物,目、耳、口、鼻是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他提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还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强调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昼夜终始修炼。他还说,“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官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

吕洞宾指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就透过尾闯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官;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外吕洞宾还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传说吕洞宾传有钟离权所授《灵宝毕法》十二科,是钟吕金丹道教典。吕洞宾有《九真玉书》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就是《道枢》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就是《道枢》卷二十五之一篇。《直斋录》又著录《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说的就是此篇,略有不同)。他的丹道思想还散见于《道枢》之《五戒》、《众妙》、《指玄》等篇中,诗词有南宋夏元鼎编《金丹诗诀》,和杨亿所说“世所传者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诗句被杨亿所引,依托之作较少;单行本《沁园春丹词》有数家注本。

吕洞宾被神化以后,关于他的传说多得数不胜数,他真实的道士生涯,反而不为人知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