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1)

6月10日,

温州市发布了《关于打造千万级常住人口城市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意见里提出,

到2025年,

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

市区常住人口450万人,

人口城镇化率72%。

其中450万的市区人口格外引人关注。

温州现四区常住人口300万,

离目标还有二分之一的差距。

五年内要靠人口生育或人口流入增加50%,

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市区范围,

将成为达成目标的主要方式。

这也引得各大媒体纷纷推测:

人口目标简直是为市区 瑞安量身定做。

拥有143万人口的瑞安,

纳入市区似乎指日可待。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2)

瑞安瑞祥新区

为什么要区划调整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撤市设区。

从“市”变成“区”,

让“市民们”觉得低了一个等级,

而且看不出设区会带来什么好处。

的确,

温州市区的发展没有太突出,

乐清瑞安的发展也不会太落后。

没有大的落差,

不会给人大的期待。

但区划隔阂的坏处,

其实我们处处可见,

在交通方面体现地尤为明显。

比如乐清:

同处瓯江入海口,

龙湾到灵昆已经密密麻麻建了5座跨江大桥,

(包括灵昆大桥的二次建设。)

而乐清与灵昆还只能望江兴叹,

至今仍不能直达。

乐清去市区唯一的道路要过道永嘉,

还要收费。

要知道这是温州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区域。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3)

温州大桥以及远处龙湾到灵昆的几座大桥

比如瑞安:

虽然温瑞一体化这些年被越来越重视,

但瑞安对对接温州仍表现迟缓。

环大罗山公路、温瑞快速路与S3的建设,

温州市区段都已在建或部分建成,

而瑞安段都还没开始。

没有统筹规划,

瑞安会选择跨江发展偏远的江南新区,

而对有利于温瑞一体化的北部没有过多重视。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4)

连接鹿城的七都南汊桥于2012年通车,

连接永嘉的北汊桥却至今仍未建成。

(图片拍摄于2019年12月)

区划的隔阂,

特别是区县之间的隔阂,

让大家都只注重自身的规划与建设,

而忽视了与周边应有的联系。

这大大地限制了区域间的交流,

使得城市效率大为降低。

温州众多的城镇群,

本有能力形成更大更紧密的一体化都市,

却因这样的隔阂,

还停留在县镇独自发展的阶段。

这是温州一直在错失的机遇。

温州区划历史

新千年以来的20年间,

温州主要进行了三次县域区划调整。

2001年:

一、将永嘉县的七都镇、桥下镇中央涂居委会,温州市瓯海区的临江镇、藤桥镇、上戍乡、双潮乡、岙底乡梧埏镇的前网、鱼鳞浃、上田、划龙桥4个村,温州市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上蒲州2个村划入温州市鹿城区。鹿城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

二、将瑞安市塘下镇的上涂、西一、中星、东门、埭头、石坦、屿门、邱宅、东溪、东成10个村和前冈、后冈2个居委会,瓯海区的永中镇、天河镇、沙城镇、灵昆镇划入龙湾区。龙湾区人民政府驻地由状元镇迁至永中镇。

三、将瑞安市的丽岙镇、仙岩镇划入瓯海区。瓯海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兴海路迁至娄桥镇。

2015年

撤销洞头县,设立温州市洞头区,将温州市龙湾区灵昆街道划归洞头区管辖,以原洞头县和龙湾区灵昆街道的行政区域为洞头区的行政区域。洞头区人民政府驻北岙街道县前路12号。

2019年

撤销苍南县龙港镇,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龙港市人民政府驻镇前路195号。龙港市由省直辖,温州市代管。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5)

温州区划现状

虽经过两次调整,

但几十年来温州的市区范围并没有明显增加。

即使洞头全县划区,

因体量的限制,

对温州城区的扩张影响甚小。

上文提到,

现在的行政区划,

对温州发展是多有束缚的。

那温州该进行怎样的区划调整?

未来区划

一、

瑞安、永嘉、乐清三个县市,

是一定要,

而且一定会设区的。

越早设区,

对形成更具竞争力的都市区越有帮助。

民间一直在探讨谁先谁后的问题,

优先度选择基本上是:

瑞安>永嘉>乐清。

近来的官方文件对瑞安也有指向性。

不过我认为现在已不是选择的问题了。

无论谁先设区,

对其他两地都是不公平的,

都会大幅延后其融入都市区的步伐。

所以该有足够的魄力一次到位,

将三个县市共同设区。

区划方案:

撤销瑞安市,设立温州市瑞安区

撤销永嘉县,设立温州市永嘉区

撤销乐清市,设立温州市乐清区

各区行政区域保持不变。

形成的区划如下: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6)

即使分先后,

三县市设区都是必要而且紧迫的,

这一步要早日实现。

二、

为了使各区所辖更加均衡,

很多城市都会进行市区范围的重新划分。

比如杭州萧山划出滨江区,

宁波鄞州吞并江东区,

并划出一大部分给海曙区。

温州2001年的区划调整也是这个逻辑。

所以三县市设区后,

可以进行适当的区划调整。

1、可将乐清北部与永嘉北部划出,成立新行政区雁荡区,雁荡区人民政府驻岩头镇。区域以全力发展旅游业为主。

2、瑞安一般不好分割。如若考虑将平阳的部分范围划入市区,可按飞云江江北设立瑞安区,江南合并平阳万全镇、海西镇,设立飞云区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7)

三、

对照杭甬的区划,

如果说瑞安是温州版的萧山鄞州,

平阳就是温州版的富阳奉化,

未来也是可以设区的。

不过平阳的区划调整有些难度。

北部既要联接市区,

南部鳌江又要和龙港相融合。

所以拆分平阳或许是个方案。

1、平阳北部与瑞安南部合并,成立新的平阳(飞云)区

2、平阳南部与龙港合并,成立新的龙港(鳌江)市

3、平阳西部并入苍南县,成立新的苍南市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8)

以上三步分先后。

可能你会觉得区划变化过大,

有点鬼扯。

确实,

越长远就越会是YY。

这里只是列举一些可能性,

意在探讨怎样的区划对各地发展最有利。

洞头洞头

谈到区划,

顺便提一下温州第四区洞头。

温州区县的名字大多取的比较好,

永嘉、乐清、瑞安、泰顺等,

雅致而有富有寓意。

唯一洞头的名字拖了后腿,

设区未顺便改掉区名是件憾事。

“洞头”名字的起源有不同说法,

最早只是一个村的名字,

起的比较随意。

(大多村名都如此。)

后成为乡名,

1953年从玉环县析出后才作为县名,

距今不到70年。

可以说历史和人文价值并不高。

一个好的名字很重要。

虽然经过传说和诗人的美化,

但“洞头”这个名字仍透着一丝土味。

这对想要成为温州城区的洞头来说是不利的。

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买房置业,

“洞头”这名字都不禁使人犯嘀咕:

这是不是一个偏僻又乡土的地方?

2001年梅头在从瑞安划到龙湾的时候,

趁机把名字改成了“海城”。

洞头作为区,

更需要有这样的形象意识,

好好考虑改一个更城市化或更好寓意的名字。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9)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10)

洞头区

综上,

区划调整的目的,

不是为了追求大,

而是为了追求优。

为了让区划更适应城市的发展。

也许区划不会有一个终极形式,

都会根据人口和经济发展做不断调整。

我们要做的,

就是尽量让区划先行,

让它引导和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而不要成为这两者的桎梏。

温州算得上区域中心城市吗(温州的终极区划)(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