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吃瓜吃瓜,只要是不牵扯到自身的瓜永远都是香的。最近这几天,轰轰烈烈的期刊清网行动突然展开,打得各位小伙伴们那叫一个措手不及。

近日,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期刊滥发论文问题专项检查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省对属地内以刊发学术论文为主要内容,向作者或单位收取论文发表相关费用,全年发表论文数量在2000篇以上的期刊做到应检尽检,从这个要求而言,90%的期刊都在应检行列,大约也会有70%的期刊是不合标准的。

可以让知网不收录自己的期刊(突发期刊清网)(1)

同时为了配合中宣部的检查工作,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一次性屏蔽了400 本学术期刊的数据,依照对学术期刊刊文数量以及一篇论文通常会有的作者数量的基本认知,至少有上万名作者评聘受到影响。

因此对于11-12月评职称的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已发表的文章尽快下载检索页,避免后期被撤销

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出版上网了,请一定要及时下载、截图、打印检索页保存相关记录,以备不时之需;

已发表但未见刊的文章,请作者耐心等待通知。如作者接到杂志社发来的修改通知,积极配合修改,响应国家号召。

还未发表论文的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要保证文章的质量,建议写长稿5000-6000字符左右,保证3个版面以上内容,以后这可能会成为大趋势。

文章务必尽早发表!未来不确定因素众多,尽量选择高质量优秀期刊。

及时和学校以及期刊编辑联系沟通

清网整改是长期的必然的,没有人可以避免。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处理,如果遇上了千万不要慌,今年评职称的作者可以先给学校讲下情况,尽量的争取时间等这波整改过去,再补交材料。

如果你的文章已经录用还未见刊,应及时联系期刊编辑问下是否需要扩版,如无需扩版也要及时关注好期刊的动态,以防出现临出版被撤稿的情况。

在此轮屏蔽中受到影响的期刊会于12月20日起,陆续恢复,到时会不会恢复或者何时恢复,这是谁都无法保证的,毕竟这个时间是没有办法把握的。

目前尚未有关于这三家国内主流学术期刊数据库网站的期刊屏蔽名单流出。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小伙伴们究竟会不会受到影响,这个也不太清楚。

整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主要针对已经发现的一些弊端进行改革,比如内容良莠不齐、审稿流程不规范、页码偏多等等。在后续检查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只能说——普刊整改,前路不明,国家和期刊都是在摸索中前进的。

期刊整改是必然的事情,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便今天没有发生,在不远的明天也终将到来,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

01提高论文质量

出版总署在核验工作时,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期刊的出版质量,对于作者而言,主要看的就是文章质量,所以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从自身把关,注重文章的学术水平、严格控制重复率,提升论文质量。

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在文章篇幅上,字数一定要够,保证3个版面以上内容,多写不为过,少写可能会被整改。

02认真挑选期刊

选刊很重要,除了要选择正规、专业的期刊外,还需要选择和文章内容领域一致的期刊,选题不仅要符合期刊的收录范围,还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大方向,避免一些敏感话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什么方向都能收(社科刊物除外)的,年发文量超过2000的尽量少发。多选择正常出版、意识形态正确的刊物。

03早发表多发表

目前,知网、万方、维普都在整改,经过此次大规模整改之后,或许期刊的收稿要求也会有大幅度的变动。如果文章质量不符合要求,临出刊也有可能会被撤稿。为了缓解临出刊被退稿的压力,在准备文章的时候可以多准备一篇备用,万一哪篇文章被撤了,还有备选的,这样也不会影响毕业评优或者评职称。

04不要更改信息

很多作者在投稿前没有确定好信息,在投稿后会想着更改或添加作者以及调整作者顺序等要求,这样会增加审稿的难度和时间,在面临期刊界整改的时候也不会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期刊整改对于作者来说,虽然意味着可选择的发文章的期刊会变少,同时期刊收录文章的门槛会变高;但是这对于期刊来说,潜藏在期刊界的众多假刊,套刊也会被一一肃清,期刊界必然迎来“清流”!

整改后的期刊界不能说多么清明,起码会比现在好太多。为了以后的“光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配合整改,争取早日恢复学术界应有的局面。

文章整理自:期刊中州联盟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