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从《金瓶梅》看北宋官场的腐败

文/陈二虎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1)

【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2)

近日沉湎于《三国志》中,每天翻阅两个版本,也让思维不够流畅,似乎忘记了春暖花开,有点累的眼睛,真的该休息一下。于是,放下书籍,站起身,捧着茶杯,踱了出来。

《事物纪原》中说:“诸葛亮始造木牛,即今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我国古代很早就懂得造车,这车加前辕就是便于负重,增加承载力。

回眸三国时代,蜀军北伐曹魏,必须通过几百里的高山险谷,因之后勤保障更是一个大问题。自古交兵,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生命线呀。纵使你有千军万马,没了粮草,也只能坐以待毙,受制于人。因之,运输是重中之重,有效地保障后勤供给,才能打胜仗,也看出一个统帅的综合能力与军事眼光。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3)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发表的“木牛流马”说的神乎其神,并上演了一幕经心设计的妙计,把这“木牛流马”有意送给司马懿,司马懿立马命能工巧匠仿制了两千余辆,往来于陇西为司马懿的军队提供物资。

司马懿还得意地说:“汝(诸葛亮)会用此法,难道我不会用!”

但司马懿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木牛流马是有机关的,翻转“舌头”就不动了,任凭你牵拽拉推,都微丝不动。而蜀军又一次翻转“舌头”,魏军眼看着蜀军“驱驾木牛流马如风拥而去”,白白送了蜀军“万余石”军需。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4)

年少时读《三国演义》每每读到这里,禁不住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却不曾想过那“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东东”。

近日读《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不止一次提到“木牛流马”,其裴松之的注引《亮集》还对木牛流马的形式与制作有很详细的说明,然笔者笨拙,终没有看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那“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又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5)

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刹车装置,也就是“车闸”,拉上“车闸”,车自然无法转动了。

“木牛”是一种四轮带前辕,能负重装有刹车功能的四轮车,“流马”是一种轻便快捷的独轮小车,合起来就是“木牛流马”了。

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6)

(迷你木牛流马)

推荐:

宋词,如此的让我痴迷帮助孙策定江东的“八虎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