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并不是所有的司机都是老司机。

如今随着车俩的普及,打开一部时代背景是当代甚至未来的作品,十有八九都会涉及到车辆,都会要有那么一位或者几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汽车司机,如今的电影里,很少有如《一个字头的诞生》的中刘青云那样“连开车都不会还混什么黑社会”的菜鸟.

换句话说,如今电影的大部分角色,如同现实中一样,都会掌握一项十分普及的技能——一言不合就开车。但他们并不是老司机。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

类型分类

标准一:类型限定。这是第一属性,这要与电影的类型相关,电影要么属于飙车片,要么属于动作片或者竞技片,角色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偷/抢/骗来任何车辆,不但可以熟练驾驶,更能得心应手的违反交通规则,飙车、撞车、翻车不在话下。也就是说基本都是动作片,比如我们熟悉的《速度与激情》。

标准二:职业限定,为第二属性,主角本身就是专职司机,老司机指数100%,上哪说理去?种类多种多样,比如《出租车司机》,《为黛西小姐开车》,也有《极速风流》。

标准三:人设限定。主角在故事中的人设跟车息息相关,并不是职业司机,但角色人设和故事离不开车,比如《极盗车神》。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

第一部分:动作飙车类

好莱坞动作片,十有八九要涉及到飙车,一旦飙车,撞车的几率100%,因此在好莱坞动作片中,车最大作用不是代步,而是撞毁功能。

《速度与激情》系列

《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发展,几乎代表了老司机电影的三大类型,前3集是偏于竞技类,4、5集偏于侠盗,6、7、8集偏于动作。随着系列的发展,这些乘坐着高跑、怀抱靓妞驶向观众的老司机们,随着剧集的进化和眼界的开拓,这套电影逐级脱离竞技,少了一丝跑车翔驰的美感,多了一分暴力互飚的畅快。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3)

《速度与激情》里五大三粗的硬汉,不但可以硬碰硬的肉搏摔跤,更能坐在狭小的座舱中,将跑车开得“上天揽月,下河捉潜艇”。不过随着系列的发展,车的作用逐渐淡化,很多桥段其实用不着飙车了,但只要“速度与激情”这五个字,老司机们就还会继续飙下去,毕竟属于“人设限定”,都是“伐木累”嘛。

《玩命速递》

作为新世纪硬汉的代表,杰森•斯坦森动作片拍了不少,但他给观众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以老司机的身份,除了半路加盟的“速激”系列,最知名的便是《玩命速递》系列,超强押运人弗兰克•马丁乃是典型的“职业限定”,史上最强的快递小哥,每次快递任务都能搞到整个欧洲鸡犬不宁。

吕克•贝松非常擅长动作片,他明白观众想要看什么,也了解香车美女乃是动作英雄的标准配置。所以在系列片中我们看到了打破传统动作片死板格局的“飙车X打斗”的元素,并格外突出飞车特技,从而使得这套电影更像一位开着奥迪车的超级英雄的个人传奇,能打能开车能泡妞,这才是“老司机带带我”的标准模板。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4)

《疯狂的麦克斯》系列

描述末世风格的作品不胜枚举,但《疯狂的麦克斯》系列却独树一帜,电影将当下人对车的依赖无限放大,从而在未来世界限定飞车党这一身份,也就是说,在经历战争毁灭之后的世界,人类唯一可做的,就是成为老司机。

四部“麦克斯”系列始终如一的风格,除了荒凉残破的暴力废土世界之外,便是对“V8引擎”的图腾化标识。片中飞车党各类魔改的车辆成为电影标志,该系列完全实拍的飞车场面,为随后好莱坞所有飙车电影提供了灵感来源,从梅尔•吉布森到汤老师,只有坐在V8汽车中,才能在远离文明和法制的世界里,去追求暴力至上的快感。让你在没有公路没有交通规则的世界里随意乱撞,爽不爽?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5)

《飞轮喋血》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处女作,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部故事简单却引人入胜的作品。一辆如影随形的杀人卡车与私家车的对决,证明了美国老司机的生猛,也反映了菜鸟司机的走上绝路之后的逆袭,毕竟比起老司机,菜鸟才是真正的“公路杀手”。

这是一部风格化极强的电影,电影中卡车就象阴影和梦魇一样挥之不去,但始终未见司机的身影。电影将卡车作为一个符号化的象征,让这辆40吨无理由杀人的大卡车象征了死神。广角镜下显得格外巨大的卡车车头的视觉冲击力,令观众产生与主人公同样被追赶的心态。一场公路上的角色,两位司机暗中的角力,让电影成为一部风格强劲的公路对飙作品。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6)

《出租车司机》

虽然这部马丁•西科塞斯的这部传世名作不算严格的动作片,但就因为罗伯特•德尼罗饰演拉维斯的,乃是影史最出名的老司机,怎么错过。

寂寞的夜间出租车司机,穿梭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乃是典型的“职业限定”,也是为数不多的将司机身份与汽车剥离开的作品,毕竟这位放着出租车不开,跑去刺杀总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公众英雄。电影风格冷峻、血腥暴力场面在成为70年代电影的挑战旧时电影制度的代表,血洗妓院的场面令人尤为深刻。寂寞老司机与雏妓,电影提供了“老司机带带我”另一种构象,没有美人爱英雄,只有“你在跟我说话吗”的时代质问。随着电影的结束,想必他老司机的身份也就结束了。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7)

《亡命驾驶》

作为一部“职业限定”的老司机电影,却极少表现汽车戏份,这位白天开车表演特技,晚上出去犯罪的家伙,连名字都省略了,只知道他是一名司机就足够了。不开车的老司机,平时都干什么,让人好奇。

茫然的镜头,突如其来的暴力,这部描写老司机的作品,却打破了传统类型片的桎梏。隐喻的气氛、迷幻的摄影,光影贴片和菲林效果浓重的层次感,比一些犯罪动作片要真实很多。

电影告诉我们,动作片的质感不仅仅是通过那些英雄形象表现出来的,更是通过对英雄的暗影的描绘而得到的。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凭借这部风格强劲的邪典作品,拿下了第6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桂冠。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8)

《车手》

来自银河映像的这部飙车题材的电影,恐怕全世界都找不到如此类型,因为本片将武侠对决和江湖江湖情义,用飙车的形式来表现,导演郑保瑞是好莱坞60、70年代的狂热粉丝,片中车体的特写与远近切换的镜头,车技的炫耀,还有无处不在的马达轰鸣声,像极了那部《霹雳神风》。

能把飙车电影拍得像武侠片,听上去就有够离奇。片中余文乐与郭晓冬对于汽车的油门、转速与刹车的细微掌握,尤其是空挡过弯的设定,就像是高手之间的内力对决。而在黑暗停车场熄灭车灯的那段游走对抗,好似京剧《三岔口》一般,见招拆招你来我往,将车技作为老司机间对决的武器,气氛也是咄咄逼人。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9)

第二部分:竞技飙车类

赛车类电影是竞技片一大独特的风景线,因为这些作品将传统竞技片的热血与属性动作电影的暴力指数相互融合,为观众带来非常别致的视听体验。而且多数竞技飙车电影,要比现实更加夸张。

《霹雳火》

来到东方,虽然我们在老司机专注度上不如好莱坞那般狂野,但在“东方好莱坞”香港,也有叫板之作!成龙的《霹雳火》在当年风靡一时,电影耗资2亿港元,由三菱赞助的超过百辆的赛车用于拍摄,这个记录在华语电影中迄今未能打破!

虽然这部电影剧本如今看来有些支离破碎,但片中紧张刺激的飞车特技镜头实在为华语电影开了先河,大量翻车、追逐场面让观众热血沸腾。来自陈嘉上执导,并请来了5位动作导演,包括飞车执导唐季礼、动作指导洪金宝和陈勋奇等等。成龙饰演的阿火乃是名副其实的老司机,不但赛车开得溜,而且打得猛,随时开车随时开打,这才是老司机应有的姿态。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0)

《极速风流》

所谓“英雄常见,对手难寻。”这部《极速风流》乃是少见的写实类飙车电影,却是老司机标签化最为鲜明的一部,因为该片塑造了两位极为鲜明的角色。

电影在赛道速度感上的表现为赛车电影的标配,风驰电掣的速度与轰鸣的引擎声效果甚佳。但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该片最出众的地方则是将赛道飙车与故事情节充分的结合起来,朗•霍华德的“大巧不工”的工整叙事风格和角色刻画才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一个好的对手要比好哥们更加难找,两位老司机的对决,火星四射。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1)

《极速竞赛》

与《极速风流》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这部《极速竞赛》,动作电影名导雷尼•哈林的作品,硬汉史泰龙在75版《死亡飞车》之后再度成为老司机,用动作片的方式去拍摄F1赛道的故事,尽可能的夸张和炫目。

为什么说夸张,因为电影将F1赛车竞技变得不亚于《疯狂的麦克斯》,电影虽然表现了双雄对决的戏份,但司机之间的对决却过于呆板且平庸,反倒是动作场面可是算是同类作品中最强之一,上下翻版的赛车,在闹市区对飙的F1,随时撞车随时爆炸,片中决赛时刻,F1赛车手准备出赛的一幕在气氛渲染下,就跟上刑场一样悲壮,这样的老司机,虽然郁闷,但取悦了观众。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2)

《死亡飞车》

“速激”家族两位老司机合作的电影,我们熟悉的“郭达”与“罗曼”拍了一部堪称电玩版“速激”的电影。电影改编自75年由史泰龙参演的《Death Race 2000》,电玩导演保罗•安德森将当下两个动作元素融合到一起:竞技与越狱。

浓浓的重金属质感,改装装甲跑车,闯关游戏般的设定,一辆辆汽车在天上乱转的场面不是经常能见到得。电影几乎是从头打到尾,各种各样的武装赛车一起飙风虽说速度感不够,却又生猛刚硬。车上的六管航空机枪、50mm口径小火炮、火箭炮等重型武器一起开动,火光四溅,爆炸连连,极为养眼。而且在拍摄赛车场面时镜头调度频繁多变,剪辑神经质般的快速,TNT爆破有滥用之嫌。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3)

《极速赛车手》

当年还是沃卓斯基兄弟的两位是东方动漫粉儿。这部《极速赛车手》就是来自于日本动画《马赫五号》,当年动画片也引进国内,对于我们来说相对小众,但大洋彼端的兄弟俩却将该动画变成了过亿投资的电影。

在他们不俗的视觉效果造诣下,该片显示出了极致的炫酷。饱满的色彩,卡通般的打斗场面,风驰电掣的飙车大赛和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让人视网膜崩离的色彩海洋,带领我们对流行文化进行了一次尽管竭疲力尽却振奋人心的回顾。这是一部超级炫酷且风格鲜明的飙车电影,但却也是“职业限定”作品中老司机标签化最弱的一部,该片票房惨败,正是噎死在那毫无节制的漫画感上。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4)

《霹雳神风》

已故动作片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是当年最会拍飙车戏份的导演之一,比如1998年的《浪人》中就奉献了一段堪称影史最佳飙车场面的桥段,而这部1966年的《霹雳神风》就是导演昔日的过瘾之作,非常细致的反映了赛车场上老司机们的风驰电掣。

电影汇聚了詹姆斯•加纳、伊娃•赛恩特、三船敏郎等众多大腕,似乎只是打算记录老司机们辗转各地飙车的故事,虽然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影略显冗长,但飙车场面的紧张刺激却展现的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采用了分割银幕技术,一副画面中,挂挡/给油/发车同时展现,老司机就是这样任性。本片与史蒂芬•麦奎因的《极速狂飙》共同影响了70年代大量飙车片。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5)

《极品飞车》

改编自EA经典同名竞技游戏的电影,虽然没有了游戏第一人称视角的特殊感受,但电影对飙车场面的营造有板有眼,且格外突出了复仇的主线故事和角色形象,这就是电影与游戏的差别,游戏中人人都是老司机,但在电影里,想成为老司机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电影的优点就是有带着游戏感和节奏感而来,名车飙驰时的轰鸣声和速度,在远近景的切换中显得非常突出。而且本片被转制成3D格式,用3D镜头反映飙车,在当时还是相对比较少见。但本片终极是一部来自游戏的作品,对角色刻画还是弱势,但谁又在乎呢?只要能开车,就是好司机,更何况这位老司机名叫“小粉”。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6)

《狂野时速》

这部名不经传的《狂野时速》是一位超级跑车收藏者投拍的电影,为这部电影贡献出了自己所有收藏的跑车,并邀请到来自成龙特技组的特技指导郑继宗担任导演。因此这是一部纯粹的跑车电影,老司机还要靠边站。

电影故事平淡无奇,但飙车场面乃是极为追求技术性,什么飘逸、内道超车都是小儿科的玩意儿,美式飙车片暴力狂飙效果,为本片带来“临界速度”这个名词。片中当超级跑车速度超过300迈甚至更高的时候,强劲的空气气流将跑车卷上天变成“飞车”的场面令人大开眼界。或许多年后各位不记得故事是什么,司机是谁,但一定会对“车开得这么牛逼,你咋不上天呢”的场面记忆犹新。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7)

第三部分:侠盗飞车

相对比较稀有的飙车电影,但却因电影驳杂的类型和风格,从而焕发出别样的风采,这些电影中的老司机们,往往不是专职司机,而是属于“人设限定”,却比很多职业司机更加溜。

《霹雳游侠》

来自星爵偶像大卫•哈塞尔霍夫主演的剧集,曾经在1991年被改编为电影版。作为昔日风靡80后的观众的美剧,回想起来这样的故事有点脑洞大开,一位体制之外的侠客迈克尔•奈特,开着一辆比他更牛逼的未来跑车KITT行侠仗义,也不知道是跑车成全了飙风的老司机,还是老司机的魅力成全了极为拉风的科幻跑车。

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这套作品在传统侠盗的模式下,将人与车进行了绑定,正义果敢的老司机哈塞尔霍夫,以及一身极品装备,还喜欢开玩笑的拟人化跑车,二者统一为一体,从而为老套的故事开拓了“旧瓶装新酒”的模式。该剧共播出四季影响深远,“霹雳游侠”已成每位老司机的梦想。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8)

《幽灵赛车手》

看惯了各式各样的飙车电影,《幽灵赛车手》绝对算一部不走寻常路的脑洞片。好莱坞“老司机”查理•辛饰演的角色,是一位出车祸被撞死的家伙,结果从地狱回来化身幽灵车手,还有一辆坚不可摧的赛车,所以这里老司机的称谓已经不足形容他了,这位直接成仙了。

幽灵老司机与神仙车的搭档,最离奇之处,就是这位无论经历过多少次车祸和撞毁,都能完好无损的复原,让电影几乎可以算是是《终结者》和《乌鸦》的结合体。因此本片重点不在于速度感,而在于撞车的暴力爽快,哥们每次找人报仇飙车,不把对方撞到翻车爆炸是决不罢休,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公路杀手”,老司机们还不快跑,有多少命够他撞得?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19)

《极速60秒》

改编自1974年的同名电影,一位偷车的江洋大盗为了弟弟重出江湖。“凯奇哥”与两位老搭档,金牌制片人杰瑞•布克海默和多米尼克•塞纳一同打造了这部带有传奇色彩的电影。实际上飙车不是主流,而偷车才是,但电影最著名的却是后半段长达40分钟的飙车戏。

后半段的飙车多数是实拍,包括在大桥上飞跃多辆汽车的场面。导演用多年MV领域积攒下来的经验,快速剪辑和倾斜的镜头带来惊心动魄的速度感。当年风光无限的凯奇哥饰演的老司机依旧充满了魅力,不但俘获了安吉丽娜•朱莉,而且引得全城警察出动,警车、直升机只能跟在他后面吃土。倒车逃避追捕一幕,还不忘对邻车小萝莉会心一笑:看,哥牛逼不。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0)

《偷天换日》

又是一部翻拍作品,且我们的“郭达”第四次出现在榜单之中,名副其实老司机代言人。作为一部盗贼类电影,电影后半段任务得手之后的跑路行为,让本片呈现出跨类型片的即视感,前半段侠盗,后半段飙车。且作为跑路工具,无需超跑和性能名车,只要司机选的好,几辆的Mini Cooper就可以搞定。

片中根据Mini车的特点设计了大量追逐戏,作为“激动车”的特性被诠释地淋漓尽致。疯狂地闪转腾挪,穿地铁隧道,沿窄路狂奔,公路上到处是弯道、急转,充斥着如流的车辆,我们的迷你两厢车不但应付自如,还能躲避直升机的追击,它不是007的座驾,但它却做到了其他车俩所不能之事。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1)

《极盗车神》

飙车配摇滚,是飙车片的标配,也是老司机们的标签,而这部《极盗车神》就是选取了这个很常见的噱头,而将其无限放大,变成电影的主要元素。年轻的老司机,出场自带BGM的男人,说得就是我们的Baby。

作为一部侠盗电影,Baby车神就是一位业余的专职司机,仅供盗贼们得手之后跑路使用。这个看似简单的设定,被脑洞导演埃德加•赖特赋予了新的定义:每次逃逸,必须用一首歌的时间。音乐响起,跟随节奏火力全开,油门轰鸣,在大街小巷穿梭如箭,飞速急驰。电影就是一场加长的MV,老司机Baby疯狂的车技特效配合音乐节奏是电影最大的亮点。那么问题来了,你有没有试过用一首歌的时长完成一次驾车任务呢?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2)

竟然还有彩蛋

彩蛋1:《欲望号快车》

这部电影的司机,才是真正的“老司机”。《欲望号快车》虽然不是飙车电影,但主角只有在高速撞车之后,才能体会XXOO的快看,试问哪位老司机能够发现并找到其中的共通性原理呢?老司机带带我?对不起,这个车咱上不起啊!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3)

彩蛋2:《赛车总动员》系列

谁说只有老司机才能飙车,皮克斯的《赛车总动员》系列告我我们,把汽车拟人化设定,就可以省下对司机刻画的笔墨,从而专注于对赛车个性的展现和风驰飙车速度感的表现力。将人性投射在汽车之上,传统人文与现代文明,就这样完成了无缝链接。

前方慢行注意事项(这些看见大路就想飙的老司机)(24)

时光网出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时光网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精彩推荐内容

比诺什新作《心灵暖阳》首曝预告

在巴黎寻爱 法国女神贡献从影最放松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