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写于2018年3月。历史经验不应忘记。

共享单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共享单车的开创者ofo,除了退押金创世界排队之最外,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实在令人唏嘘。唏嘘之余,人们会问,ofo为什么会如此快地滑到这一步?

战略方向不对?不是。

ofo战略方向非常正确,否则共享单车不会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融不到资金?不是。

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18年2月,ofo在短短几年内一共获得8次融资,除了2017年4月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金额未披露外,其余七次融资额累计折合人民币近81.4亿左右。可见,ofo在很短的时间内融资近百亿人民币。

不接地气?不是。

刚开始,ofo押金99元,比摩拜299元押金更亲民。

缺少用户?不是。

2017年3月21日,ofo宣布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成为继淘宝、滴滴、美团之后,第四家日订单过千万的互联网平台,ofo在共享单车市场率绝对领先。

技术落后?不是。

ofo是最早用大数据、云计算管理的共享单车企业。

那么,ofo到底错在哪?

在战略层面,ofo完全没错。不过在战术层面,该错的都错了。

所谓战术层面,其实就是日常运营管理。

ofo在日常运营管理的表现,教科书般完美地印证了“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管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也不难。关键要看企业决策人有没有最起码的“哲学观念”。

所谓“哲学观念”,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是讲对事物认识的根本性。

那么共享单车日常运营细节管理,根本性问题有哪些?

正好,ofo提供最好的案例,供我们借鉴。

自行车

对于共享载体-自行车而言,其“哲学观念”应该是:“不让损坏”!

损坏了就不能骑,还谈什么共享,对吧?

怎样才能做到“不让损坏”?

1.轮胎——不需打气。解决办法:实心车胎。

2.链条——不能脱落。解决办法:必须卡住。

3.车锁——不能手动。解决办法:没有按键。

4.车轮——不能扭曲。解决办法:一体化车轮。

5.刹车——不能折断。解决办法:尽量隐藏刹车线。

6.车玲——不能脱落。解决办法:与车把一体化。

7.车座——不能拆卸。解决办法:焊死。

8.座高——不能随意。解决办法:升高车座时,定格、定向、不能抽出。

9.电池——不用更换。解决办法:骑车时充电。

用以上9点对照ofo早期几代单车,除了车铃与车把是一体化外,都不符合“不让损坏”这个“哲学观念”。

反观摩拜,为了保证不掉链子,第一代甚至用轴驱动。

由于没有“不让损坏”这个“哲学观念”垫底,ofo很快面对四个严重后果:

其一,破坏率和损坏率极高;

其二,日常维修维护费用极高;

其三,单车出勤率比较低;

其四,用户骑车体验差。

这种情况下,ofo单车投放量越多,运营成本就越高,破产越快。

以下仅举几个环节的照片对比:

ofo共享单车最后归处在哪里(24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1)

图1 链子 ofo:容易掉 摩拜:卡着不让掉 图1 链子 ofo:容易掉 。 摩拜:卡着不让掉

ofo共享单车最后归处在哪里(24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2)

图2 锁 ofo:人工按键干预。 摩拜:人工不能干预

ofo共享单车最后归处在哪里(24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3)

图3 ofo:钢丝车轮,易变形 。 摩拜:一体化车轮

开锁管理的开环与闭环

如果开锁管理科学严谨,ofo起码还可以部分弥补自行车本身的不足。

遗憾的是,开锁管理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

在此不妨举两个亲身例子。

例1:2017年4月,笔者双胞胎孩子之一回国探亲,很快学会了用一个手机打开多辆ofo车锁的窍门。

例2:2017年9月,双胞胎另一个回国探亲,又将这个窍门发扬光大到异地应用。他人在上海,却可以通过我在武汉的手机,帮他打开在上海的多辆ofo车锁。

可见,ofo开锁管理彻底失败,这也是对自行车管理的彻底失败。

错在哪?

还是错在“哲学观念”上。

开锁管理的“哲学观念”是什么?应该是“不让用户手工参与开锁”。换句话说,通过闭环,将用户排除在开锁操作之外。

下面是ofo开锁管理示意图,5至1断开,标准的开环:

ofo共享单车最后归处在哪里(24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4)

图4 5 到 1 断开

从图4中不难看出,如果开锁密码(4)不是直接返回到车锁上(1),而是返回到手机,再由人工操作开锁。于是,单车管理被“放鸭子”了。

开环好比一把首尾没有插入的链子锁,完全失去锁的功能。

下图是摩拜开锁管理的示意图,一个完整闭环,充分体现了“不让用户参与开锁”的管理“哲学观念”。

ofo共享单车最后归处在哪里(24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5)

图5 通过网络5,密码4直接传到自行车1开锁

摩拜由于开锁的闭环管理,用户不可能一个手机同时打开多辆单车,更不用说在异地打开了。

自行车是共享单车的“硬件”,开锁管理相当于共享单车的“软件”。从“哲学观念”上讲,ofo的硬件和软件的细节管理,都已输在起跑线上了。

可见,如果不将“哲学观念”转化为日常运营的精益化管理,运营成本就会像一个巨大黑洞,悄无声息地吞噬掉所有融资。这时,再好的想法、再先进的技术、再多的用户,企业都会面临严重危机、乃至关门大吉的命运。

细节不对,一切白费。

这就是ofo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