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企业应该从股东利益至上的单赢,回归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企业合作互利共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企业合作互利共赢(企业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企业合作互利共赢

导语:企业应该从股东利益至上的单赢,回归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作者 | 西索迪亚

来源 | 商业的常识

如何打造更有意义的商业?当企业开始不只是追求成为世界上最强的企业,而是成为对世界最有益的企业,已然开启了觉醒商业的第一步。

让企业使命与组织中所有个人使命产生共鸣;让觉醒的领导者不止于创始人而可以是组织里的每一个个体;从股东至上主义转变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共赢的系统思考;创建完整的觉醒文化与管理。

“觉醒商业”的名誉创始人兼主席、全球觉醒商业的领军人物拉金德拉·西索迪亚为大家提供了一份觉醒商业的 “可持续发展路线图”,标注出了我们想去的方向与可能的路径。

企业的目的和使命是什么,如何让企业成为一个共享和共赢的平台,怎样做才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家?

大家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商业圆桌会议就发布宣言,声称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在20世纪90年代,它们又重申了这一原则,直到2019年年底它们才重新定义企业的目的应该是让社会更美好,提出企业要关注利益相关者,而不仅仅是所有者。这个企业目的新宣言是划时代的,但过去近半个世纪对企业目的的偏颇认识,导致了企业发展误入歧途,导致了空前的环境破坏、财富两极分化、资本无序扩张等一系列恶果。

而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企业的目的,重新审视企业的使命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觉醒”这个概念,了解它的概念、内容、逻辑,以及如何做觉醒企业的必要修炼。

1

觉醒企业必备的四大原则

更高的使命、利益相关者的共赢、觉醒领导力和觉醒文化是做觉醒企业必备的四大原则。这四个核心原则为实践觉醒商业运作方式和领导方式提供了蓝图。

01

更高的使命

正如西蒙·斯涅克提及的那样,每个企业都应该有一个超越赚钱的更高使命。对公司而言,更高的使命是对于世界有所作为。通过专注于其更高的使命,企业可以激励、吸引和赋能各利益相关者。盈利不是使命,尽管它是衡量企业运作成败的众多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企业使命的实现也必不可少。企业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产生利润,还旨在为其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多种价值(在传统商业中,股东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员,利润则是为股东提供的特定价值)。

02

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认识到生命的相互依存性和企业以人为本的特性,企业需要自觉地与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供应商、投资者、社区、环境等)一起努力,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我们需要摆脱得失心态,寻求协同效应,为每个利益相关者同时争取利益。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双赢关系是企业的常见运营方式。

03

觉醒领导力

有觉醒意识的领导者可以超越狭隘的自身利益这一维度;他们的主要动机是为人们服务,而不是争权夺利和聚敛财富。他们更关注指导、鼓励、发展和激励员工。如果一个公司仅通过财务手段吸引和激励领导者,那么该领导者的首要动力也必然是金钱。这样的领导者无法激励员工并使他们在敬业度、创造力和绩效水平上取得突破。

04

觉醒文化

大多数企业都在恐惧和过高的压力下运营。他们很少关注自己的文化,任由其自行发展。具有觉醒文化的企业会有意识地培养具有高度信任、真实性、透明度和真诚关怀的组织文化。

觉醒商业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发挥人们最好的一面,从而为组织中涉及的人们创造利益,能够使员工达到最佳状态的组织将拥有最佳团队和最佳绩效。

归根结底,觉醒商业是一种更好的商业运作方式。这种方法能够带来长期的丰厚经济回报,但不仅限于此。良好的商业行为和觉醒的四大原则相结合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营成功,推动社会繁荣。

2

好企业应该是多方面的共赢体

成为一家真正的觉醒公司会带来多方面影响,其中包括有着更高参与度、热情和忠诚度的员工,满意而有黏性的、支持公司的客户,以及忠诚和有创造力的供应商。觉醒公司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从而提高了它们吸引客户、员工、投资者和公民支持的能力。

一家成功的觉醒企业应该具备三重底线,即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相关者利益,进而实现企业与客户、员工、供应商、股东、社区、环境六个方面的共赢。好企业应该是多方面的共赢体,好企业应为人民服务。

研究表明,环境责任高评级公司的业绩每年比低评级公司高出5.06%;美国客户满意指数排名前20%的公司在6年内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90%,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201%,超过纳斯达克指数335%。

同时,伦敦商学院的亚历克斯·埃德曼及其同事发现,1984—2011年期间,美国“百佳公司”的绩效每年超过所有基准2.3%~3.8%。他指出,成为一家让员工满意的公司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在四到五年后才会在市场上展现出来。随后的研究表明,在全球14个国家中,使员工满意的公司都取得了高回报率;美国公司的回报率在其中排名前十。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越高,公司作为一个良好工作场所得到的回报就越高。

显然企业不应该忽视以社会、以人为中心的使命,不能仅仅遵循传统的利润最大化、以股东为中心的运作方法。觉醒商业是一种更好的商业方式,因为它能带来更高的回报,且不以伤害人类或地球为代价。事实上,这种方法确实能让人类和地球繁荣发展,同时带来卓越的财务效益。

共同富裕是人类美好的向往,也是我们共同理想的基石,企业不应是单纯为所有者造富的工具,企业既要为金融投资的股东,也要为提供人力资本的员工,还要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从而让企业成为整个社会共享、共赢、共荣的平台,通过企业这个平台,实现橄榄型收入结构,打造更多的中产阶层,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

共赢的企业不是平均主义的乌托邦

如何在组织中确立利益相关者的共赢原则?这种原则有别于传统的以股东为中心,只注重利润最大化。

共赢的觉醒企业不是吃大锅饭、养懒人的平均主义的乌托邦,关注员工在内的相关者利益和股东利益并不矛盾,共赢的理念会使企业更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会创造更好的企业效益和价值,即经营向善的企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利益相关者包括所有与业务相关并受业务影响的个体。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包括:员工、客户、投资者、环境、社会等;外圈主要包括竞争者和联盟。

利益相关者共赢必须从双赢的角度出发。当我们将利益相关者关系视为交易关系或单赢关系时,就无法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如果我们试图权衡,我们一定会有所取舍。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一场零和博弈,我们会发现自己在商业中不断面对甚至创造这种动力机制。

如果谋求协同效应,我们或许会成功。这种思维方式转变基于对于我们所处的商业生态更加系统化的看法。当我们着眼于创造价值时,我们扩大了馅饼的面积,而不是争论在馅饼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分割。

这是一种创造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全食超市的约翰·麦基很好地诠释了这个概念:“从根本上看,取舍和单赢思维是缺乏创造力的结果。”双赢在本质上就是处理商业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尽管这很难做到。然而,如果以这种心态处理利益相关者关系,而非以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代价来强化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我们可能会创造巨大的价值、实现创新。

觉醒商业是一个完整的、优秀的商业体系,具有一系列指导原则和最佳实践方案。希望你的你的团队能够转变商业模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全球新商业的新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