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慎皇贵妃

【简介】

穆宗淑慎皇贵妃。镶黄旗满洲沙济富察氏。员外郎凤秀之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一日生。于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选秀女时指定为慧妃。同治十一年九月十四日,以大学士文祥为正使,礼部尚书灵桂为副使,册封为慧妃,当日入宫。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晋封皇贵妃。穆宗宾天后,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德宗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晋封为敦宜皇贵妃。光绪二十年正月,因孝钦显皇后六旬慈庆,奉皇太后懿旨晋封为敦宜荣庆皇贵妃。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八日薨。年四十六岁。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一日午时行赠谥礼。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七日奉移金棺至惠陵妃园寝享殿暂安。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奉安惠陵妃园寝地宫。

【入宫背景】

穆宗朝的宫廷主要是围绕着两宫太后,即“东太后”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和“西太后”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所展开的。在穆宗的选后问题上,也可以看出两宫太后的暗自角力。一般认为,淑慎皇贵妃是慈禧太后所支持的,虽然最终是慈安太后所支持的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在其后的诸多情况下,我们也都能看到对淑慎皇贵妃的特殊待遇。

(图为淑慎皇贵妃谱系,可以看到其和高宗的孝贤纯皇后和晋妃的关系较远)

【家庭情况】

淑慎皇贵妃是凤秀的女儿,目前对于凤秀的资料并不多,淑慎皇贵妃大概是他的第一女。目前已知淑慎皇贵妃的祖父惠吉只有两子,第一子麟秀似乎没有留下后裔,凤秀似乎后来也没有后裔,有可能淑慎皇贵妃是独女。另外,淑慎皇贵妃还有一位亲姑母,嫁给了鸿胪寺卿绵善作为三继妻。绵善是圣祖第二十四子諴恪亲王允祕的曾孙,考中了同治元年的举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来淑慎皇贵妃入宫之后受到了孝钦显皇后的喜爱,也导致其父凤秀成为了“后党”的一员,官职也扶摇直上,后来在光绪朝当到了侍郎的高官,后来在光绪二十二年七月病故。

【选秀经历】

目前能够查到的同治年间选秀档案并不多,只知道在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三日这一天,同时选出了皇后、慧妃、以及二嫔一贵人。根据通说,在选谁为皇后的问题上,认为孝贞显皇后支持阿鲁特氏,而孝钦显皇后则支持富察氏,最终,穆宗亲自选择了阿鲁特氏为皇后,而作为备选皇后的富察氏,则得到了妃位,比同时选中的其他后宫至少高一个位分。

从富察氏后来得到的待遇来看,显而易见的,孝钦显皇后对于这位备选皇后是十分喜爱,故而可以反证,通说之中认为孝钦显皇后支持富察氏,是有所根据的。但是为什么孝钦显皇后会支持富察氏,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曾经有人分析说,孝钦显皇后的母亲是富察氏,跟淑慎皇贵妃同姓同族,所以孝钦显皇后才会支持淑慎皇贵妃。这个理由和孝贞显皇后支持阿鲁特氏的理由相一致,即姻亲。

孝钦显皇后的母亲富察氏,是归化城副都统惠显的女儿,有趣的是,惠显不但和淑慎皇贵妃的祖父惠吉都带一个“惠”字,而且旗分都是镶黄旗满洲,很容易给人以本家兄弟的印象。但是事实上,惠显不见于《沙济富察氏宗谱》,而且根据档案,惠显的儿子起名字的方式也和惠吉家族的方式不同,故而基本可以确定两家是同姓各宗的关系。

个人分析,当时孝钦显皇后本家的亲属并没有适合年纪和辈分的秀女,故而孝钦显皇后只能在当时的秀女之中选择了家世出身最好,并且个人性格最符合自己喜好的秀女,在当届秀女之中,淑慎皇贵妃的出身基本和皇后匹敌,可以相抗,故而才会有这样的选择。

【入宫之后的生活】

除了初封位分比其他后宫要至少高了一等之外,淑慎皇贵妃在明面上,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优待。其三次晋封位分,都是和穆宗的另外三位后宫一同晋封的,从官方记录上而言,除了始封位分不同外,都很“一视同仁”。

而事实上,仔细研究其他方面的记录,就发现淑慎皇贵妃的待遇十分特殊。

其一,是入宫方式的不同。

清代同、光、宣三朝的大婚档案比较完整,根据其中所凸显的惯例,清代同时指立、指定的后妃,入宫和册封顺序一般为:1.选秀过程中指立、指定为皇后或后宫;2.选择吉日迎娶皇后;3.迎娶的前一天凌晨,内务府迎指定的后宫入宫;4.迎娶的前一天,册封皇后;5.迎娶当天凌晨,皇后入宫;6.皇后入宫后在宫内接受朝贺,后宫们一并行礼;7.数日后,已经入宫的后宫们各自行册封礼。

换而言之,后宫应该是比皇后先入宫,而比皇后后册封。而淑慎皇贵妃则是特例。同治十一年三月初五日,奉两宫皇太后懿旨,“著于本年九月十四日册封皇后礼成后,即日册封慧妃,慧妃乘轿由地安门,神武门,顺贞门进宫。”

什么意思呢,就是穆宗是九月十四日册封皇后,九月十五日凌晨皇后入宫。而九月十四日同时还要册封慧妃,并且慧妃在皇后之前入宫。

也就是说,淑慎皇贵妃是和皇后在同一天遣官告祭太庙后殿、奉先殿的,这几乎是比照皇后所拟的仪制,而且在册封当天,“命委散秩大臣三等承恩公崇绮以内阁学士候补,员外郎凤秀以四品京堂候补。”不仅加了皇后父亲的官职,还同时加了淑慎皇贵妃父亲的官职,这待遇显而易见。

其二,是入宫后的代祭。

清代皇后也有自己所主持的祭祀活动,尤其著名的即是祭先蚕坛,所谓先蚕之神的祭祀。清代对于先蚕坛的祭祀,每年都要进行,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是皇后亲自主持祭祀,第二种是派一位后宫代祭,第三种是派一位宗室福晋代祭,第四种是派一位男性大臣代祭。

咸丰朝和光绪朝,皇后都曾经亲自主持过先蚕坛的祭祀,但是同治朝在有后宫的情况下,同治十二年三月、同治十三年三月两次祭坛,都是让慧妃代祭的,作为皇后的孝哲毅皇后则一次都没有去过。

这种代祭的理由不知道是什么,或许孝哲毅皇后身体不适,也或许同治朝后宫一共只有两次祭祀机会所以样本过少,总之很有可能这凸显了一种对淑慎皇贵妃的优待,毕竟一般是由宫廷长辈来决定祭祀的情况,特别是在皇帝年幼的前提下。何况,穆宗后妃之中,淑慎皇贵妃是年纪最小的,理论上并不适合祭祀。

清朝后宫篇(清后妃系列淑慎皇贵妃)(1)

(图为孝贤纯皇后先蚕礼画像,先蚕礼是皇后主持的重要祭祀)

【寡居与去世】

无论淑慎皇贵妃曾经受到过什么优待,但是穆宗天寿不永,早早地龙驭上宾,淑慎皇贵妃也只能在寡居的生活中了却残生了。

与之相对的,是其父凤秀作为后党在朝廷里的风生水起,毕竟对于很多人家而言,家里出了后宫,其目的也就是为了提升门第,并且带来实际上的身份提升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