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发现很多人都有脱发病症,虽到过很多大医院治疗,但就是不见效果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出疾病产生的原因,如果找出病因了,这个病是很好治的如下面一则医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后脑勺严重脱发怎么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后脑勺严重脱发怎么办(也可能是头部瘀血了)

后脑勺严重脱发怎么办

临床上发现很多人都有脱发病症,虽到过很多大医院治疗,但就是不见效果。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出疾病产生的原因,如果找出病因了,这个病是很好治的。如下面一则医案:

患者胡先生,42岁,其人身体肥胖,最近两年来脱发严重,每到每秋季加重,近来每天掉发近百根。其人有酒渣鼻,血粘度偏高。最近时有头昏、脸红,关节有晨僵感,易烦躁,睡眠不安,唇色暗红。

这是明显的瘀血症,给以如下药方治疗:桂枝,茯苓,丹皮,赤芍,炒桃仁;制大黄,川芎,红花。半个月后复诊说药后脱发明显减少,药后一周每天掉六十多根,现在每天掉二十六根。睡眠好转,情绪改善。后来又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又服十多付药,现在基本已不脱发了。

瘀血阻于头部血络,阻塞血路,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发失所养,故脱落。正如《医林改错》所说“无病脱发,亦是血瘀”。治疗上可用通窍活血汤,以活血通络、祛瘀生新。

提到瘀血,很多人会想到瘀青,女生可能想到经痛,这些都属于瘀血的一部分。冬日过度进补,也会造成瘀血。

中医所讲的瘀血症状包罗万象,一些致病的原因普遍存在于现代人的生活中。

造成瘀血的常见3个原因

中医对瘀血的普遍定义是:离开经脉的血液,皆可称为瘀血。

更精确的说法是,人体不能正常利用的血液,无论在哪,都属于瘀血。

造成瘀血的因素十分多样,但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进入体内时,身体会以发烧、发炎等升热方式形成压力,将其逼出体外。

当压力太大使细小脉道的血溢出,形成瘀血,称为血热妄行;当热度把体液“烤干”,增高血液浓稠度,也属于瘀血。

内伤:跟气血循环有关。久坐少动导致循环变差或生病使气血较弱,都容易使血流不顺,造成局部瘀凝。

现代人常见的瘀血原因有3种:

吃过多冰品冷饮:冰有寒凝之性,会造成气血瘀凝。女性容易因此而出现巧克力囊肿、子宫肌瘤。

冬日进补过火:羊肉炉、姜母鸭、麻油鸡和药炖排骨等食补吃太多会上火,容易造成血热妄行。这些食物的油脂含量也高,吃进过多的油也会导致瘀血。

夏日大量流汗:近年来夏天越来越热,在户外若流汗过多,易造成脉道塌陷、血变浓稠。叶启民指出,夏天中风多与此有关。

瘀血可导致多种疾病。

若是症状轻微,会出现口渴、发热、恶寒,并且反应在上焦、中焦和下焦等部位有不同症状:

上焦:位在横膈之上的胸部、心、肺和头面部都属上焦,此处瘀血可能造成发脱不生、视物模糊、胸痛、胸闷等症状。

中焦:横膈以下、肚脐以上的上腹部属中焦,此处瘀血易引发腹痛、胁肋疼痛、腰脐间刺痛等。

下焦:肚脐以下至二阴属下焦,瘀血表现为少腹胀满刺痛、解黑便等。

不通则痛,中医认为瘀血多与疼痛有关,尤其是刺痛。若瘀血位在经络脏腑之间,则会造成全身疼痛。

严重瘀血则结为症瘕积聚,可能演变成子宫肌瘤、心肌梗塞、肺动脉阻塞、癌症等等。“但不代表这些疾病就是瘀血造成的”。

像是癌症通常伴随严重的气凝血瘀,但瘀血和癌症可互为因果,如长期气凝血瘀可能造成癌变,癌细胞也能形成局部血瘀,都用活血化瘀的方式治疗。

预防、改善瘀血 中医有妙方

中医有些药方可治疗瘀血,例如四物汤、十全大补汤。

四物本身为伤科用药,可活血化瘀。但预防重于治疗,除了适度运动外,还要留意一些生活要点。

● 少吃冰品冷饮

避免寒气在体内累积,造成瘀血。

● 保暖

身体暖了,气血不瘀滞。冬日除了戴围巾、手套、穿厚袜保暖之外,还可在三阴交穴上,贴装有艾绒的滤茶袋。

艾绒属阳,保暖效果好,且能除湿。有些怕冷的人稍微一热就会满身汗,很适合使用艾绒调养。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脚内踝尖往上4横指宽处,胫骨后缘凹陷中。此穴为脾经、肝经、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会,将艾绒贴在此处可温三条经络,三阴交暖则下焦皆暖。.

止痒穴位之:三阴交穴。

在三阴交穴贴艾绒能有效保暖,改善瘀血问题。

● 进补有节制

冬季进补,怕冷、气血虚的年长者可以每天吃一碗;但属纯阳之体的儿童,一星期最多吃2次。食用份量视每人体质而定,建议可先请教医师。药膳不要加太多含油量高的肉,吃进过多的油脂也容易造成血瘀。

● 滋阴、补水

夏天运动前后都要适当补充水分。进行户外活动时,可先准备2至3片花旗参、6粒枸杞,两者用热水冲泡后饮用,不仅补充水分,花旗参还有补气养阴的效果,但这款茶饮不适用于冬天。

还建议吃有滋阴效果的食物,例如百合、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