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外太阳系的一个区域,估计可以跨越20个天文单位(AU)的空间。外侧它包含主要由冰组成的小型太阳系天体。冰是冷冻的挥发物(气体),如甲烷,氨,氮和水。它也是已知的矮行星冥王星,妊神星和鸟神星的所在地。

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1)

冥王星和卡戎星

1951年,美国天文学家杰纳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通过对彗星的研究,推测出在太阳系的外围,应该存在着一个充满了微小冰质天体的冰封之地,它们主要是由太阳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云构成,是目前太阳系短周期彗星的发源地。

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2)

杰拉德·柯伊伯

关于柯伊伯带的7个事实

柯伊伯带可能包含数十万个冰冷的天体,大小半径是几公里到直径超过100公里的世界。

天文学家已经追踪了大多数短周期彗星,它们大部分都起源于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的主体中可能有超过一万亿个彗核。

最大的柯伊伯带天体是冥王星及卡戎星、鸟神星Makemake及妊神星Haumea。这些通常被称为外海王星天体(TNOs)。

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3)

外海王星天体(TNOs)

美国东部标准时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在距离太阳43.4天文单位处飞掠名为“天涯海角”的柯伊伯带小行星2014 MU

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4)

新视野号探测器

天文学家在至少九颗其他恒星周围发现了与我们的柯伊伯带相似的结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狼星座的HD 138664和Carina星座的HD 53143周围拍摄了恒星周围的盘片。

柯伊伯带的冰可以追溯到太阳系的形成。它们包含早期太阳系星云中形成条件的线索。

柯伊伯带位置

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距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5)

柯伊伯带位置插图

柯伊伯带从海王星的轨道(在30天文单位外延伸到距离太阳约55个天文单位)该带的主体覆盖了该地区的大部分地区,从近40个天文单位到48个天文单位不等。它在大多数地方都很厚,天文学家形容它比皮带更圆环形状。柯伊伯带的其他地区包括一个散落的物体盘,这些物体是称为外海王星天体的世界种群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