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卢旸
“过去一年的不平凡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经历过暗夜的黑,则更期待黎明的光。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划破黑夜照亮你的生活。”
3月25日,青年钢琴演奏家李达文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为观众带来钢琴名曲音乐会“从暗夜到黎明”,开启其2021音乐季全国独奏音乐会巡演。
光明来之不易
“去年我身在美国,突然爆发的疫情让我和身边的中国留学生都感到非常恐惧与焦虑,也很担心在国内的父母亲友,内心十分煎熬。”受到疫情影响,李达文被迫停止所有工作。今年7月,他回到祖国。由于疫情有效防控,人们逐渐恢复健康有序的生活,也能够再次走进音乐厅。“当音乐厅灯光亮起,我内心充满感激,光明来之不易。”李达文将独奏音乐会名称定为“从暗夜到黎明”,希望通过音乐表达其对生命的思考,激发听众精神能量。
音乐会上半场主题是“从黑暗到黎明”,演奏李斯特《葬礼前奏曲与葬礼进行曲》《但丁奏鸣曲》、贝多芬《C大调第21钢琴奏鸣曲》(Op.53),下半场主题是“生命的舞蹈”,演奏拉威尔《镜子组曲》、米利·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东方幻想曲》。
音乐会的曲目选择兼顾了不同风格与时期之间的搭配,上半场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下半场为印象派与俄罗斯民族乐派,四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围绕“黑暗与新生”的主题有机结合。曲目安排突破先古典后浪漫的传统,把技术和音乐分量最重的李斯特放在音乐会开头,从开场的葬礼到紧接的但丁,乐思统一,一气呵成,先声夺人。在压抑的黑暗之后,迎来贝多芬的“黎明”,积聚的生命能量喷薄而出。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在热情奔放的异域舞蹈中,将对生命的赞颂推向巅峰。
五首作品几乎涵盖了钢琴演奏的所有技巧,对演奏者来说是全方位的挑战,而且每首曲子的技术难点都不一样。比如,《葬礼前奏曲与葬礼进行曲》要求演奏家在缓慢节奏中体现音乐色彩,以简单的音符表现强大的能量。长达17分钟的《但丁奏鸣曲》兼具炫技与思想性、叙事性,一切音乐表达基于艰深技术。《伊斯拉美-东方幻想曲》被誉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曲之一,虽然有极高的难度,但演奏要举重若轻地表现列兹金舞的活力与能量。
表达真实的作曲家与自我
作为钢琴家,李达文除了表现精湛的演奏技艺,更追求表达真实的作曲家和真实的自我。“时刻保持感性与理性的完美平衡,是我毕生追求。”李达文通过理性判断,将作曲家的真实意图传递给观众,同时保持感性的一面,将自己的真挚与热情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音乐本身的真实,李达文还希望呈现出音符背后的真实,一个有血有肉的作曲家。“在伟大作曲家的头衔背后,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也经历悲欢离合与生死离别,也有痛苦与难题。抛开高超的作曲技法,每位作曲家独特的音乐语言,其实很大程度体现各自丰满多面的人性。把音符背后活生生的形象传递出来,音乐才会更立体,更丰满。”
美国钢琴教育家Tamás Ungár评价李达文是“一位极有才智的青年演奏家”,“在众多的青年演奏家中,极少能听到像李达文这样,不仅具有如此高水准的艺术造诣,同时又始终将表达音乐内涵作为演奏的最高追求。”钢琴大师Paul Badura-Skoda评价:“李达文是少见的深刻严谨同时又充满热情的钢琴家。”
东西文化碰撞中汲取灵感
李达文曾师从韦嘉、刘沙、张晓峰、谢华珍、陈曼春。13岁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后师从关常新,2009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继续随关常新教授学习直至本科毕业。后全额奖学金考入得克萨斯基督大学随世界钢琴教育家塔玛什·翁格攻读钢琴表演硕士学位及艺术家文凭(Artist Diploma)。2018年以第一名及全额奖学金考取了得克萨斯基督大学的钢琴演奏博士,继续随塔玛什·翁格攻读钢琴演奏及钢琴教学法博士学位,同时随安·吉普森教授,学习钢琴教学法。
成长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环境中的李达文,在文化碰撞中汲取养分与灵感。“中国民族音乐对我的表演有着深远的影响。民族音乐里面的很多演奏技法、表现手法,也对我的钢琴演奏有很大启发。”李达文的表演艺术,融合了西方美学思想中对戏剧性、悲剧性的崇拜与东方美学思想中的无为而大自在,在狂热于极致热情的生命力的同时,也追寻着沉思、朴素、宁静的精神境界。
李达文的妻子刘颖是青年古筝演奏家。他们经常会在一起探讨中西方音乐在美学上的差异,并也有很多艺术上的合作。“每次演出之前,我最期待的就是先为太太演奏。她能从中国民族音乐审美角度,给我很多独特的建议。”3月25日,李达文将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拉威尔《镜子组曲》便是一首典型的东西方交融的音乐作品。
3月13日,李达文将与刘颖合作的珐琅彩音乐会也特意选择了《镜子组曲》其中的三首,展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作为中国钢琴家,一定要植根于自己的文化背景,然后从自己的根上吸取养分,才能真正丰满自己的音乐表达。”李达文以此作为艺术修行的信条。
- THE END -
“星标”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
不错过每条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