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芦花的故事(乡愁飘飞的芦花)(1)

文:东方雨

我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虽然不很出名,但在我的心灵底处,留下的记忆却是那么的难忘。翻开地图,在鲁西北的大平原上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村落,这里虽然没有什么繁华的贸易往来,也没有什么样的圣人出现,但在我的记忆深处,她是我最喜爱、最钟情和最难忘的地方。几回回梦里寻游,儿时的美好童趣常常在睡梦里笑出声来。曾几何时,于芦花飘飞的季节,骑着自行车,沿着那条熟悉的林荫道,唱着喜爱的流行歌曲走在通往家乡的乡间公路上,看到的是一片片丰收的景象,闻到的是舒坦的悠悠泥土的芳香,那飘飞的芦花总会把我带到久远的童年。

又是一个芦花飘飞的季节,我骑着自行车,哼着一曲流行歌曲,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飞舞着的芦花,如绵如雪,远远望去,轻若丝丝柳絮,状似片片雪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盈而慢舞,仿佛是在热情地欢迎着归来的游子,稍不留神,她就会藏在你的背后,依附于你的肩头,那爱恋的样子使你不忍心把她拂去。抓起一把芦花,就好象触到了久别的乡音,又好似要勾起我一段段童年的往事……

故乡是美丽的,而故乡的传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的记忆更是难以忘怀。远远望去,这个村落因她的地势比周围村落高出许多而显得与众不同,大有居高临下之势,究其原因,说是明朝朱元璋为修建一条纵贯南北的朱家河,把河里的土运到这里,堆积了一个码头而成。听老辈人讲这里在明朝时也是商贾云集的好地方,后来由于河道淤塞,也就失却了往日的繁华和喧闹。虽然说是码头,但它的地形却是北高南低,街市呈菊花状,因此就有九菊十八顶的传说。村的四周均修有庙宇,有土地庙、药王庙、关公庙、娘娘庙。村的北面全是洼地,最深的地方叫水库。靠近水库处,古代建有一座绿瓦寺,据说建造者是鲁班,还是仿造泰山脚下的绿瓦寺修建的呢。寺里有三眼水井,井水甘甜清冽,十分宜人。现在寺庙的遗址处尚存有一块断碑,模糊地记载着捐献人的名姓,镌刻着赵某、孙某、刘某等人捐建的字样,而具体情况却再也无法考证,只有那块残缺的石碑歪歪地躺在半掩的泥土里,仿佛是在诉说着久远的过去。

童趣是最难忘的。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有着很多的乐趣,其中就与这村落周围的水有很大的关联,那大片的芦苇,荡里成群结对的鱼虾,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夏季里,我和小伙伴们会结伴到水里去嬉戏,一同摸鱼虾,把芦苇杆做成各种枪械,在芦苇丛中捉迷藏;深秋里,我们又一同去挖地瓜,如有人追赶就赶紧跳上村里为割芦苇扎制的秫秸筏子,用铁锹当桨橹,飞快地划水离去,追赶我们的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了,那情景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仍觉得十分的快乐和惬意!

熟悉的乡音和融融的乡情常常让我不能自已。每当回归故里,那里的一草一木,每每在我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熟悉的河塘,曾经播种过的土地,无边的沙河,成排的柳树和白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都会唤醒我童年的记忆,怎么抹也抹不掉,就那么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魂牵梦萦,诉不尽悠悠故乡情。

但最难忘的还是童年的伙伴,他们现在都是村子里的汉子,每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播种着勤劳、收获着希望;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岁月的风刀霜剑虽然吹皱了他们的面颊,但他们脸上所具有的刚毅和坚忍却怎么也无法吹去。几个儿时的伙伴坐在八仙桌前,有时会相看无语,任眼睛的余光去作无言的交流;有时也会一同回忆童年的趣事,那欢快的笑声,仿佛又使我们回到了童年,一下子年轻了许多。乡愁总是让人难以割舍,我抚摩着村头那棵粗壮的老榆树,感慨万千,那时它还没有我的个子高,但现在却高耸入云,直指苍天了。我仰望大树,仿佛看到了我们儿时的快乐就铭刻在它的怀抱里,我深深地怀念着过去的那些点点美好时光,思绪就像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风筝,带去我们无边的希冀和遐想。

离开故乡的日子,心头总不免平添几分酸楚。站在村前的小桥边,面对参天的老榆树,心底里不由得泛起层层的离情别意。几次次回首凝望,久久地不愿转身离去。那悠悠的情思,就好似那漫天飘舞着的芦花飞絮,如烟如丝,缠缠绵绵,寄托着我对故乡的不尽眷恋,默默无语就是这时最好的表示。我想,也许就因为乡恋总会让人生成出太多的别情眷意,才使得那些长年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游子们,不远千里万里,也要期盼着早日回归故里。多少次的魂牵梦萦,几回回的梦里寻觅,为的就是那份难以割舍的悠悠乡思,就如那绵绵不绝漫天飘舞着的芦花,总在游子的心头闪现,怎么挥也挥之不去……手握绵绵的芦絮,就象攥着一把难忘的回忆,浓浓的乡情离意久久不愿丢弃。回忆过去,固然会产生一些淡淡的乡愁,但那份无法抛却的情感却是辈辈游子所愿意珍藏的美好印记。

哦!难忘我故乡的一草一木!更难忘故乡那纷纷扬扬飘舞着的芦花飞絮!

故乡芦花的故事(乡愁飘飞的芦花)(2)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