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院水平如何(上海十院以科普训练营系统打造健康传播)(1)

图说:2021年十院科普训练营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第四届“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期间,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通过已经树立的“十院科普官”品牌,一周内共推出22个不同学科专业的健康话题,包含讲座直播、科普短视频及图文等多种形式,在云端线上为市民奉上了丰盛的科普大餐,给百姓提供实用的健康知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在2021年成立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之初就充分认识到,对于社会的健康科普需求,作为公立医院义不容辞。为了让医务人员真正学会做科普,“科普训练营”应运而生,旨在将十院科普官打造成“懂政策、懂医学、懂人文、会策划、会创作、会传播”的科普“六边形战士”。

2021年7月8日,第一期科普训练营举办。上海十院党委副书记余飞说:“希望通过科普训练营系统化的培训,大家能成长为紧密围绕时代需求、扎实自身专业、倾听百姓心声、统筹主题内容、精进作品制作、活用平台宣传的专业医学健康科普人才。”如今科普训练营已举办十期,从科普政策解读到媒体视角选题,从视频脚本构成到科普实战分享,科普训练营的培训内容让参加者感到切实受益。中医科刘珺说:“感谢科普训练营,实用的科普技巧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科普语言和专业语言之间如何做好切换。”眼科高鹏表示:“最根本的改变还是在认识上,我切实感受到科普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受益,所以一切都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现在选题更快更精准了,就是要从临床常见问题、从社会热点事件中寻找科普点。”

考虑到十院科普官们各有专业特长,也各有个性特点,目前科普训练营已形成了“调研-策划-培训-反馈”闭环流程。开营之前先做调研,征集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针对他们在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将最集中反映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作为本期主题,随后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授课,并且布置“课后作业”,收集听课反馈,力争让每一期培训都成为精品课程。

上海十院水平如何(上海十院以科普训练营系统打造健康传播)(2)

图说:科普训练营邀请各领域专家授课

一年多来,十院科普专家库队伍壮大,科普平台也不断拓展,科普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图文、视频、讲演一个不落,科普内容包罗万象,疾病防治、医学技术、生活保健样样齐全,并且形成了《十院科普官》《科普官说》《十院健康大讲堂》三大科普栏目。

“科普训练营”已成为上海十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品牌项目之一,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培训,为人民群众奉上“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科普,已成为十院科普官们的共同理念和奋进方向。

中西医整合医学科申长兴表示,原先只会用专业的医学语言,和患者交流总觉得隔着层纱,自己讲得费劲,患者听得模糊,而现在会用科普的语言沟通,打个比方、做个演示,更接地气、更好理解,也更受患者欢迎。内分泌科张曼娜、泌尿外科陈祎颿都表示,有些疾病的治疗和管理,除了开出药方,更需要重塑患者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往只能在诊室里反复讲,现在可以拿出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视频,让患者出了诊室门还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利于疾病后续治疗与管理。全科医学科李瑾门诊时遇到一名患者,老先生表示就是看到李主任教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的科普视频后慕名而来,他说:“这样关心到细节,讲的方法又简便好学的医生,我们肯定是相信的。”

今后,上海十院仍将稳步推进科普训练营,除了继续为医院、为社会培养一批充满干事热情也具备健康传播能力的优秀科普人才之外,还将通过医疗集团、医联体等网络,将十院培养科普人才的经验推广到更大范围,希望能带动更多医务人员参与到医学健康科普中,培养一批社区健康科普人才,让社区老百姓自身也会科普,既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将健康知识传递给身边人,共同收获健康,助力全民健康早日实现。

通讯员 杨静 李琳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