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 苏洵这是苏洵写的一篇议论文,他以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相互用土地贿赂秦国,以求得暂时的偏安因为贿赂秦国,秦国壮大了,六国削弱了,至使六国被秦国灭亡苏洵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统治阶级每年要向契丹与西夏交纳大量的钱财,以求得暂时的安宁北宋统治者这种用钱财求得暂时安宁的政策,大大地助长了契丹与西夏嚣张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针对北宋统治者这种用钱财换取暂时和平的境况,苏洵写下了此文,警告北宋统治者:“如果我们也用这泱泱大国,去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我们将会是下一个六国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六国论苏洵时代背景:六国论苏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国论苏洵时代背景:六国论苏洵

六国论苏洵时代背景:六国论苏洵

六国论 苏洵

这是苏洵写的一篇议论文,他以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相互用土地贿赂秦国,以求得暂时的偏安。因为贿赂秦国,秦国壮大了,六国削弱了,至使六国被秦国灭亡。苏洵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统治阶级每年要向契丹与西夏交纳大量的钱财,以求得暂时的安宁。北宋统治者这种用钱财求得暂时安宁的政策,大大地助长了契丹与西夏嚣张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针对北宋统治者这种用钱财换取暂时和平的境况,苏洵写下了此文,警告北宋统治者:“如果我们也用这泱泱大国,去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我们将会是下一个六国了。”

这篇文章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也有着非常好的现实意义。美帝国主义凭着武力,妄想称霸全球。不少国家都是看美帝国主义的眼色行事,这完全是助长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世界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对抗美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世界才可能安宁。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今译

六国灭亡,并非武器不好,作战不利,他们的弊病在于相互贿赂秦国。一旦贿赂秦国自己的国力就会削弱,灭亡的根子完全在这里。有人问:“难道六国相继亡国,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我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也被贿赂秦国的国家连累而亡。因为这些国家没有了有力的援助,无法单独保全。因此说:弊病还是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进攻六国时,他所受到的贿赂,小的是县邑,大的是城市。秦国受贿得到的土地,实际上是战争中得到土地的百倍。诸侯们所丧失的土地中,贿赂秦国的土地,也是战争中所丧失的土地,百倍还要多。贿赂土地是秦国最希望得到的,也是六国最大的祸根,六国的亡国绝对不是战争失利的原因。想想他们的先辈们,冒霜露,斩荆棘,才有了这么一点土地,子孙们却不爱惜,送与他人,就像丢弃草芥一样。今天割让五城,明天割让十城,然后才敢睡一个安稳觉。可第二起床环顾四野,秦军又来了。这样,诸侯们土地是有限的,但强暴的秦国之贪欲却是无止境的。诸侯们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的侵略也就越急。所以,这不必用武力,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分得清清楚楚了。因此六国的覆灭,是理所当然的了。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薪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是至理呀。

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但也随着五国的灭亡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齐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这五国一灭亡,齐国的灭亡也就无可避免的了。燕、赵两国的君主,开始还是有远见,坚守国土,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小却亡于后,这就彰显了用兵抗秦的效果。及至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秦王来作对付秦国的策略,因而加速了国家的灭亡。赵国曾与秦国五次战役。两败而三胜。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都被赵国名将李牧连连打败。及到李牧受到诬陷而死,赵败,赵国都城邯郸也变为秦国的一郡,可叹的是赵国抗秦没能坚持到底。在燕赵两国处在将要亡国之际,智力和武力都很薄弱,战败而亡,确实在所不免。但如果韩、魏、楚三国都珍惜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不派刺客刺秦王,赵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六国与秦国的对抗,或许也还能是另一种情况吧。

唉呀!如果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戮力对付秦国,这样,我只怕秦国人连饭都难咽下去了。可悲呀,这样有利的形势,却被秦国的淫威所胁迫,长期割地求和,以至灭亡。当权者千万不要被淫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国力虽弱于秦,但是完全可以不要用赌赂秦国的手段而战胜秦国。如果我们也用这泱泱大国,去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那么我们将就是下一个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