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开发出来的古城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古城墙也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但是要说真正具有历史价值的应该首推西安古城墙。

西安古城墙,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明城墙。因为尽管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建造了城墙,并且经过宋、元两朝改扩建,但是最终还是在明朝初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改建而成的。据文献记载,明朝修建时,西墙和南墙都是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增修加长,东墙和西墙则是扩大新建的。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1)

西安古城墙

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呈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城墙厚度大于高度,所以给人一种稳固如山的感觉。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4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有箭楼和城楼组成,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座由大青砖砌成的老城墙,就像一条巨龙绕城盘踞,虽然历经沧桑,但却风采依旧,而今西安城墙已经成为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好多人都说,不去西安古城墙,就等于没去过西安一样,所以我和老伴到西安后,尽管已经是下午3点了,可是我们却不顾旅途的疲劳,迫不及待要去爬古城墙。古城墙总围长13.74公里,13.74这个简单而又平常的数字却有着不平常的秘密,据历史数据表明,历史上一共有13个王朝和74个皇帝在西安建都或建朝,这些历史数据恰好与城墙围长数字吻合,这真是历史的巧遇。南门即永宁门,是迎宾之门,一般接待重量级嘉宾都从南门进入,我们住的酒店正好离南门不远,所以我们也是从迎宾之门进入的。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2)

迎宾之门古城墙南门—永乐门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3)

从这里走上城墙

站在城墙下,黑灰色的城墙,高高的门洞,给人一种庄严和神秘感。我们沿着城墙台阶往上走,台阶挺陡,刚爬上去,就出了一身汗。城墙上很宽敞,就像一条笔直宽阔的马路,虽然游人如织,但一点也感觉不到拥挤。每门门楼有三重,闸楼、箭楼和正楼,其中闸楼在最外面,用于起放护城河吊桥的地方;箭楼居中,四周均有射箭口;正楼在里,楼下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是屯兵的地方。这时正是夕阳下,只见正楼雄伟高大,歇山顶式,四角翘起,三层重檐,底层有回廊环绕,古色古香,巍峨壮观。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4)

城墙上像马路一样宽阔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5)

西安古城墙永乐门正楼

城墙上,红灯串串,彩旗飘扬。在城墙上漫步,一边走,看着这古迹斑斑的城墙,一边也在回顾着古城墙的历史。放眼远望,城墙上闸楼、箭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及垛口等城墙军事设施一应俱全,排列有序,武器展览抛石器、攻城塔、木幔、滚木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城墙内外修整一新,城墙下,花草绿树,河水清澈,鸟语花香,园林式的建筑与环绕城墙的护城河浑为一体,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别有一番情趣。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6)

夜幕下的城楼金碧辉煌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7)

五彩缤纷的城门洞

此时游人多了起来,都在等待夜幕下城墙上的璀璨灯光,不一会儿整个城墙都亮了起来,一时间灯火通明。城楼等建筑在彩灯的勾画中显得金碧辉煌;城门洞上面,全部被彩灯覆盖,装点的绚丽多彩;那一串串的大红灯笼,垛口上镶嵌的灯带把老城墙点缀得像一条巨龙映在护城河上,装扮得更加美丽迷人。城墙下,整个西安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万家灯火,高楼彩灯齐射,纵横交错的马路组成的一条条灯带,马路上的汽车如流水般川流不息,像一条游动的铁龙,车灯闪闪,构成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彩河,真是一幅美好幸福生活的壮丽画卷。

西安古城的历史特色(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8)

美丽的西安城

站在城墙上,亲眼目睹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史,放眼远望,一片现代化的文明,两种文明神奇地结合在一起,令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回顾历史,我为我们的祖先而感到骄傲,立足今日,更为我们迈入新时代而自豪,展望未来,让我们世世代代牢记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史,使之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同谱写,辉煌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