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3)

典故诗话258

(第七辑·第一卷)

盛世乱世 写景状物

编者 朱升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4)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5)

《典故诗话》

盛世乱世 写景状物

(第七辑·第1卷)(21)

291食蔗从梢 佳境渐入

【典出】《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揃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

《晋书·顾恺之传》亦载,作“渐入佳境”。

【释典】 晋代顾恺之 (字长康,小字虎头) 吃甘蔗,总是先从尾梢吃起,顺次吃到根部,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吃,他回答说:“根部最甜,此可称为渐至佳境。”

【释义】 后以此典:

1、形容境遇逐渐好转。

2、形容兴趣逐渐浓厚。

【典形】 啖蔗、初啖蔗、啖蔗佳境、到尾蔗、啖蔗过尾、倒餐甘蔗、到餐尾蔗、食蔗、食蔗从梢、蔗境、蔗尾到虎头、全蔗尾、初味犹啖蔗、啖蔗过蔗尾、食蔗先食根。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6)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7)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8)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9)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0)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1)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2)

【用典】

〔啖蔗〕 明·汤显祖《牡丹亭》:“乍温存笑眼生花,正渐入欢肠啖蔗。”

〔啖蔗佳境〕 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之四:“莫嫌啖蔗佳境远,橄揽甜苦亦相并。”

〔到尾蔗〕 清·唐孙华《同年王令治至山中》:“宦味难期到尾蔗,官阶犹有压头薪。”

〔倒餐甘蔗〕 宋·戴复古《客游》:“倒餐甘蔗入佳境,昼著锦衣归故乡。”

〔食蔗〕 宋·陈与义《观我斋再分韵》:“平生功名手,嗜静如食蔗。”

〔食蔗从梢〕 宋·苏辙《和子瞻三游南山·五郡》:“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从梢未及甘。”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3)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4)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5)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6)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7)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8)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19)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0)

〔蔗境〕 清·王摅《和忍翁见实君》:“此生蔗境知难望,六十先成鹤发翁。”

〔蔗尾到虎头〕 明·徐渭《陆子寄饼》:“菜园此日来羊脚,蔗尾何年到虎头。”

〔蔗境〕 清 ·严复:“丈夫蔗境在倒啖,蔡泽年寿须安排。”

〔初啖蔗〕 宋·王安石:“美似狂酲初啖蔗,快如衰病得观涛。”

[啖蔗过尾] 清·黄遵宪:“啖蔗过蔗尾,剖瓜余瓜囊。”

[初味犹啖蔗] 唐·韩愈:“初味犹啖蔗,遂通斯建瓴。”

〔食蔗先食根] 清·黄景仁:“食蔗先食根,食鱼先食尾。博趣贵引伸,趣得胡不喜。”

〔蔗境〕近代·张恨水《金粉世家》第七十三回:“老头子年岁当然是越过越苦,可他调过头来一说,年老还有点指望,这就叫什么蔗境。”

〔食蔗从梢〕现代·朱升:有一个歇后语“倒食蔗浆——渐入佳境”。其实,它就是来源于典故“食蔗从梢”。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1)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2)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3)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4)

韩愈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5)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6)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7)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8)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29)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30)

2020、5、23

斜倚栏吞云雾白话文诗句出处(典故诗话258食蔗从梢)(31)

朱升2021、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