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史话讲解(梅州有一流传百年神秘方言)(1)

上世纪40年代,一天,一位行色匆匆的路人在广州一间客栈短暂休息,喝茶时与掌柜说了几句不成词语的话,掌柜也回了几句类似的话,该路人听后神色大变,不一会便离开了客栈。

这位路人是抗日将领罗翼群,为兴宁鸳塘人,为躲避国民党特务追杀到广州。同为鸳塘人的掌柜用“行话”告知他特务已到,让他快逃。因为通知及时,高级军官成功逃到香港。这是在鸳塘地区流传甚广的鸳塘话救人事件,他们使用的“行话”是鸳塘话。

鸳塘话诞生于清朝末年,因晦涩难懂,外地人将之称为“黑话”“蛇话”。在战争及兴宁商业繁茂时期,鸳塘话曾一度在周边地区极为盛行,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鸳塘话采用的是兴宁客家话切语,一字拆分为双音节。随着时代变迁,而今仍会说鸳塘话的多为50岁以上老人。

起源:有多种传说,包括秘密传话、躲避追杀等

“年席手席发散李西门他?”“我歹手席发散。”中午1时许,鸳塘村的村民罗志明散步经过村书记罗轻明的家。见到罗轻明,罗志明用鸳塘话问他吃了午饭没有,罗轻明说已经吃过了。

鸳塘村位于龙田镇东南部,兴平公路贯穿整个鸳塘村,曾是兴宁人去往广州的必经之地。鸳塘村地势平坦,现今户籍人口约5000人,罗姓为该地区大姓。

关于鸳塘话的起源,民间流传的说法众多。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认为鸳塘话因罗氏族人避难而创。清朝末年,罗氏族人在京城做官,因得罪权贵,家族无奈逃到了江西九江。为躲避追杀,罗氏族人自创了一套语言系统。后族人来到兴宁鸳塘地区,延用此种语言,并影响了当地人,鸳塘话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另一种说法,则是鸳塘话诞生于清末民国,且为集体所做。当时为了保护抗日将领罗翼群,鸳塘文人受到江湖行话的启发,集大家的智慧,在短时间内,按客家方言的拼写规律编制而成,用于秘密传话。

罗氏族人则倾向于认为鸳塘话由清朝一名叫罗望周的秀才所创。在清末民国初期,鸳塘罗氏已成为闻名兴宁的世家大族,“鸳塘围”罗氏与“猪肚围”石马陈氏、“松皋围”新陂李氏并称兴宁三大世家。当时的鸳塘罗氏,以读书为主,并出了众多的秀才、举人。为了方便罗氏家族之间的交流,罗望周便发明了这套语言系统。

现状:堪比熊猫,仅剩千人会讲

鸳塘话的起源究竟为何,现在已难说清,但其在战争时期和兴宁罗氏族人从商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上半叶,是鸳塘话最为兴旺的一段时间,当时的鸳塘人主要以做生意和参军为主。战争期间,从鸳塘地区走出的革命者不仅用鸳塘话进行沟通,还用鸳塘文字来往书信,这也使得鸳塘话的使用突破了地域限制。今年已83岁高龄的退休小学老师张锦添,现居住在五华县华城镇,70多年前,不足10岁的他为解放军传递口信而学习了鸳塘话。“当时梅州地区很多将领说鸳塘话,我现在已经不记得怎么说了。”

兴宁曾有“小南京”之称,商贸一度十分繁华。得益于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罗氏族人也纷纷加入了从商队伍中。为了不让外人知道行情,鸳塘罗氏族人之间常用鸳塘话进行交流,这也给族人小范围垄断市场提供了方便。

在盛行期间,方圆几十里的村庄村民皆会说鸳塘话,且常用于日常交流。改革开放至今,已少有人将其用于日常生活中。鸳塘村书记罗轻明说,而今仍会说鸳塘话的不足千人,且仅会简单的日常沟通用语。“可以肯定的是,鸳塘话的存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传承:鸳塘话如何发音,鸳塘字如何书写?

除了创造独特发音的鸳塘话外,鸳塘人还就鸳塘话创造了鸳塘字。鸳塘话究竟如何发音,鸳塘字如何书写?

鸳塘村中流行着这样一首童谣:“野建桃祥问打(鸳塘话),拼音四声随话,客家语言准确,任君讲遍天下。”简单地概括了鸳塘话的特点。据肖文评介绍,中国传统音韵学中,语言有如下几种注音方式:一是辟况法,又称描写注音法。用近似的字来注音,或指出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来注音;反切法,是含有拼音性质的注音方法。“鸳塘话所采用的就是反切法。”

梅州史话讲解(梅州有一流传百年神秘方言)(2)

对鸳塘话研究有着浓厚兴趣的鸳塘村村民罗志明告诉记者,鸳塘话是兴宁客家方言的切韵,它来源于“传统音韵学”。“掌握这门语言的前提是得会说纯正的客家话。而鸳塘话简单来说,就是将文字的兴宁客家话发音拆分成两个音节,一是取其声,另是取其韵和调,结合而成。”

如普通话中的“我吃饭”,在客家话中读作“亻厓食饭”,用鸳塘话则读为“我歹手席发散”。此外,诸如“卖”读作“门待(去声)”,“猪肉”读作“遮附切念刺”,“两”读作“李想”,“百”读作“波答”,“千”读作“就娟”……

除了有相对应的发音外,在鸳塘话最盛行的时候,还能进行文字书写。鸳塘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民国时期,外出打拼的男主人给在家的妻子写信。妻子不识字,需要读信,凡涉及到一些不能为外人知的隐私时,男主人就会用鸳塘字来写,读信人可按照字面读法来读信,却不知道其蕴含的意思。

鸳塘话与梅州城区下市话的形成方式相似,皆为用当地客家话双声叠韵反切而成。但因梅城客家话与兴宁客家话略有不同,也导致了两者在读音上略有区别。此外,鸳塘话中融合了当地人的拼写习惯、生活习惯等,发音更符合当地人的行为习惯。“我们查看下市话和鸳塘话的字母表,发现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

链接

一首暗藏鸳塘话48个母子音和客家人迁移史诗的韵律诗

现已难寻觅鸳塘文字的具体书写方式,查阅相关书籍,只可查到一首韵律诗是用鸳塘文字写就。该诗为:安首野航我快,短蓬孤袖波遮。问先宗身何处?桃花源李民家。宽心东西磊私,亏跟砌组他山。漂中春秋淹呵,低声呼相欧歌 。罗志明告诉记者,这首韵律诗,前两句为母音,后两句为子音。母、子音各二十四个,合计四十八个。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一样,也分为四应。

罗志明说,这不仅仅是一首韵律诗,也是一首关于客家人思乡念家的诗。这首诗用汉语翻译为:在田野里流浪,我感到快乐,小小的房蓬将就遮雨避风。要问先生家在那里?桃花源里就是我的家。可以宽心的就是有个自己的家,但处在他乡还是吃亏。漂泊在外总是受冤,只能低声唱歌相呼应。“它表达的是客家人千年漂泊的体验。”

知多点

数字的不同反切法

反切法是中国音律学中重要的注音方式,虽说是同样的方法,但基准不同,反切形式不同也会带来不同读音。以数字为例,古汉语工具书《辞源》、北宋时代官修的韵书《大宋重修广韵》(又称《广韵》),与鸳塘话之间的读音有较大的区别。

梅州史话讲解(梅州有一流传百年神秘方言)(3)

【来源】南方网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摄像】何森垚

梅州史话讲解(梅州有一流传百年神秘方言)(4)

【作者】 张柳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