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考语文虚词必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虚词必备(高考语文总复习)

高考语文虚词必备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包含“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命题趋势

考查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比较常见的考查方式是从文本中选择四个重要语句,对此中的重要词语进行解释,设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这项要求,要重视其中“常见实词”的提示,此为考查范围;“在文中”则暗示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条件所在,此为强调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

知识讲解

像现代汉语一样,文言实词往往也具有多义的特性,因此,要扫除阅读障碍,就要根据语境确定特定实词的唯一意义。备考中,要多注意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尤其是那些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或者在所提供的文本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用法的那部分实词。本讲归类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如“泪”和“涙”,“睹”和“覩”。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只是因为时代发展,古今音有很多不同,所以这种形式的通假有时特点不明显。

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例如,

1.从 张良是时从沛公(《鸿门宴》) 跟随,追随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同上) 率领,带领

2.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使……承担(……的责任)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同上) 依仗,凭借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同上) 违背,违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辜负

3.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老师

吾从而师之(同上) 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或师焉,或不焉(同上) 从事学习

4.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爱护,疼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喜欢,爱好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爱惜,吝惜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爱慕,欣赏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吝啬,舍不得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

——作息,反义词,此处只取“作”义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反义词,此处只取“入”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1)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古今异义词

古今汉语中,有一些字词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这样的词,称为古今异义词。例如,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古义为地位低,见识浅,现在 “卑鄙”则指品质恶劣

3.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题型解读

例1 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除:台阶

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但:只要

C.群丐请从之任所 之:前往

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多个知识点。D选项中的“间”,应该翻译为“暗中”。

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绳吏之法尤峻     绳:捆绑

B.即以其事属之 属:交付

C.无逾祖矣 逾:超过

D.不可胜计 胜: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绳”的意思应是“约束”,为词类活用。从语意角度分析,“捆绑官吏”于理说不通,故可直接选出。在此基础上,可用代入法验证其他选项。

例3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为御史,与逆阉忤 忤:违逆

B.两年之内蠲其正税 蠲:减免

C.以弘图素不附党,必不忌己也 忌:嫉妒

D.士英尚威之,不敢肆志 肆:放纵

【答案】C

【解析】忌:憎恨。

例4 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前政金世德请除粮      除粮:任命为粮官

B.人贵终始一节        终始:从始至终

C.朕博采舆评         博采:与人打赌

D.州县即讦道府不得馈遗挟嫌  挟嫌:混为一谈

【答案】B

【解析】A.“除粮”作“减免粮税”解;C.“博采”作“广泛听取”解;D.“挟嫌”作“心怀不满”解。

例5 对下列句子加红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谢病:因病免职

B.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  明习:明了通晓

C.陛下即问决狱       决狱:打开监狱

D.右丞相大惭        大惭:内心悲伤

【答案】B

【解析】A项应为“推辞有病”,C项应为“判断官司案件”,D项应为“非常羞愧”。

高考最容易考、最容易错的14个单音节词

1.拔 bá

① 拔出。

② 提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③ 攻取:“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突出,挺拔。

2.拜 bài

① 表敬意。

② 拜见。

③ 授与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授受官职:“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

3.暴 bào

① 暴露。

② 残暴。

③ 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④ 通“曝”。

4. 次 cì

① 次序。

② 第二等,次一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谋攻》)

③ 驻扎:“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④ 编排:“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5. 逮 dài

① 逮捕。

② 及,赶上:“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不逮。”《冯婉贞》

6. 封 fēng

① 分封,授予。

② 封存。

③ 筑坛祭天:“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④ 边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得道多助》)

⑤ 坟墓:“而五人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五人墓碑志》

7. 过 guò

① 经过。

② 超过。

③ 访问:“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 看望:“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⑤ 过错。

8. 假 jiǎ

① 虚假。

② 借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 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④ 给予:“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

9. 如 rú

① 如同,像。

② 及,比得上:“臣诚知不如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 按照,依从:“公屡促之,必如约。”(《王忠肃公翱事》)

④ 到……去:“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10. 属 shǔ

① 部下。

② 各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③ 等辈,诸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 归属,隶属。

⑤ 连续,类似,读zhǔ:“络绎相属。”(《巴黎油画》)

⑥ 撰写,读zhǔ:“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⑦ 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11. 延 yán

① 延续。

② 延迟。

③ 蔓延:“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

④ 迎击:“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

⑤ 请:“争延之使奏其技。”(《柳毅传》)

12. 赞 zàn

① 告知:“遍赞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 辅佐:“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赤壁之战》)

13. 委 wěi

① 托:“委命下吏。”(《过秦论》)

② 弃,卸落:“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③ 献:“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④ 原委:“必亲引问委曲。”(《李愬雪夜入蔡州》)

14. 造 zào

① 到,去:“必躬造左公第。”(《左忠毅公逸事》)

② 制造。

③ 世代:“满清末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高考最容易考、最容易错的22个双音节词

1. 亲戚 今义:旁系亲属

古义:父母兄弟

例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 非常 今义:很、大

古义:意外事故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 所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缘故(名词) ②表原因 ③用来……的条件

例句:余叩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无论 今义:表条件关系

古义:更不必说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 稍稍 今义:稍微

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例句: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 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小心趋奉

古义:关切问候

例句:肃奉权旨,论天下形势,致殷勤之意

7. 往往 今义:常常

古义:处处

例句:旦日,卒中往往语

8. 交通 今义:往来和运输

古义:①勾结 ②相互连通

例句: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9. 学者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10. 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常作谦词

例句:先帝不以臣卑鄙

11. 结束 今义:做完

古义:整装

例句: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

12. 行为 今义:举动

古义:品性作为

例句:吾社之行为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13. 操持 今义:料理筹划

古义:拿着

例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4. 有意 今义:故意;居心

古义:①愿意 ②有某种打算

例句: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乎?

将军岂有意乎?

15. 开张 今义:店铺开业

古义:广泛

例句: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16. 慷慨 今义:大方

古义:理直气壮,意气激昂

例句: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

17. 便宜 今义:价格低

古义:有利和应作的事

例句: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18. 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

古义:不超过

例句: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19. 其实 今义:实际上(副词)

古义:①它的果实 ②那实际情况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20. 鞠躬 今义:行礼

古义:①弯着身子 ②恭敬地、谨慎地

例句:我鞠躬不敢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1. 约束 今义:限制

古义:盟约

例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2. 中心 今义:组织机构等

古义:心中(心里)

例句: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结束)


语文掌握着孩子未来"何以为生"的主动权,还标榜着"生以为何"的价值观。如果我的内容对您在语文知识方面有些帮助的话,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