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形意拳》第三章 十二形拳

第一节 龙形

龙形的核心是身法。龙有搜骨之能、翻浪升天之势、抖搜之威、游空探爪缩骨之精,隐现莫测。龙形动作主要练习肌肉和筋骨的伸缩转换,增强下盘的功力和灵活性。

张氏形意拳的龙形动作包括:小套路4套:独龙登天、懒龙卧枕、龙行大走、小龙形;综合套路2套。详述如下:

(1)独龙登天

独龙登天是龙形的基本动作。包括腾空和落地的上下伸缩,落地歇步的双手前后伸缩。具体动作是:三体式起式后,双手抓拉后钻拳起左腿,然后歇步双手前后伸;再跳起,双手交叉钻拳上冲,眼睛看天,落下时劈拳歇步变换前后脚和前后手。独龙登天歇步时需要注意:紧背而不是弓背,不能塌腰,脖子耿直,手和头均有顶意。紧背导致脊椎拉伸,手向前发力时背部后争,这是能感觉到“力由脊发”的典型动作之一。见下图所示。

张氏形意拳切法(张氏形意拳之龙形)(1)

本文作者薛金银拳照

独龙登天腾空时双手钻拳的一个小诀窍是:钻拳从口出,在上举过程中,双腕交错的时候进行空中二次发力。这个动作是张氏形意拳区别于其他形意拳的典型动作之一,来源于武术动作“腾空飞脚”,原理说明如下:

腾空飞脚的“二次腾空”是指在空中完成击响动作后,猛力下压右腿,将身体再向上升起,积极压腿、头向上顶、升肩、提气。在空中要保持身体正直,腰、肩、腿要适度的紧张,尽量保持,使身体达到最高点。

上举二次发力,可以看到双手在空中的发力弹性,这也是发短力和寸劲典型练习动作。同时,在歇步下沉时,双腕交错时也需要进行二次发力。相对来说,歇步下沉时的二次发力更难一些,因为一方面下落过程中无法控制速度,第二歇步需要落地生根,进行二次发力容易导致下盘不稳。

(2)懒龙卧枕

懒龙卧枕有两种动作:第一种是双掌前盖后推,眼睛看后手;第二种是双拳前枕后甩,眼睛看后手。

(3)龙行大走

龙行大走是形意拳的精髓和阶段性关键动作,龙行大走练好了,算是掌握了形意拳一半的核心内容。龙行大走的基本动作套路为:三体式劈拳开始,双手抓拉至腹部同时鸡腿步,然后双手钻拳、踢前脚、后脚垫步跟步同时完成,然后劈拳歇步。龙形大走的难点,也是整个龙形的难点,在于进步时的蹬踏和跟步、出拳同时进行,要保证爆发力,不仅需要身形稳定,还需要手脚合一。核心是控腿。龙行大走是形意拳中少有的腿法动作,需要多次反复练习才能掌握。

(4)小龙形

小龙形动作:三体式后,右脚右跨步左虚步前拳右摆,进步右崩拳,进左交叉步双拳交叉十字插花捶,再进右半马步二郎担山;然后左脚左跨步右虚步前拳左摆,进步左崩拳,继续之前的动作。小龙形是龙形小套路中难度最小的一个。

(5)龙形八式第一套

主要动作为:三体式起势,独龙登天,懒龙卧枕(2种),龙行大走;转身后重复之前的动作,收势。

(6)龙形八式第二套

第二套龙形八式与第一套相比,动作难度和复杂度均有较大提升,特比是锻炼身体左右的伸缩,锻造“搜骨之能”。

主要动作为:三体式起势,独龙登天,懒龙卧枕,龙行大走,进步顶膝,金鸡食米,白鹤亮翅,进步左右砍掌,进步右钻拳,虎扑,左右蛇形上挑,进步右崩拳,然后转身,重复前述动作;再转身,歇步劈拳,退步收势。

龙形对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要求相当高,因此龙形动作不宜太快,每天也不宜太多。小套路练习20次左右即可。

张氏形意拳切法(张氏形意拳之龙形)(2)

张胜利拳照,形意棍之龙形造型

作者简介:薛金银,北京大学博士,副研究员,编制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北京市地方标准2项,获得中美欧日等国发明专利30多项,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10多篇。跟随张胜利师傅学习张氏八卦掌、张氏形意拳、张氏太极拳,发表武术文章上百篇。张氏内家拳第二代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