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临安法院
“你这个钞票是借来做山哈(方言,意为山核桃)生意的吗?”
“今年天气不好,我家山哈质量么姥差(方言,意为非常差),你家的呢?”
……
在临安法院昌化人民法庭的调解室里,一位个头不高、年过花甲的老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本土方言和当事人拉着家常,在关心询问和耐心倾听中,为闹矛盾的小夫妻做“老娘舅”,给起摩擦的乡亲们做“和事佬”。
他就是驻庭特邀调解员汪南根。汪南根从未当过老师,但无论是法庭上下还是当事人都称呼他“汪老师”,一是对长辈的尊重,二是因为他的调解能力被大家认可值得学习。今年以来,汪老师受委托调解案件327件,调解成功143件,调解平均用时9天。
“早到半小时,提前沟通我心里更有底气”
八点刚出头,法庭门口就来了两个老人,在寒气中跺了跺脚取暖,以为还要再等一会才到法庭的上班时间。
“早上好啊!”汪老师热情和两位当事人打招呼。因为熟知老年人起的都比较早,遇到事情也容易着急,所以遇上当事人是老年人的案件,汪老师总会提早半小时到法庭,先和他们拉拉家常,舒缓其情绪,摸清其需求。
两位老人一直都是朋友,早年间老李盖新房和老张借了几万元,双方约定了今年年底前还清,但老李的儿子今年买房又花光了家里这几年的积蓄,老李一下子资金周转不开,他觉得无颜面对老友,于是开始躲着老张。两人间误会加深,老张一气之下起诉到法院。
弄清了欠款原因,汪老师觉得对簿公堂实在伤了情分,于是提出了较为实际的方案,年底老张家也需要用钱,先努力还一部分,剩下来的明年再还清。既然老李是因为儿子买房的事一时周转不开,汪老师也当场给老李儿子打电话,说服他帮忙承担父亲的部分还款压力。两个老友在调解室里解开了误会,达成了新的协议,出门时两人又约定着下一次喝老酒的时间了。
“深想一步,双方都满意我也更放心”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汪老师也是我们法庭的宝。他总是能真正地为当事人着想,让双方都信服。”提起汪老师,昌化法庭负责人谢忠强满是钦佩。
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一句简单的话语,背后却是汪老师反反复复的琢磨心思。
张老太和邻居多年以来毗邻而居,前些年两家在原址上建起新房,邻居家的屋顶样式是平瓦,高出张老太家一些。每逢下雨,雨水就顺着屋檐流到张老太家房梁处,造成多处木梁损坏,两家也因此多次闹得不太愉快。
勘查完现场,汪老师和法官一道前往龙岗镇郡沃村“共享法庭”参与调解。“不仅要赔钱,还必须换瓦!要么出钱给我家瓦全换了,垫高一点。要么你家瓦全换了,一样高就不会流水进来。”任由大家怎么沟通,张老太都只认这一种解决办法,全部换瓦的工程量大,费用也高,双方情绪逐渐激动起来,调解一时无果。
连续几天,汪老师的心里都还记挂着这件事,自己去找装修的工人打听有没有其他不用 “大费周章”的解决办法,一块影响邻里和谐的瓦,也变成汪老师心里记挂着的沉甸甸的石头。
经过向专业人士请教和自己的琢磨,汪老师最终找到了较为经济且耐用的新修补方案,费用双方均摊,张老太的权益得到保障,邻居也能减少换瓦的费用,双方都接受了调解方案。协议达成,汪老师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张老太年纪大了,维修的事情邻居不仅要出钱,也要多出力,把漏水的事情解决好。维修的费用让村干部来监管支付,这样双方都放心。”
瓦上四季流转,檐下百户安生。小小一片瓦的背后,是汪老师时时刻刻的挂念和琢磨,是为当事人多想一步的认真和负责。
“多写几句话,也许对法官能有用”
有一段时间,来昌化法庭的当事人会看到汪老师的手上戴着住院手环。
“生病了还来调解,法院也没付你多少工资吧。”和汪老师相熟的朋友打趣道。
“要调解的案子堆在那里,我实在不放心,能调一个是一个。恢复的差不多了,来走动走动也好的嘛。”调解案件、复印材料,忙里忙外的汪老师没半点“病人的自觉”。
民法典实施后,在民间借贷新规下利息的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庭里的书记员还在学习的时候,汪老师已经能在调解中和当事人解释得一清二楚了。
不仅工作认真负责,他为人也温暖细腻。每一个调解成功的案件,他总是将案卷材料梳理的整整齐齐装订好,新来的书记员总喜欢跟在他身后学习。要是没有成功调解的案件,他都会把双方的矛盾焦点和调解过程简要地写在案卷袋上,以便审理法官第一时间熟悉案情把握双方矛盾。
从当事人进门时一杯温暖的茶,到法官收到案卷时工整的几句交代,汪老师用他的真心实意对待着工作和身边的人,如春风般和煦暖心。
又是一年岁末时,在昌化法庭里,汪老师忙碌身影依旧。全国大概有9.8万名像汪老师这样的法院特邀调解员,他们各有各的调解妙招,用耐心、爱心和细心去调解每一桩纠纷,为守护公平正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