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已经成了很多老师的噩梦,有的老师说:一想起职称我就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职称真的太折磨人了。那么过去的老师评职称有这么困难吗?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知名中学校长李镇西在一次讲话中说:如果放到现在,我也绝对评不上什么高级教师。因为我评特级教师之前,几乎没有什么荣誉,那时也不流行评什么“十佳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等,所以我也没机会获得。我当上校长之前连教导主任也没干过,是直接从班主任破格提拔的。看看现在的学校,哪个学校能做到这些?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综述 李镇西我没什么荣誉(1)

我的父亲今年70多岁,也是一名老教师,他也说过,自己当年评上高级职称也很轻松,远没有现在这么累。

学校根据父亲平时的优秀表现推荐,父亲当年只有一个县级优秀教师荣誉证书,也没其他什么荣誉。然后填了三张表格,学校盖章,教育局盖章,然后送报上去,就过了。那时职称评审,没有各种资料证明(证明你是一线教师的),没有很多表格要填,也不需要荣誉证书的编号,也不需要答辩。只要你在学校各方面表现优秀,教学成绩优异,就算你没有什么荣誉证书,一样能评上高级。

但看看现在各地的职称评审,为什么越来越复杂呢?不仅需要各种荣誉证书,有的地方还得民意测评,最重要的是还要准备能证明你是一线教师的各种资料以及答辩。

为什么职称评审会变得这么复杂?个人认为,主要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如果不严格评审程序,很多人就有造假的机会了,职称评审会更不公平。

原来职称评审程序简单,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那时的人都讲究信用,很少有人造假或者欺上瞒下。但现在不同,如果不严格评审程序,很多人可能都会造假,虚报材料欺上瞒下。

比如如果没有答辩环节,不上课的老师不是很容易都能通过吗?

比如如果不需要提供教案等材料,不上课的老师不是更轻松吗?(当然这个实际现在也有造假的)

比如各种荣誉证书如果不要编号,可能有老师会伪造各种证书,现在技术也发达了,完全有可能。

说白了,就是因为现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了,所以才搞得这么复杂。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综述 李镇西我没什么荣誉(2)

第二:老师平时的表现很难看到,但荣誉证书一目了然,所以就格外重视证书的作用了。

目前的职称不重视老师平时的个人表现,更注重荣誉证书,我想可能有以下原因。

1、很多人认为证书就代表了老师平时的表现,因为只有表现好的老师证书才会多。

2、看证书更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3、现在人互相不信任,就算学校给老师的评价是非常优秀,评委也未必认可。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现在的职称评审就更注重荣誉证书了。但问题是,证书多真代表老师很优秀吗?这个真的未必。职称的不公也表现在这里。

我们学校,因为少一个证书评不上职称的老师太多太多了。就算某些老师一节课不上,但只要各种证书齐全,照样早早就晋升了高级。这种评审制度真的很公平吗?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综述 李镇西我没什么荣誉(3)

我国文学家龚自珍早就说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今天的教育,想破格评审太难太难了。像李镇西那样,没有什么荣誉证书能评上特级教师,在现在几乎没有任何可能;像李镇西那样,直接从班主任提拔为校长的,更是凤毛麟角!

李镇西是幸运的,那个时代的老师也是幸运的。只要平时的教学足够优秀,就算没有什么证书,也照样能早早评上高级。只能说,那个时代的职称评审更人性化更科学。

现在的职称已经成了批量化生产,现在的职称评委也省事,反正只要看是否符合条件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看。

我们的教育已经回不去了。是喜是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