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肾,往往并不单指生理上的肾脏,而是包含更广泛生理功能的综合性单位,包括人体的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化血生髓、滋养腑脏等等,因此肾气运化有常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只要养好肾,保证肾气通实,不仅整个人会精神焕发、减少生病,还能增强体质、健康长寿,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肾上有毛病是怎么导致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肾上有毛病是怎么导致的(肾为先天之本虚掉的2颗肾)

肾上有毛病是怎么导致的

中医所说的肾,往往并不单指生理上的肾脏,而是包含更广泛生理功能的综合性单位,包括人体的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化血生髓、滋养腑脏等等,因此肾气运化有常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只要养好肾,保证肾气通实,不仅整个人会精神焕发、减少生病,还能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中医观点认为“肾气通于耳,主闻音辨声,是胃之关,与膀胱相合,其充在骨,其华在发,开窍于二阴而主二便”,意思是,若是肾气充盈通畅,则耳朵辨音灵敏,关节行动便利,胃、膀胱及生殖等功能正常,排便顺利,头发有光泽。相反,若是肾气不足,身体也会在耳、胃、膀胱、毛发、排便等多方面得到体现。

具体包括:

1、头晕耳鸣

2、头发发黄变白、无光泽

3、尿频、夜尿增多等排尿不利

4、口味变重

5、健忘、不自主抖腿

6、睡觉容易盗汗

7、手脚冰凉、怕冷

8、酸软无力、腰背酸痛

以上症状,若是中了多个,并且还伴有舌苔发白,则很可能是肾气不足。此时该考虑补肾啦!不过,补肾切不可大补乱补,而要讲究辩证论治。

一、补肾:辩证选择平补、滋补、清补、温补

肾气不足,首先当时是补肾。但是补肾也要讲究方法,不同的症状需遵从不同的滋补方式。因此要结合自己症状,明确告知中医,在指导下专业用药,不可自己胡乱大补。

1、平补法 

适用于肾气不足但未出现明显阴阳失衡症状的人群,此时应以益气填精药物为主,保证药性平和,没有寒热之偏。这类肾气不足人群一般表现为腰背酸痛、小便增多、头晕耳鸣等症状,但没有畏寒怕冷、盗汗等症状。

2、滋补法 

适用于肾精亏损严重,且症状较多较重的人群,此时应以峻补肾精的药物为主,在增补肾精的同时还要注意养血补气、滋养肾阴。

3、清补法 

适用于肾气不足且阴虚火旺、阴虚津亏或是阴虚阳亢的人群,此时在滋补肾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入有益滋阴生津、清热泻火的药物。这类人群除了会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便不利等肾气不足之症外,还可能会伴有口干舌燥、心烦目涩、牙齿肿痛等上火症状。

4、温补法 

适用于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的人群,此时在滋补肾气、肾精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入温助肾阳的药物。这类人群除了会出现头晕耳鸣,腰背酸痛等症状外,还会出现四肢发冷、小便不利,甚至腹泻、浮肿等症状。

二、补肾的同时,要注意调理脏腑

肾气是脏腑运化的根本,若出现肾气不足时,五脏往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化失常。因此在补肾时,还要注意适时调理脏腑。如在治疗肾虚导致的水气病时,除了要温肾助阳外,还要注意脾肺的调养,因为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还需要靠脾气的运化和肺气的升降。

三、补肾的同时,要注意气血运行、阴阳平衡

《素问·调经论》中说道:“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中医理论中认为,肾气不足也与气血运行不通有关,由于血气郁滞、肾络闭塞也会导致肾气不足。因此在补肾时,可适当注意活血和络,以促进气血运行、阴阳平衡,达到增强肾气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补”的同时,还要注意“忌”。除了不要大补过补以外,也要注意在饮食上的忌口,避免食用可能会加重肾虚的食物。包括:

1、忌饮食重口

油腻、辛辣、过咸等重口刺激的食物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也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脏的电解质等正常代谢。

2、忌长期吃素

饮食均衡才是对健康最有益的,不能过于油腻但也不要长期素食,这样身体会缺乏荤食中才有的营养物质,不益肾脏健康。

3、忌吃寒凉食品

中医理论认为饮食寒凉会透支肾阳,导致肾阳虚衰。因此,寒凉食品不仅会刺激肠胃,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还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退。

4、忌经常喝咖啡、饮料、浓茶

咖啡、饮料和浓茶均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脏正常的电解质、酸碱平衡,影响水液代谢。

参考文献:

1、邹燕勤、周恩超:《中医肾病辨治概要》,2018年,《江苏中医药》。

2、郭瑞华、傅素洁:《论妇科运用补肾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05年《山东中医杂志》。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