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聊神秘的蛊术。 说起蛊术,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苗疆地区了。 但是事实上在古代蛊就在中原地区, 在《周易》 《周礼》《左传》等诸多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蛊的记载。 比如在《左传·昭公元年》中就有说到蛊到底是什么?

到底有没有蛊毒(蛊毒究竟是什么)(1)

当时晋平公生病, 因为秦国的大夫很有名气, 他就找秦国的大夫帮忙看病,大夫帮他看了之后认为他这是晚上操劳过度导致的病, 这个病就像中蛊一样快速,赵孟就问大夫:“ 什么是蛊呢?” 大夫说道:“ 蛊是沉迷加上迷惑混乱所生。” 从文字上看, 器具中的毒虫就是蛊,谷地中飞的毒虫也是蛊。不久后, 晋平公就死了。

到底有没有蛊毒(蛊毒究竟是什么)(2)

那什么是蛊?从《周易》上来看是:“上艮下巽,中存震兑,风落山谓之蛊。”风在山下吹,人在山上看不清山下的情况,让人看不清的便是蛊。如男女相爱,如果被爱的一方有心欺骗,不论男女皆易中招。 比如人身体受到迷惑也是蛊,其实也就和毒有些类似,毒危害人的身体也是让人身心迷惑。比如很多蛇毒就是迷惑神经,让神经放松,最后人肌肉无力,心跳停止。

到底有没有蛊毒(蛊毒究竟是什么)(3)

那么如何制造毒蛊呢?古人制造蛊的方法在文中也有写到,将自然界的毒虫抓在一起培养就是蛊。在《通志》中记载:“造蛊之法,以百重置皿中。”不过历代医书, 尤其在本草药典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应对蛊毒的方子。显然, 民间意识到只靠官方禁断,不可能真正的禁止这种害人的邪术,于是包括医家、方士在内,无数人投入到这场黑巫术防御战争之中,摸索出大量千奇百怪对抗毒蛊的方案。

到底有没有蛊毒(蛊毒究竟是什么)(4)

其实, 最早在《山海经· 南山经》中就有记载:“ 青丘之山,有兽焉, 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九尾狐最早的时候就能解蛊,除此之外的古人还记载了众多的解蛊方法, 比如《本草纲目》就有说道:“青鱼, 解蛊毒”还有检查一个人是否中蛊了,嚼生黄豆、黑豆是民间最常用的方法, 正常人吃豆子, 能分辨出极强的豆腥味,如果中蛊则完全察觉不出。有经验的老手老者往往还要用熟鸡蛋进一步判断,把鸡蛋掖在患者的枕头之下,三天后剥壳观察蛋黄的形状,若蛋黄破碎,有如虫类啃咬,则基本可以判定有蛊物作祟。民间有一些通用的解蛊方法,但蛊毒千变万化,种类太多,绝非一种方剂可以匹敌,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收录了42种解蛊本草,具体如何搭配使用,则根据实际情况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