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家录书的朋友们来说,录制出干净又通透的人声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很多新手朋友们可能会觉得很难,或许还有些手足无措。但其实只要把细节都处理到位了,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干音质量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信噪比”是什么意思,之前其实也聊过好几次了。这个词有一个通俗并易懂的理解:“信”是我们希望得到的好声音,“噪”就是我们设备的本底噪音及周围不想收到的声音,“比”就是我们想收到的声音与不想收到声音的比值。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我们可以录完干音之后用“降噪”这个效果啊,这样就可以去“噪”留“信”了嘛。听着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但我们需要考虑到有这个情况,就是当“信”和“噪”的频率有重叠部分的时候,降噪效果器是不能完全识别哪些是需要留下的“信”,哪些是需要去除的“噪”。所以,前期干音录制的好坏尤为重要

以下给大家整理了5点需要注意的细节,如有补充,欢迎大家留言或私信哦~

一、掌握合适的拾音距离

一般来说,发声源离麦克风10到20厘米为合适的距离。太近容易产生“近讲效应”,太远容易录不进声音。发声源离麦克风越近,收到的音量能量也就越大,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定律:平方反比。

平方反比定律怎么理解

如果15厘米为优秀的拾音距离,那30厘米的距离,有效的收音信号就是15厘米的1/4;同理60厘米的距离,有效的收音信号就是15厘米的1/16。

怎么确定自己的拾音距离是合适的

以熊苑的录音套装设备为例,在设备熊给大家调试成功后,随意找一段文字,从10厘米到20厘米的距离可以多录制几段音频,然后再去回听,看哪一个距离的音频效果最好。

当然10到20厘米是一个推荐距离,我们的设备熊在调试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朋友的声学环境并不是那么友好或者设备存在一些避免不掉的噪音,那发声源离麦克风的距离就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了。【购买了熊苑设备的朋友们可以放宽心啦,设备熊长期在线为您答疑解惑】

更多关于拾音距离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文章:

距离麦克风的距离,你get到了嘛?

注意!注意!选择正确的麦克风也很重要,上上篇我们就和大家聊到了

@录音新手,请收下这份设备选择指南

人声录音怎么调的更浑厚(让你在家录出干净人声)(1)

二、避免环境噪音

掌握恰当的拾音距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录音的声学环境不够好,同样也会影响声音的录制。比如说,环境中有比较大的噪音和室内混响。

噪音有哪些?怎么解决

比如电脑主机的风扇声,邻居装修声,窗外马路上的车声等等。

我们可以把电脑主机搬远一点,通过延长信号线和使用无线的键盘和鼠标来远离电脑主机发出的噪音。家里的窗户和门缝也可以用密封条尽可能封闭起来,隔离外界的噪音。

这里还会涉及到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的一些区别与特性。具体参考以下文章:

这些小tips,让你减少录音中的噪音收录

室内混响怎么解决

室内混响也可称为房混,一般来说是因为房间内有较多的双边平行且光滑的面,例如镜子、大白墙、地砖等会产生反射声,被麦克风拾取进去后就形成了房混。这样的声音,后期基本无法处理。

我们可以在房间内放一些窗帘、地毯、沙发等各种各样的家具桌椅等,这些都有助于房混和反射声的消除。(选择一个木制装修比较多的一个房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房混,大家肯定也不陌生,之前我们就有单独写过一篇关于房混的文章,大家可再次阅读一下:

“房混”不用怕!自己动手做“录音棚”吧

人声录音怎么调的更浑厚(让你在家录出干净人声)(2)

三、把波形录大

在我们录制的时候,录制的波形一定要在不爆音、不失真的前提下,尽量越大越好,这样才能录到一个较为优秀的信噪比。因为每一台录音设备都有一个恒定的本底噪音存在,而本底噪音是不受声卡上话放的增益变大而变大,所以有效波形录制的越大,信噪比越好。当然,想要录制到上述所说的波形,也是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反复尝试的。

给大家参考2张中音音频的频谱图

人声录音怎么调的更浑厚(让你在家录出干净人声)(3)

人声录音怎么调的更浑厚(让你在家录出干净人声)(4)

四、电路问题

如果我们的收音设备所在的电路环境中,有频闪特别严重的,比如led灯,或者是大功率的电器,比如说空调冰箱等,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录音音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购置一个带电源滤波器功能的排插,过滤掉因为电路问题而产生的一些噪音。

五、着装

录音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穿摩擦声比较大的衣服,比如羽绒服或夹克这类的,尽量选择纯棉的衣服进行录音。虽然这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小细节都注意到了,产生的效果就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