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津战役》故事梗概

电影平津战役实景在哪里拍的(电影大决战导演之一韦廉导演谈平津战役的拍摄)(1)

电影《平津战役》一方面我东野提前隐蔽入关,迅速插入平津线各战略要点之间,实施"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巧妙部署;一方面促进其走政治解决的道路。1948年12月22日,傅作义王牌三十五军遭我军重创,张家口守军闻风突围亦被逼歼。

电影平津战役实景在哪里拍的(电影大决战导演之一韦廉导演谈平津战役的拍摄)(2)

<电影《平津战役》剧照

1949年1月14日,东野攻打天津,使北平守敌欲战不能,欲逃无路,傅作义迫于压力终于同意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以下是笔者收集的采访资料(原作者郑风)

我敲开了《平津战役》导演韦廉的办公室。

电影平津战役实景在哪里拍的(电影大决战导演之一韦廉导演谈平津战役的拍摄)(3)

<导演韦廉

韦廉导演对平津战役的摄制感慨满怀。他说,文献性、史诗性风格,大场面、大气势、大氛围和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仍然是《平津战役》致力达到的艺术目标,但这部影片又与前两部有着明显的不同。这并不是我们的刻意追求,而是战役本身使然。平津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大的城市攻坚战,是解放军的炮兵、工兵、坦克兵等特种兵参战最多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中的矛盾冲突有军事斗争,政治斗争,有公开的,非公开的,流血的,不流血的。因此,不仅有武戏,也有文戏。比如北平地下党的对敌斗争,为了保护文化古城,争取和平接管北平,中央军委与傅作义进行的和谈等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使观众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观察发生在40多年前的这场战役。

为了渲染战争的氛围,我们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杨成武兵团向张家口外围之敌发起攻击的那场戏,开始我们用水泥营造黄沙满天的效果,但不理想,我们又用吹风机吹起泥沙,甚至用铁锹往演员身上撒。拍天津攻坚战时,为了再现当年战争的气势一个炸点要用几吨TNT炸药。不这样,那种震天撼地的效果就出不来。

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相比较, 《平津战役》人物出得最多、最全,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贯穿。特别是毛泽东的戏有所加强。因为平津战役就是由他亲自指挥和策划的,对怎么打北平、北平打不打等问题引起的情绪变化,以及他对新中国的构想等心理活动,都作了生动形象的表现。在敌方人物中,傅作义的戏比较多一点,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当解放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命令部下“坚决守住就有办法”。但经过和谈,他接受了毛泽东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了改编。影片对傅作义由惊弓之鸟变成笼中之鸟,以及最后接受改编的心理历程和情绪变化,作了细腻的表现。

我问,拍《平津战役》最难的是什么?韦廉导演说:“最难的是找景。”在北京、天津,再现当年的战争场面非常难,影片中需要出现的景物,经过40多年的变迁,已变得面目全非或荡然无存,很多要靠人工搭建。

(原文载于《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