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1)

美专家唱衰俄罗斯:或成第二个朝鲜

10月15日,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发表文章称:俄罗斯因为东乌四州入俄公投而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正在变成第二个朝鲜;而普京在能源方面也犯下大忌,俄罗斯此前借口北溪一号管道检修对欧洲断供天然气,让俄罗斯成为了不受信赖的能源供应国。

虽然弗里德曼的言论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俄罗斯当前的处境确实不太好。由于乌东四州的入俄公投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因此即便俄乌冲突结束,这一地区也可能会成为新冲突的导火索。

事实上,除了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州的民众广泛支持并入俄罗斯外,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的民众真实想法是怎样的还真不好说。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这两个州饱受战火的侵袭,一直到现在俄乌两军都在这些地区交战。随着战火的持续,当地居民对俄罗斯政府的怨气可能会越来越重,因此即便俄军完全控制了这两个州,乌克兰针对该地区的恐怖袭击也不会停止,类似克里米亚大桥爆炸的事故可能会频繁发生。

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2)

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是,乌克兰情报部门在西方提供的训练和情报支持下,似乎业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至少现在他们的情报人员可以在被俄罗斯情报部门发现之前潜入俄本土,进行暗杀与破坏行动了。另外,乌克兰的游击队此前也有过较为活跃的表现,因此在俄乌冲突结束后,若是乌克兰情报部门与游击队互相配合,那么俄罗斯吞并的这几个州,特别是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随时可能会乱起来,到时候俄乌边境可就不得安宁,充满危险了。

可以确定的是,在四洲入俄公投的结果得到国际上广泛的承认之前,这一地区将一直处于相对动荡的状态,而不稳定的局势将会导致俄罗斯人才外流。不仅如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占领也会招致西方国家对其更大的恶感,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在弗里德曼看来现在的俄罗斯是个“倍受蔑视”、“受到羞辱”的国家。在国际舆论被西方国家把持的前提下,俄罗斯在将来可能也会如同朝鲜那样受到国际舆论的万般打压,进而在国际上被孤立和针对。

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3)

美专家质疑俄军战力,能否守住四州是问题

另外,由于俄罗斯尚未完成对公投入俄四洲的完全收复,加之乌克兰军队此前卓有成效的反攻,因此在弗里德曼看来如果西方拒绝与俄罗斯谈判,而是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那么俄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崩溃。弗里德曼认为,俄军能否守着这四州的领土都是个问题,甚至可能会继续败退,普京已经陷入困境,到最后俄罗斯可能只能利用核武器才能摆脱这一自找的困境了。

对于这一看法是否准确,其实现在判断还为时尚早,因为俄军一直饱受兵力不足问题的困扰,而且这也是乌克兰反攻成绩不俗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俄罗斯进行局部动员就是为了缓解兵力不足的问题,将一线部队从守备任务中解放出来。

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4)

对于弗里德曼对俄军战斗力的质疑,俄军在红利曼方向的反攻就是最好的反例,因为在撤出的部队与后援会和后,俄军对数量优势的乌军进行了反攻,而且还夺回了此前被占据的部分定居点。由此可见,只要数量劣势不至于太大,俄军还是有能力逐步将乌军赶出四州地域,推动战线前移的。另外,由于在法理上俄军在四州的军事行动是防御性行动,因此他们在动用大规模杀伤性装备的时候受到的限制更少,也更能放开了手脚与乌军打。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最近任命治军严格、战功卓著的苏罗维金将军为特别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如果让这位狠角色对前线俄军进行整顿,策划新的攻势,或许之后俄军将能够发起成效可观的反攻。总而言之,现在判断俄军是否会崩溃确实早了一些。况且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已经接近了极限,现在那些国家不仅为了乌克兰掏空了装备库存,更是背负上了沉重的财政压力,已经挤不出多少钱了。

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5)

新管道若建成,俄将失去筹码

此外,弗里德曼还认为俄罗斯在两年后会面临“绝境”,因为东地中海地区需要花费两到三年的时间建设新的天然气管线,而一旦新的输气管道建成后,美国与北非的天然气就能取代俄罗斯天然气了。对于俄罗斯经济来说,欧洲天然气市场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俄罗斯每年天然气产量大概为6000亿立方米,对欧洲的出口量在正常情况下也有1500亿立方米,这一下四分之一的市场没了确实对俄罗斯打击不小。

只是美国天然气价格过于昂贵,而北非政局的不稳定也将为天然气供应提供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欧洲目前并未指望通过这两个来源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真正的计划是多元化天然气来源,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中的占比,最终彻底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根据欧盟的计划,欧盟各国将花费2000亿欧元,在2030年完成能源结构的转型。到了那时,无论是美国的天然气还是俄罗斯的天然气欧洲都不需要了。

普京大怒(美媒普京犯大忌)(6)

不过在这一计划实现之前,价格相对便宜的俄罗斯天然气可能也是欧盟国家最好的选择,而且北溪二号管道还有一条备用线路没有在爆破中受到波及,因此在未来的数年内,俄罗斯仍有可能继续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即便如此,在经过俄乌冲突后,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脱钩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但是在脱钩之前俄罗斯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开辟新的市场。如果俄方能够把握好这一机会,那么俄罗斯还不一定会因为天然气对欧洲出口受阻陷入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