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晚,上海京剧院带来的两出传统京剧《泗州城》、《汾河湾》在南京紫金大戏院连台上演,现场座无虚席,老中青幼观众俱全。一武一文,一动一静的两出经典剧目,博得满堂喝彩,引人如痴如醉。《汾河湾》演毕谢幕后,所有观众围聚台前,不愿离去,大声呼唤“安可”。已换去戏服的“瑜老板”心软又登台,与搭档田慧奉上一段《坐宫》,观众此番听罢,方才心满意足欢喜散场。
“瑜老板”二度登台 便装加唱再谢幕
剧目简介:
《泗州城》
《泗州城》是根据水漫泗州的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改编的一出经典京剧。泗州城虹桥水母娘娘盘踞泗州,兴风作浪,南海观音大士接受泗州州官的求祷,化身为老婆婆在路边啼哭。水母正好挑着两桶能够制造水灾的水,打老婆婆身边经过,问为何哭,老婆婆说口渴却没水喝。水母放下担子,让老婆婆喝水,水母迳自走到前面歇息。瞬间老婆婆喝完一桶水,正喝第二桶水时,水母回头看见,大惊抢回,只剩下几滴水,淹不了城了。大士与水母结下梁子,双方各自调兵遣将,大战一场,终于邪不胜正,水母被孙悟空擒获收伏。
主演:杨亚男 郝杰 刘 潇 杨一驹 鲁佳亮 朱何吉 方沐蓉 张晨晨等
《汾河湾》
唐初,薛仁贵投军十八年不归,其妻柳迎春与子薛丁山相依为命。薛仁贵在战场立功受爵,回乡探望,行至汾河湾,恰遇丁山打雁,不知为亲生子,赞其箭法。突然一猛虎奔至,薛仁贵急发袖箭,不料却误伤丁山,仓皇逃走。至寒窑夫妻相会,薛仁贵见床下有男鞋,疑其妻不贞,柳氏告知系子丁山所穿,薛仁贵欲见子,询问间方知在汾河湾射死者便是丁山,二人悲伤不已。
主演:王珮瑜 田慧 赵宏运等
骨子老戏 历久弥新
《泗州城》、《汾河湾》均可以称得上是骨子老戏。最能代表一个剧种、一个流派风格的当家好戏,历经百年检验的老戏,戏曲演员必会的开蒙戏,这样的戏,既存留经典“风骨”,又是好到了“骨子”里的戏,称之为“骨子老戏”。骨子老戏能够流传悠久,必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其艺术价值也不言自明。《泗州城》传奇色彩鲜明,有武旦的全面展示,也包含了多个行当间的过招群戏,精彩绝伦。而《汾河湾》则是一出典型的命运悲剧,其中的悬念与冲突,又杂糅着层次丰富的情感变化。这次由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王珮瑜、杨亚男、田慧等带来的这两部传统戏,可谓是“新生”扮“老戏”的代表作。
“骨子老戏”并不轻易可得,特别是当下戏曲演员想要追寻经典版本,除了访学名家前辈,查阅音像资料、或有据可循的古籍、手抄本,还会“问戏于民间”——求助于资深票友、相关藏家。经典剧目《汾河湾》,便是王珮瑜从谭余(谭鑫培、余叔岩)一脉资深票友、收藏家李锡祥先生处挖掘整理出来的“压箱底的好戏”,尤为珍贵。传统老戏流传到现在,可能已经出现过很多种版本,需要去分析筛选、撷采众长。这次的《汾河湾》,就是兼有参考多个版本,再进行整理融合。
杨亚男 100%“练功旦”
杨亚男,国家二级演员,工武旦。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师承王继珠、王芝泉、刘琪、邢美珠、张啸竹、史依弘、阎巍、白云明等。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五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大赛“红梅金花”奖及“红梅之星”称号获得者。
今日台上,应对天兵天将挥洒自如的主角水母,曾也从龙套配角一步步走来。演出结束,荔枝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杨亚男。
“水母娘娘”戏鞋与兵器
《泗州城》对于杨亚男来说,意义非凡,“这出戏,点燃了我的小宇宙。在习、练、演这出戏的过程中,整个人在武旦这个行当里,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第五届研究生班的杨亚男,有机会得以向著名武旦前辈闫巍老师、武生前辈白云明老师学习这出传统戏。十几年刻苦练功“量”的积累,终于在这出戏的学习中迎来“质”的爆发。得益于过硬的基本功,这出全面考验武旦各方面实力的骨子老戏,杨亚男学的很快。两个礼拜学完,回到上海京剧院自己又研习了半年左右,便登台首演了。近八年过去,演到如今,当年老师提点的节奏细节都完全内化成了她可以自如调用的东西。对她来说,现在的每一次演出,尽可以全然享受。
“如果说你全部的时间精力是100%,那么你练功演戏用几分?剩下部分又如何分配?”面对荔枝新闻记者抛出的问题,杨亚男毫不犹豫地回答:“100%!”随后很快又补充,“从前都是100%,但现在不能这么说了。要留20%给女儿,20%我知道也很少,其实很是愧疚纠结了。”
杨亚男后台化妆
瑜老板 “打背躬”
“打背躬”是指在戏剧情节进行中,有二人以上同时在场,其中一人在暗自思考或评价对方言行时,背对同台角色,面对观众,表达其内心活动的的舞台表演,包括唱、念或表情、身段。
某种意义来说,“打背躬”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官方版“os”了。前不久被粉丝们爱称为“瑜老板”的王珮瑜,刚刚参加了以吐槽为特色的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也算是首次在新媒体语境下,面向更广的观众群体,打了一次生动诙谐的“背躬”。
“瑜老板”登场前的准备
在用“云遮月”、“坛子脸”、“老生”等戏曲术语打趣过后,王珮瑜更多的则是在用幽默解嘲的方式,自陈作为一名不遗余力推广京剧、为之呼喊奔走的梨园中人,当下遇到的一些尴尬与心酸,这其中包括——
“王珮瑜,是不听京剧的人,最喜欢的京剧演员。”
“这几年,女团火了,说唱火了,脱口秀也火了。其实,京剧也火过——100多年前。在电影《霸王别姬》里有这么句台词,他说是个人,他就得听戏。我当时泪流满面,我就想,我怎么没有生在那样一个年代呢。”
“这个年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人说我上节目是为了自己火,可是我再不站出来去努力推广京剧的话,可能我,也没饭了。”
说到底,仅仅出于从业者的一种自觉似乎不能解释王珮瑜选择的这一切,尤其面对压力,以及更为繁重的工作内容。那么答案大概有且仅有:唯有热爱,方解千愁。
“瑜老板”登场前的准备
采访手记:
本场前来的观众中,不乏白发老人,也有知性中年,更不缺青春面孔,甚至还有很多被大人牵来的小朋友。在这个时空里,彷佛因戏生出一个神奇结界,没有年龄职业种种社会化的区分,空气里只有专注、赞叹。台上台下,演戏看戏,充盈着每一位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其中有一位朱老先生,今年已75岁高龄,却已经是陪伴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走到第二届的资深粉丝。他告诉荔枝新闻记者:自己从17岁开始听戏,近60年来一直保持关注各种戏曲、戏剧艺术作品。现今我们的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好,有更多机会、更好的条件可以欣赏到许多高水准的演出,受惠于此,他感到非常幸福。这次他早早获取了京昆艺术群英会的演出信息,30多场演出,他争取“全勤”出席。虽然家住江北,每场演出也都坚持看完,再坐地铁过江回家。观看各种演出的购票消费已成为他目前生活支出的大头,而家人也十分支持,这位“文艺老生”的晚年生活让人好不羡慕。
返场也看入迷的“文艺老生”朱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