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房子也没有老家回的北上广深底层土著怎么办(没房子也没有老家回的北上广深底层土著怎么办)(1)

上海分两种土著:

上海人(老城区)、本地人(老郊区)

前者不少都是住在八九十年代的老破小里,和爸妈挤在里面,遇不到拆迁,之前也没买房子的话,基本只能卖房子置换到更偏的地方了,或者继续等拆迁,要结婚的话,可能就得几代人都在挤在老房子里了。相信关注上海话题的人里有一部分知道个叫宽带山的论坛(总被拿来当上海人排外的“证据”,说起来我知道这个论坛还是从知乎知道的),这个臭名昭著的论坛里有一个梗:滚地龙、三校生、老破小、划旗子。意思是一个上海人的祖上来上海是逃难来的,中职学历,家里只有一套破破烂烂房龄比年龄还大的小房子,工作是在地铁站里耍旗子……这种情况其实不少,以后怎么办?置换到远郊咯,还有不少置换到外地了(主要嘉兴、昆山、太仓等地),所以有不少这种情况的上海人会自嘲:以前当住到远郊会很丢人,没想到这边以前老邻居不少……全都被迫迁到郊区来了。上次遇到个上海人出租车司机,房子都快到太仓去了…

后者的话,基本都有房子(自己造的农村私房或者原拆原返的拆迁房),当然也有少数尴尬的情况:有一批最先拆迁的、市区边的本地人只拿到一套二室的工人新村房,和之后拆迁的本地人比,房子要少很多,也老很多,而且自己本身就是农民而已,这样一拆迁把自己拆到上海人堆里去了,又没了土地,比较缺少专业技能,就只好自己找新工作,交新朋友了。这些本地人就比较倒霉了……前半生因为是农村户口所以生活质量比上海人差不少,因为拆迁的不巧,也不及其他拆迁的本地人那样,苦尽甘来,虽然之前苦,但之后起码有几套房了……他们是之前不如老破小里的上海人,之后不如拆迁拿房的本地人,基本和上者一样,要么一直住在老破小,要么置换出去,有钱的近郊,没钱远郊,实在穷只能出上海了。

继续这样下去,生活成本越来越大的话,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不堪生活成本,迁出上海……这种情况对不少上海人是个很有落差的打击。

举三个例子:

一个小学时候的朋友,住在彭浦新村,房子很小很老,一层三户,家里堆了很多东西,爸妈是基层员工,他学习也不好,家里也没多少存款,要是他要结婚,女方也没房子缺钱的话,估计只能卖了房子出外环或者出郊环了……

我学车时候的教练,本地人,他就是早拆迁分到工人新村的那一批,老破小一套,三代人住在一起,他教车,他儿子开公交,不过心态好,要求也不高,看着日子还不错,但是等他家里面小男孩长大要结婚了……怕是也得卖房子。

我家以前的房客,上海中年人,同济毕业,以前房子在彭浦新村,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房子卖了,但是没买,他爸爸妈妈还有他和他老婆(新上海人,上海没房子)租着我家的两室户,儿子和我一样大,住学校宿舍。后面因为15还是16年房价上涨、房租上涨,觉得太贵就没继续签合同了,现在估计租到外环去了…到他儿子以后结婚估计就更加困难了。还有一家房客是离婚了的上海阿姨和她儿子,以前租我家三室户,现在已经把房子从中环换到美兰湖了…

综上:

上海土著一套房子都没的其实不多,还可以凭着一套自住房还能勉强在高物价高房价前面撑一会…不过下一代怕是就危险了。因为各种因素的确没房产的上海人就更倒霉了,每个月都在撑,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想置换都没房子换……

错过买房时机,又轮不到拆迁,翻身就很难了,不过还有希望…到了可以申保障房的地步,翻身基本无望,太困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