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人要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这就是大山里的情况。要出去并不全是因为贫穷落后,也有受不了里面的传统规矩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而想进来的,不是好山好水的人,就是图个新鲜,其实,山里的空气是非常不错的。

一直想写关于故乡的一些奇闻趣事,又不知从何说起。作为大山出来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到也见到当地的各种奇闻趣事,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习俗,也常被人谈论。还是从年头开始吧。

正月初一,也是迎新年的开始,正透着浓浓的年味儿,一家人团聚,欢声笑语的。天未亮,母亲就喊起了床,按照以前的说法:正月初一起得早,意味着接下来的一年里都不会懒床,做什么都能快人一步。起来后洗澡换衣服,辞旧迎新,然后向家里的长辈问好,小的时候长辈还给零花钱(那时候还没有红包的说法),长大了就得到一句话:“今年好好努力,加油!”,其实并不是要什么,而是问候长辈的同时,想得到他们的肯定罢了。

言归正传,以前正月初一有几样很忌讳,扫地是万万不可以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初一扫地会把接下来的一年的财物往外倒,还不懂事的时候,即便手里拿个扫帚都会被大骂一顿;还有不允许到处串门,认为会破坏别人家运气什么的,后来我问了问村里的老人,他们也道不出所以然来,反正就是不允许,否则打骂一顿是免不了的,故正常情况都是初二串门走亲戚;吵架闹事也是一大忌讳,会影响一年的安定。当然了,要是那一天有老人过世,就没有不允许串门这一条,还有一些条条框框就不细说了,直到过完十五才开始上山干活,用祖父的话来说:“一年就一次,还不能好好休息吗?”是啊,劳累了一整年,休整半个月也正常,还有外出打工的儿女们回来了,难得聚在一起,应该多一点时间陪伴唠嗑唠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很多的习俗逐渐被年轻人淡忘了,多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摒弃了一些旧思想,现在正月也没有那么多的忌讳,走亲戚串门可以了,也不用早早起床,吵架闹事不谈的,到也被默认,都能够自觉遵守,至于扫地这一条仍然存在,就为了图个吉利,毕竟大山里真的很落后,每个人都不想破财,都是奔着大康去的。

侗家姑娘记录民族文化(奇闻趣事侗家旧习俗)(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