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觉得《黄帝内经》是3000年前老祖宗写的东西,还管得了今天的事吗?

管!不信?咱以孩子为例。

本文摘自《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一》

文:曲黎敏

小孩基本不得病,小孩得病基本是大人逼的。凡是小孩得病,我一定会先说大人。

为什么呢?

人在一七(7岁)和二七(14岁)是非常重要的长身体的时期,就好比给大厦夯地基。所以关于幼儿教育这一点,我反对幼儿园过多的教育,因为那样就把孩子拘住了,孩子就是要多睡、多玩、快速成长,7岁到14岁的时候他会有旺盛的求知欲,这时候要充分地满足他,但又不能拘束他,所以这时候的教育要很高级,此刻天癸未动,在人情上就是“不动情”。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1)

教养生命的第一要务是:“不动情”

小孩情绪虽然不稳定,但他不记得,也就是“情感不留于意”,大人的所有问题在于“不能忘”,尤其是不能“忘我”。记恨,记仇,什么都记着,这些东西如垃圾堆积在五脏六腑里面,人能不得病吗?

二七一十四岁这个门一开,父母就感慨,完了,不长个儿了。但女孩从这一天起,也成熟了,所以要有“及笄礼”。但男孩的成熟不像女孩那么明显,就索性20岁时行“弱冠礼”。这个我在《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中讲过,此不赘述。

其实,《黄帝内经》第一篇如果真的全读懂了,整本都不用读了,这一篇是大道,后面的全是细节。有人说《黄帝内经》只要懂一句话能吃一辈子饭,我们倒不必指望它吃饭,来此一世,能知晓这些生命的秘密,就成。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女子能来月经,需要三个条件:一、任脉通;二、太冲脉盛;三、月事以时下。

先讲“任脉通”。

任脉,在《灵枢经》里面有专门讲任脉的,任脉起于会阴,会阴在前阴后阴的中间。任脉、督脉、冲脉,人体三条最重要的先天脉络都起于会阴,因此,会阴也叫“一源三歧”。

原先,我总闹不懂太阳的精魂为什么是三足乌,月亮的精魂为什么是三足蟾,学了《黄帝内经》后,明白了,人之精魂也在于三足:任、督、冲。任脉主一身之血,督脉主一身之气,太冲脉主性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2)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3)

老天把人体最秘密、最重要的东西都藏在会阴。它知道人都要脸面而不知道护根本,比如人被打时都护脸护头,不知道护裆。所以老天就送你一个先天的保护神器,两条腿,两条粗壮结实的大腿为你保护性命根本。

这儿可是死穴啊,一脚踢过去人就完了。所以现在有一些爸爸教女儿,只要男孩欺负你,你就往底下踢,可再狠也不能踢人家的命根子啊。

看过电影《秋菊打官司》吧,秋菊认为村主任打她老公哪儿都行,就是不能踢命根子。那个电影真的很精彩,在农民意识里,村主任可以打村民,但踢老公命根子,不行,得讨个说法。

命根子就在会阴这个地方,真正的会阴穴其实在腹腔里,与脐下三寸关元穴相合。

西方文化讲公尺公寸,中国文化讲究“同身寸”,也就是大拇哥横纹上的长度为一寸,每个人的寸都略有差异,姚明跟我们的寸肯定不一样。

先前我们讲过小孩出生时都握固,就是把自己这同身寸都藏在手窝里,就是老天不给你这个秘密。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4)

古代认为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按理说,脐带长一寸,气就散掉了,少一寸,气又不够,所以脐带最好剪成六寸,可老天不给你看这个寸,这大概也是老天在告诉我们只要一出生,人就没法为自己做主了吧。

女人呢,不必去找那个命根子,女人的命根子就是子宫,属于生发之地。据说男人是在性高潮的那一瞬间,能感知到自己的命根子。

所有的人都有任脉,任脉对女人非常重要。就是从会阴出来一直上升到脸,与督脉合于人中,交于上颚。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5)

有一个病人说吃完药之后上颚疼,其实这是任督交接处有堵。疼,就是药起作用了,在攻那个病灶点了,这是好事。

任脉另有旁支与胃脉相合。胃主气主血,一般人正常的脸色不是红,应该黄里面带一点明亮,微微有一点红。但不可太红,太红就是病了。

督脉主人一身之气,任脉主人一身之血,现在外面有一个骗局,就是动不动就招呼人来练功,号称可以帮你打通任督二脉。其实只要人活着,任督二脉就是通的,任督二脉相通,人才能生成肉身。但任督二脉相通,在孩子身上的表现与大人不太相同。

打比方说吧,小孩的通,是一个圆,来回无障碍;而大人的呢,因为意识、思维、情绪等障碍,而瘀堵了经脉的流畅。真要堵了任督二脉还真不容易,练功呢,任督二脉会活跃些,但若找不对师父,还不如不练,扰动了先天经脉,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到那时,又该说是走火入魔了。

总之,二七一十四岁之后,任脉通,指血足。任脉在太冲脉的带动下,开始有了必需的方向,随着“漏”的状况,开始有了瘀阻。若想回到无阻碍的境界,关键还是要回到“无漏”境。这个,我们后面会讲。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6)

接下来讲“太冲脉盛”。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太冲主性。只有14岁之后,人的太冲脉,跟性相关的这支脉才开始发动。

太冲脉是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是一条阳经,它也起于会阴,然后从人的“气街”处,也就是大腿根处向上分流。男子,走两个睾丸;女子,走两个卵巢。然后上至乳房。

所以,女子的第二性征乳房的发育与太冲脉相关。而男子由于阳气特别盛,太冲脉直接往上冲,一直调到“环唇口”的位置。所以,男子的第二性征之一就是长胡须。

具体地说,男子,太冲脉走两个睾丸,上至气街,也就是走到大腿根,大腿根酸痛,就是任脉血不足、冲脉气不足的象。女子来月经的时候也会有大腿根酸痛的问题。太冲脉从女子卵巢处分,女子血足,气不足,所以太冲脉上行至女子的乳房就散开了,生成两个乳房,所以乳房大小由天定,也就是说,乳房的底座儿跟冲脉有关。

按理说,女子乳房紧小,应该是冲脉阳气足、收得住的象,可女子偏偏要去隆胸。乳房大小还跟什么有关?跟后天胃血有关,血足了,兼之怀孕时也会刺激太冲脉,乳房大小还能有一次变化。而男子呢,气足,太冲脉会在乳根处继续上冲,冲到喉部凝聚一下,形成喉结,从喉结这儿再往上走,沿两鬓长胡须。所以男子太冲脉强壮与否看胡子。

张飞的胡子是奓开长的,这也是太冲脉的体现,太冲了,人就愣。而关羽的胡须就长得漂亮,往下长,又长又密,就是气足血也足,沉得住气。还有一种就是不长胡须,这种人《黄帝内经》称之为“天宦”,也就是说他是天生的宦官,其实他跟宦官有很大的区别。

为什么男人不长胡须呢?

一种是因为他先天气不足而血有余,太冲脉上不来,这种人胖,且不长胡须;还有一种是他先天阳气的收敛功能特别强,能憋住而不宣发出来,这种人性情比较复杂,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味,不太好惹,而且男生女相,主大富大贵。

古代的宦官被阉割了后就不长胡须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由于太冲脉起于会阴,对男性而言,至睾丸而分叉上行,阳气足而继续上行,在喉结一聚,然后冲关,上散为胡须。宦官既然睾丸被割除了,太冲脉一伤,胡须瞬间飘零,嗓音亦为尖厉,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

任脉主一身之血,任脉一通,血就开始充养卵子。女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有多少卵子已然是定数,二七之前,隐而不发,犹如潜龙。月经一来,女孩就变成女子,卵子开始成熟,就具备了生育的能力。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门就此开启,一般是一次成熟一个,若吃促排卵药,就是激素药,会造成多胎。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7)

卵子的成熟,光有任脉血足还不成,还得“太冲脉盛”。任脉主阴血,太冲脉主阳气,气为血之帅,阳气不足,也无法推动阴血。任脉通了,血足;太冲脉盛大了,气足。这时来月经的第三个条件就是“月事以时下”。

“月事以时下”,“月事”指月经,天癸不是月经,天癸是先天动力,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才能以时下。

这个“时”,指28天左右,经过28天血与气的营养,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太快、太慢,都是病。

现在很多人,只要一治月经病,就往阴血不足上归,这是欠考虑的。月经下不下得来,能不能按时下来,是跟阳脉、太冲脉有关系的。

现在很多女孩又节食又减肥,阴血不足,阳气也不足,故而停经的人很多。如果看病看不到这个层次,照样看不好。有人先天月经量小,就是阳带动阴的能力不够,或者有的人月经就是下不来,小肚子憋得特别难受,这就是有寒邪,且冲脉太弱,动力不足。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8)

总之,“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句是说,具备了前三者,女人才能怀孕生子。

人生,无非守时守位,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固定时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别找理由。

比如该恋爱时不恋爱,该结婚时不结婚,该生孩子时不生孩子,都会出问题。好多妇女40多岁了来找我,说曲老师你让我怀孕。我说你月经还有吗?快没了,那你怀什么孕啊?谈恋爱就要趁年轻时,人在25岁之前,有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25岁之后的恋爱很可能就缺失了纯真的少女心,再爱、再恋,也有焦苦的味道了。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9)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新书推荐

黄帝内经从古至今一直在流传吗(黄帝内经都3000年了)(10)

曲黎敏 | 2019.04 凤凰联动出品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书四大经典之首。2006年曲黎敏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电视讲座创下养生栏目收视奇迹。积淀12年,曲黎敏首次逐字逐句,以全新视角解读这一国医典籍。

本书涉及《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两大篇章,深挖人体五脏、气血经脉中蕴藏的秘密,破解人与世界的相处之道。从具体养生方法到解析生命大道,进行多角度跨学科阐述,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丰富知识,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用诗意、风趣的语言将深奥的古籍化繁为简,让每一位读者既能领略《黄帝内经》的智慧与玄妙,学习养生知识,又能寻找到破除自身迷惘的良方。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