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孙悟空三次离开团队的经典摘录?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悟空三次离开团队的经典摘录(看透孙悟空的经历)

孙悟空三次离开团队的经典摘录

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句话已经渐渐成为了一句励志标语,在世间广为流传。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懂得不忘初心的真谛?

有人把初心比作是最初的梦想和追求,也有人将其看成当初树立目标时坚持的行为准则,或者追寻梦想的方式。但事实上这些说法都不够正确,也根本无法代表初心的真正含义。

而真正的不忘初心,其实应该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那样,始终都能够保留一种永不磨灭的信念。即便历经浮沉起落,见证沧海桑田的变迁,依旧不会改变内心深处的坚持。

在整部《西游记》当中,唯有孙悟空最能体现不忘初心的精神

孙悟空的独特之处:

1、人物经历清晰明了,有始有终,方便比较。

在《西游记》的几个主要人物当中,吴承恩老先生只对孙悟空的身世和来历,做了十分明白的描写。从最初石破惊天猴王问世,一直到最后修成正果,中间没有任何断层。

相较于孙悟空而言,作者对其他人的刻画明显没有这么细致。比如猪八戒和沙僧都是从被贬下凡之后,才开始出现在故事中。至于唐僧,则是用回忆的方式,对他的身世进行了一番粗略描写。但那也只是从陈光蕊高中状元开始,但对于金蝉子被贬下凡之前的情形,却没有任何记录。

2、人物前后性格和行事作风都有着非常大的变化,更加贴合这个问题的主旨。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初心,就必须从他的人生变化当中,去寻找那一个永恒不变的因素,那便是最初的心性。

纵观孙悟空的一生,的确是坎坷不平,跌宕起伏,而与此同时也让他的心态和性格发生了多次改变。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样东西始终不曾改变,而这正是本文要探寻的本真。

3、虽然曾经失败,但是从未被打垮。

猪八戒被打入凡间以后,曾一度自暴自弃,先是与妖怪成亲,后来又与凡间女子高翠兰结为夫妻,甚至连观音菩萨的劝谏都差点不听。沙僧也是在流沙河中做起了妖怪,完全没有了半点天神的样子。

但是反观孙悟空,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困境妥协,一直保持着与生俱来的坚韧和斗志。五行山下500年的囚徒生涯,虽然磨去了棱角,但是却并没有磨灭他的锐气。这一点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不忘初心的关键性因素,行为可以被否定,信念却不会因此倒塌。

这些因素不仅能够体现出其他人无法替代的人物特征,更能够使人看透他内心深处那个十分独特的闪光点。他的经历,已经完美诠释了不忘初心的含义。

否定一:最初时不切实际的梦想并不能代表初心

在《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可以说是一个有梦想的猴子,但是他的梦想却有点不现实。因为他想要的不仅仅是寻仙访道,求个长生之术,而是想要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当中,彻底超出所有规则不受任何人的约束。

可是人生于天地之间,又怎么能够彻底的超脱?即使是玉皇大帝也需要遵守三界之间的规则,无法完全做到随心所欲。

如果把这一点当成孙悟空的初心,实在有点太不靠谱了。因为这个想法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现实无情的打破。如来佛祖用一座五行山实实在在的给他上了一课,让其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不受约束的。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只能是一种美好而又无知的幻想,根本不可能搬到现实中来。其实类似于这种不切实际的梦想,许多人都曾有过,比如小时候都曾经想象自己未来可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或是伟大的科学家,或是某个地区的首富……

但是到后来都会逐渐认识到,原来那些想法是如此的天真,甚至完全脱离了现实。而且到最后这些目标也都会慢慢被遗忘或抛弃,真正能够走到那一步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要重新认识一个平凡的自己,主动从幻想的状态中走出。

所以说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根本不是所谓的初心,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天真的想法,最后一笑了之。因为迫于生存的压力和种种现实的考验,放弃那些想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每个人都要学会长大,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浪费。如果将天真当做初心去一味的坚持,那么结果往往会得不偿失。

就像孙悟空若是能够早点接受现实,你不至于闯下大闹天宫的祸端,更不必在五行山下遭受500年的劫难。既然幻想注定无法长久,也就意味着它不能代表人的初心,不能被长久以往的坚持下去。

否定二:初心不是追求梦想的方式

是人对于不忘初心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过这种想法明显是一个错误,因为人的坚持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倘若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样的观点自然就会被推翻。

比如孙悟空当初为了让自己凌驾于所有人之上,不惜大闹天宫一路打上凌霄宝殿,口口声声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大有一种想把玉皇大帝取而代之的气势。但是这种做法的后果也十分严峻,三界之主岂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譬如原著中如来佛祖曾坦言:

“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如来佛祖说这些话显然并不只是为了突出玉皇大帝的年龄。他要告诉孙悟空的是一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阅历和经验,以及开阔的格局和眼光,才能够看透世间的一切,才有资格坐上那样的位置。

而像他这样只知道喊打喊杀,其实是一种极其幼稚而可笑的方式。自古以来杀人者人恒杀之,辱人者人恒辱之,如果暴力能够解决问题,世界岂不是全乱套了。

所以说对的行为准则固然应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主观意识发生错误的原则,这应该彻底摒弃。由此可见一味的坚持行为准则,并不能够达到不忘初心的效果。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更何况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计划就一定是对的。

一条道走到黑不见得就能换来成功的结果,而一直被世人苦苦追寻和坚守的初心,也绝非如此死板的概念。孙悟空在吃过一次大亏之后,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并且主动改变对待世界的态度,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这个说法。

一成不变只会使人陷入僵局,灵活多变才能让事情迎刃而解。可是既然连人生的追求和梦想,以及坚持的行为准则都能够改变,那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一直不会被改变的?

不忘初心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多年以前,迪克牛仔曾经发行过一首叫做《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的歌曲,其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这句歌词虽然是对爱情的拷问,不过却也和不忘初心的精神显得如此相得益彰。外界环境会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化,人的处境也不会和多年之前一样,可是即便一切都已改变,但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却从来不变。

包括《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是如此,最初时他可以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独自离开花果山,乘着一叶扁舟横渡茫茫大海。期间多少艰难险阻,几多惊涛骇浪,都不足以使其退却。为了这份向往,他可以孤身一人横穿两大部洲,任何困难都无法挡住前进的脚步。

可见他之所以能够从菩提祖师那里学成长生之术,正是得益于这一颗百折不挠的坚韧之心。

直到后来在他脱离五行山后,尽管世上的一切早已沧海桑田,500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可是他内心中那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依然没有丝毫改变。

斗苍龙、战猛虎,上穷碧落下黄泉。降妖魔、斩精怪,闯过多少生死险境。

平顶山莲花洞,九死一生制服金角银角;枯松涧火云洞,三昧真火之下差点命丧黄泉;800里狮驼岭上,舍生忘死鏖战三大妖魔……

取经路上的孙悟空,依然还是当初那个独自漂洋过海的美猴王,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是他精神上最大的支柱,也是从未忘却的初心。“斗战胜佛”这个称号不仅仅是为了称赞他的战斗力,更是在表彰这种战天斗地无所畏惧的强大精神。

斗天、斗地、斗人、斗己!

不服输,不认输;不抛弃,不放弃。

这是孙悟空的初心,也是所有人都应该拥有的信念。梦想可以更换,道路也可以重新选择,但唯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弃。

比如近年来,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流行语:“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可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历尽千帆之后,当初的少年早已看透了世间的沧桑,此时唯一能够保持不变的,正是那种永不言弃的执着。初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人毕生的信念,可以贯穿整个人生,真正做到有始有终。

始终不变的初心,可以为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历经磨难初心不改,终于修成正果,从而给自己的人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够从一个不被认可的妖猴,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斗战胜佛,他已经可以毫不谦虚的说一声:“不负此生矣!”

他最后能够让自己的人生走向圆满,正是因为心中有一股不服输的信念,只要还活在这个世上,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实现价值。即使曾经面临失败,哪怕一切都要从头再来,也不会因此而退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种大无畏的气概,正是不忘初心的最佳体现。只要心中的希望之火不曾熄灭,就依然还有走向成功的可能。不惧困难,不畏艰险,不因曾经的失败叹息懊恼,不因眼下的落魄困境自暴自弃,始终把坚毅的目光,投向充满光明的前方。

初心如火,可以点燃生命的希望;初心如水,能够滋润重生的梦想;初心如山,代表着永恒不变的信念;初心如海,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孙悟空可以凭借它走出失败的阴影,重新建立梦想,并且走上巅峰。而我们也一样可以秉承着最初的信念,渡过生命中的每一道难关,以便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终:

看透孙悟空的经历,悟透不忘初心的含义,愿人生有始有终。

本文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