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南泥湾是江南什么地方(南泥湾还是陕北的好江南)(1)

1962年10月15日的人民日报头版。

南泥湾是江南什么地方(南泥湾还是陕北的好江南)(2)

南泥湾新貌资料图片

从高空俯瞰黄土高原,是绵延不断、数以万计的山脊与沟壑。翻看地图,那些层层叠叠、又深又长的沟壑,几乎每一道都有名字:老虎沟、蚂蚁沟、崖窑沟、背湾沟……其中,有一个名字格外响亮:南泥湾。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举国皆知南泥湾,多源于这首民歌。在延安南泥湾,记者穿过巨大垂拱稻穗造型的“收获之门”,来到19.21米高的红色钢结构党徽下,一群身着陕北特色服装的姑娘正随着《南泥湾》曲子翩翩起舞。

80年前,八路军359旅在旅长王震率领下挺进南泥湾垦荒时,这儿还是“猛兽当家百年多,一片荒凉没人烟”的“烂泥湾”。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面临内外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毛泽东曾经回忆,“困难真是大极了。”

但困难从来就吓不倒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延安,毛泽东在办公窑洞前辟荒地、种蔬菜;朱德背起箩筐,拾粪积肥;周恩来、任弼时在短时间内成了纺线能手……经过359旅官兵辛勤奋斗,南泥湾彻底变了模样。

76岁的侯秀珍“讲了一辈子南泥湾故事”。她公公刘宝斋上世纪二十年代入党,曾是八路军359旅的一名战士。“听我公公讲,1941年开进南泥湾,战士们把烂铁都熔了,打成斧头、镢头、镰刀,边走边砍树开路,搭草棚子住在稻子地里,白天种地黑天上山,点煤油灯挖窑洞。他们从早干到晚,下午牛都‘下班’了,人接着干!短短3年,359旅开出26万亩地,多了不起!”侯秀珍边说边笑,“南泥湾是个好地方,你看我这身体,棒棒的!”

建党百年,侯秀珍在家里建了一座小型红色博物馆,里面还有当年打的老镢头。“过去流血流汗换来了新中国,现在咱这么享福,不能忘了历史。特别是年轻人,更不能忘!”侯秀珍说。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保留着359旅“又战斗来又生产”的痕迹。一块桦树皮、一截烧黑的木炭,是战士们的纸和笔;纺车、香皂、水壶、毛巾,是发展副业的产物;老照片里南瓜成山、牛羊遍地,毛泽东来视察,战士给他口袋里塞进一只鸡腿;统计图表记录着,1941年南泥湾就实现了100%肉油菜自给,到1944年,收获粮食3.7万石、蔬菜595.5万斤……

“人民的军队是战斗队、工作队,也是生产队。”这是1942年拍摄的纪录片《南泥湾》的旁白。镜头里,毛泽东欣然提笔为南泥湾题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三台庄是359旅当年种水稻的地方,“85后”农民高利军正在地里忙活,边干边跟记者谝:“这是跟延安大学合作的试验田,种点稀罕的菜。这地可都是‘文物’,当年359旅开出来的!”他把手中铁锹一杵,又说道:“我跟几个合伙人一起,包了100个大棚,还有4000亩地。大棚种瓜果,销路不愁;田里种高粱,贵州的酒企跟我们签合同,搞订单农业。”

按照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的政策,当地农民的地,以高出市价50%左右的价格流转给政府,交由种粮大户或企业兴办现代农场、集约化经营。管委会统筹开发南泥湾,负责打造景区、盖改善型住房、修水利设施、建湿地公园等。农民在景区或外地务工,人均增收过万元。

南泥湾有陕北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夏日,天蓝水碧,野鸭在芦苇荡里欢游,岸边枝叶繁茂,远山树木葱茏,真不愧是“陕北的好江南”。经过20多年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的努力,南泥湾开发区森林覆盖率已达82%,林区面积比耕地多出10倍有余。

1962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今日南泥湾》,文中写道:“有人说:‘九旅没有走,南泥湾还住着九旅的人!’原来,三五九旅离开南泥湾时,有八九名战士留下来,在这里落了户。”

大生产运动开展80年后的今天,本报记者在南泥湾深深感到,359旅依然“没有走”。当年的“一连”“二连”“三连”,已化作村庄的名字。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至今并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申孟哲)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04日 第 01 版)

“来这里打卡”系列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