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苦心孤诣受招安,脑袋削尖去立功,不惜拼光梁山军也要去打方腊,什么顺天护国都是幌子,他真实的目的就是想当官、当大官。他最后如愿以偿当上了主管一路兵民之事的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再升一级就将跟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平级。这诱惑别说宋江这种郓城押司小吏低挡不住,就是一个正人君子,面对这样的高官厚禄,也会心跳加速。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稿子,因为更要强调“德不配位难以善终”这个主题,忽略了对宋江职位的具体阐释,以至于很多对其官位感兴趣的读者很不满意。但是不读宋史的人不知道,宋朝是个奇葩王朝,他的官位设置跟历朝历代都不同,而且最奇葩的就是没有“将军”一职,什么大将军小将军通通没有,军队宁肯交给文官和太监,也不肯让身经百战的武人掌握兵权。要把宋江的职位换算成其他朝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宋江官职大小排名(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宋江官职有多大)(1)

这里咱们只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介绍一下宋江的权力,然后再具体解释:宋朝没有省,所以也就没有总督巡抚,地方最大行政单位是州,若干个州为一路,宋江当一把手的楚州,是淮南东路下属十州之一。

在楚州,宋江就是天——他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品级在正三品到从二品之间,如果再升一级,安抚使前面加一个“大”字,那就是正二品官员。宋朝的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前三者为宰相副宰相级别)、太尉都是正二品。也就是说,宋江跟老种经略相公乃至蔡京高俅的距离,只有一丢丢了。

如果看了上面的解释,还有读者不知道宋江的官有多大,那笔者就没办法了。接下来咱们参照《宋史》来具体解释为什么宋江的职位可以直追老种经略相公和蔡京高俅。

先说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此公事迹见于《宋史列传第九十四》:“时师道春秋高,天下称为‘老种’”。种师道之所以被称为老种经略相公,就是因为他是不折不扣的二品官,所以可以被称为“相公(不是女子称丈夫,也不是打麻将缺牌多牌)”。

宋江官职大小排名(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宋江官职有多大)(2)

经略,就是经略安抚使——宋朝规定,安抚使一职在某些地方,比如河东路、陕西路、岭南路等边关重地的安抚使前面加经略二字,就像明朝的熊廷弼、洪承畴一样,管的不仅仅是一省军事,所以都可以被称为经略。而种师道“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所以老种经略相公实至名归:管着不止一省军事,级别相当于宰相。

接下来咱们再来看宋江,此人的职务是“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按照《宋史职官志》的记载,这个位置应该是由楚州知州兼任的(旧制,安抚总一路兵政,以知州兼充)。但是按照小说的说法,楚州并没有设知州,所以连审案子都是宋江一把抓:“到任之后,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而这样做也是符合宋朝官制的:“文臣为安抚使带马步军都总管,武臣一员为之副,许便宜行事,辟置僚属、将佐,措置调发惟转输属之漕使。”

宋江官职大小排名(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宋江官职有多大)(3)

那么宋江这个楚州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今天的江苏境内,当时号称“淮水东南第一州”,也就是淮南东路乃至宋朝最富庶的州府之一。作为楚州军政一把手,宋江可能做梦都像在安抚使前面加一个“大”字,因为宋朝规定:“如系二品以上,即称安抚大使。”眼见着再升一步就不用给蔡京高俅磕头了,押司小吏也可以染指宰相之位出将入相,您说宋江能不着急,蔡京高俅能不害怕吗?

所以宋江还是被早早毒死了的好,因为官越大瘾越大,要是朝中奸臣不及早动手,宋江没准儿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了。从一个押司小吏,造反也就一到三年之间,就混成了独霸一方的封疆大吏,这事儿上哪儿说理去?

宋江官职大小排名(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宋江官职有多大)(4)

别说蔡京高俅会把眼睛瞪出血来,就是包拯再世、寇准复生,也早揪住宋徽宗的袍袖,喷他一脸唾沫星子了。

事实上我们也很难说宋江若是生在包拯寇准时代会落一个什么下场。笔者以为,即使是包拯寇准这样的正人君子,恐怕也不会坐视宋江逍遥快活并一步步往上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