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李明启,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个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容嬷嬷,而不是绯闻、流量和黑料。

这就是一位老艺术家的操守。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

一、王婆开启的“黑化”之路

1946年,父亲离世。

李明启只有十岁,母亲没有工作,家里共有七个孩子,最小的弟弟还在吃奶。

从这个时候起,李明启的童年生活就宣告结束了。

她不能再当一个孩子,生活过早地把她推进了大人世界。

搬箱子、扛米袋、敲钉子、糊火柴盒……能养家活口的生计,她都抢着去做。

东北的冬季很长,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年代。

李明启只能用力掖紧弟弟妹妹的被角,然后睡在最外围,弓起身子为他们挡住寒风。

长姐如母。邻居们都心疼这个宽厚苦命的孩子。可惜她的好容貌和好嗓子。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2)

16岁那年,一次机缘巧合,一位苏联教声乐的老师发掘了她的音乐才能。在其悉心栽培下,李明启得以进入文工团,开始了艺术生涯。

因为贫困的家境,李启明总有种如芒背刺的紧迫感。

她的少女时代匆匆忙忙:害怕领导不满意、害怕被淘汰、害怕演砸、害怕当不了第一名······

被刀尖戳着往前走。

即使老师已经对她赞不绝口,即使她已经名声在外,即使她已经成为了文工团的招牌,但她依旧不敢停下学习的步伐。

1960年,24岁的李明启被推荐到话剧社学表演,正式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随后,李明启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贡献给了表演事业。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3)

从明眸善睐的女孩、到风姿绰约的少妇、再到慈眉善目的老妪。

一代又一代的观众看着她成长,她也看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1996年,导演灵光一现,让演惯了正面人物的李明启,出演《水浒传》中人见人嫌的王婆。

在京剧中,这一角色多由“男丑”扮演。

表演中涂上艳妆,脸上粘着长毛黑痣。有时候还穿着造型浮夸的衣服。总之一看那扮相,就打心眼里觉得她不是一个好人。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4)

但是李明启这一款的王婆,却穿着朴素,几乎看不出化妆的痕迹。神态举止俨然一个普通的老太太。

因为她认为:要演活一个坏人,首先要像好人。越像好人的人,坏起来才让人气得跳脚。

怎么表现角色的坏?

一个好的动作设计,胜过千言万语。

李明启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动作:倚在门口嗑瓜子,每一颗瓜子用门牙碾碎了,再“噗噗”地吐到地上。眼睛在人群里乱飘,专门盯着过往的达官显贵。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5)

一看就是个“是非精”。

看这眼角眉梢,乃至每条皱纹,是不是都透露着刻薄。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6)

王婆最大的坏就在一个“贪”字,为了钱她可以不择手段、泯灭良知甚至草菅人命。

武大郎杀青的那场戏,潘金莲尚且顾忌夫妻之情没有狠下心来喂药,王婆却为了几两银子,掐着大郎的脖子,将药硬生生灌了进去。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7)

这一幕,让潘金莲的坏都被“稀释”了,“王婆”凭实力抢戏,成功洗白“潘西”。

不愧是老戏骨。

经典版《水浒传》播出后,李明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恶婆婆”专业户,容嬷嬷不找她来演,找谁?

二、容嬷嬷其实是个好人

李明启接到《还珠格格》的剧本后,就觉得不好演。

首先,这个容嬷嬷是个挑事精,两边的矛盾都是她挑起来的,要是演不好就无法推动剧情。

其次,容嬷嬷是个坏到骨子里的人。那么是什么,让她成为了这样的人呢?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8)

李明启通宵写了人物小传:我出生在社会底层人家,从小吃不饱穿不暖,受尽别人的白眼。

后来丈夫去世,我悲痛欲绝导致孩子刚刚生下来就夭折了。

我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依靠。

赶巧碰上了皇后出生,皇后的母亲没有奶水,把我找过去当皇后的奶娘。

所以对我而言,皇后就是我大半个女儿,就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寄托。

皇后长大后,我随着皇后进宫。从这一天起,我就对天发誓,一定要皇后独得皇上的恩宠。我要让所有威胁到皇后地位的人,都死!

就是豁出这条老命,也要灭之!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9)

多亏了李明启独到深厚的感悟,我们才能看到这样一个立体的容嬷嬷:不择手段的折磨格格们,在皇后面前又温顺得像一头绵羊。

她的恶居然全部源于她对皇后的“爱”。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0)

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所以,当小燕子被吊起来时,容嬷嬷担心皇上苛责皇后。

跪在地上重重的扇耳光,清脆的响声听得导演都心惊胆战的。

她是真扇,一点没手软。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1)

她要让皇上解气,要保皇后无恙。

晚上回家后,李明启感觉脸上的肉又厚又热,一照镜子才发现,脸肿了。

敬业如此,实在佩服。

最著名的那场扎针戏,李明启担心伤害到孩子,将针尖对着自己,捏住针头。为了保证“恶婆”形象最大化,她特意龇牙咧嘴的凑到摄像机前。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2)

摄影师顾及老人家形象,小声地提醒:“妈妈,这样子不好看。”

李明启对他眨眨眼,摆摆手,意思是“没事儿”。

是的,在剧组里,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妈妈”。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3)

但也是因为这份敬业,让她背负了“容嬷嬷”的骂名好多年。

亲戚家的孩子看见她都发抖;台湾记者告诉她,现在我们吓唬孩子都不说大灰狼来了,而是说“容嬷嬷来了”;老伴同事满心忧虑地对老伴说,娶了一位这么一尊大神在家,受得了吗?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4)

在云南拍戏时,她看见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老太太,想过去和人家合影,结果被老太太骂走:“你太坏了,我不和你照!”;上街卖菜,走前面的小两口屡屡回头看她,咬牙切齿的说“嘿,这是老太婆”;千禧年,向来以热情好客著称的北京的哥在拉到她后,也一言不发,开到一半忍不住说:“要是早知道是你,我就不拉了。”

……

很多年后,李明启提到因为容嬷嬷受到的诸多委屈时,依旧忍不住瘪起了嘴。

太委屈了。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5)

三、中国的女儿

李明启老师已经息影好些年了。

退休生活充实又阳光。

早年在剧组的时候,就喜欢收养流浪猫流浪狗,每逢中午,十几只毛茸茸的小家伙围在李明启膝下,吧唧吧唧的吃饭,分外热闹。

不少网友分享偶遇李明启的时刻,几乎都是在说:奶奶好和蔼,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拍照合影什么的,非常配合。特别慈祥!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6)

19年,在公交车上,一位小朋友看到李明启站着,就要起身让座。结果被老人家按在椅子上说:“就两站,一会儿就到了,你坐着就行。”

老一辈和小一辈的相互体谅,瞬间在网上掀起了1.7亿热度的话题。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7)

从不倚老卖老,总是为他人着想。是李明启老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品质之一。

按理说,她在演艺圈混了大半辈子,资历比她老的人没几个。但每当别人夸她“演技好”“德艺双馨”时,她总不忘说五阿哥片场看书、林心如努力认真、赵薇演戏拼命的事迹,还说她在这些年轻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8)

谦虚、温柔、好学、上进、可爱、纯真……这些朴实的品质并没有因为她的老去而消散,反而历经岁月的冲刷,熠熠生辉。

她对生命一直怀有崇高的敬意。

她说过:我能在自己热爱的表演事业中发光发热,我能走到今天,我能学话剧学表演,都是国家的赠予。没有国家,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是中国的女儿,现在我老了,只想回报社会。

如果有机会,请去看看她的演讲。

到时候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字幕都是多余”的台词功底,什么叫知行合一的艺术家,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善良。

李明启生活中被叫容嬷嬷(李明启幼年丧父)(19)

作者 李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