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1)

最近,有很多人都看到了据说是上海浦东某初中女生的一封三页“遗书”,遗书中有大量谴责父母的内容,并且该聊天记录还介绍了孩子轻生之前的一些具体举动。这一聊天记录被广泛传播,引起不少自媒体、聊天群的议论。

在看到这个信息之转发之后,我第一时间在我所在的社群中表示,不支持散布这种聊天记录,同时,我也比较反感这种把别人的“遗书”拍照并进行散布的做法。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2)

目前,有些发布这些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对这些信息主动进行了删除,然而考虑到这一聊天记录已经传开,影响较大,为此我还是想专门谈谈,为何我反对散布这一聊天记录的理由。也希望大家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也能三思:

01散布这些信息,可能会对其他孩子造成不可知的伤害

很多人会觉得像这样的讨论,有助于让更多人,特别是父母,去主动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我也必须指出,像这样的信息大面积传播,更大概率是给其他孩子带来不可预测的伤害。

我们要知道,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是有一定差别的。我们成年人去看待一件事情,相对可以更加冷静、成熟,也不太容易偏激,比如面对这样的“遗书”和事件,我们会进行反思,可能也会对其父母进行批评,但是会考虑更多可能性,甚至对信件真伪、传播者意图进行批判性反思。

但是,未成年的孩子,其整体的认知功能还在发展过程中,他又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3)

1、一种可能性,是激发其对父母的强烈反感。

这一“遗书”的主题是对父母的谴责,而且我认为,她所提到的一些现象,在当前家庭教育中是有一定普遍性的,这也是为何这一“遗书”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

但是,孩子真的是对父母有如此大的不满吗?

从表象上看,好像是。但从深层来看,实际上,未必。

这个年龄的孩子,正进入青春期,而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即便父母做得还不错,在这些孩子看来,也是需要“逆反”的,因为这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彰显身份认同的需要,实际上未必是对父母本身有什么不满。

这一点其实在当前互联网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很多成年网友对目前互联网上激进、喧闹的氛围很不满,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目前大部分在网上留言的网友,其实就是初中学历及以下的小孩子,他们有空闲、也有精力、更有意愿去进行强烈表达,而这又和他们青春期的“逆反”叠加在一起,由此,网上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逆反”的理由,特别是那些可能被他们投射为父母(比较严肃、正统)的人,更容易被其攻击、“唱反调”。

而这份“遗书”恰恰也是这种情绪的一种反映,从某种程度上很容易成为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情绪投射。

如果我们纵容这样的聊天记录进行传播,并且也跟风对父母的批评,却不能看到无论如何都不能纵容自杀等极端的处理方式,无异于是鼓励更多的孩子加入“逆反”浪潮,这对于健康的亲子关系无任何助益,更重要的是,也无助于帮助孩子度过难过的青春期。

另外,要警惕一种可能性,即他们会以为自杀等是一种可以威胁甚至恐吓到父母的手段,进而把这当做一种“工具”、“武器”来使用。

我们真正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去正确看待自己的青春期,帮助父母和孩子更健康地度过这一段时光,帮助遭遇困难的父母和孩子采用科学、健康的方式处理问题,而非相反。

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只学会了“逆反”或者采用类似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他们长大后,也会成为在各种领域带头“逆反”,这不仅不利于其人格趋于成熟完善,也给社会稳定埋下了“不定时炸弹”,是值得引起父母、老师、社会各界警惕的。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4)

2、另一种可能性,是产生“物伤其类”的悲鸣。

一个人的死亡,会激发另一个具有正常同理心的人内心的涟漪。而如果这个人是同龄人,具有相似的人生背景,就可能不止是涟漪,而是内心的波涛汹涌。

这个女孩的遭遇也好,心声也罢,经由这种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同时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类似的遭遇,也会有类似的感受,或者说觉得自己应该有这样的感受。

在这种状态下,可以预计,有很多同龄的孩子即便不把矛头直指父母,也会为其遭遇感到悲鸣,更有甚者,会陷入情绪的黑洞——但是,他们有多大可能性,会把这些告诉我们呢?

而会有一小部分的人,可能自己本来也抱着厌世的观念,但没有想过自己的遭遇竟如此“悲惨”、还能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或者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现在,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带来的影响。他们有没有可能跟进、效仿呢?

这是不堪想象的。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5)

需要指出的是,马上又到开学的时间,也是检验暑期成果的时候。每年开学之前,孩子就容易陷入开学焦虑,是各种情绪的爆发期。

在这样一个阶段,本来就需要给予孩子更加正向的引导,以防止他们用错误的观点去认知自己的焦虑状态。而这个遗书,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棘手,亟待各方引起关注。

02散布这些信息,无助于解决家庭内部的问题

有很多人说,这样的信息传播出来,也有助于家长进行一些反思。当然,这一点是没错的,但是我不认为仅凭这些信息,就能有多大的反思价值,反而可能会把反思的方向给搞混了。

因为,任何一件事,我们在作出价值判断之前,首先要做事实判断。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先要搞明白,然后才是这件事做得对还是不对,不对的话该如何改进。否则,很可能你批判一通,到头发现,完全搞错了目标。

比如,很多人下意识地把遗书的内容当做事实真相,但是,我想说,实际上,你是不太可能通过遗书来获得这个家庭的真相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两点理由:

1、每个人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办法完整地看到全部的真相。

我们的视野是具有局限性的,这也是后真相时代的本质。可能整件事中,没有人刻意说假话,但是大家看到的就是不一样,因为我们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情绪状态、身份背景不同,所站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这份信如果确实存在,也只能说明是这个孩子的观点,是从她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未见得是全都是事实。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6)

2、孩子的认知功能限制了她会以简单化的方式看问题。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会有较为强烈的情绪表达,其实并不鲜见。过去流行的新概念作文里,类似这样的表述不胜枚举。

我读初高中的时候,也是文学爱好者,类似这样的“文学创作”没少写,以“遗书”为题材的文学创作也写过(当年也是虚拟了一个女孩,也赚了不少泪水,不过我事先声明这就是创作题材)。

如果你仔细探究,会发现这些文字表达有一个共通的特点:

有大量自己主观臆断的部分,把自己的观点和事实严重地混为一谈,而且偏向于用绝对化、二分法的方式理解周遭的世界——好坏严重对立,看似爱憎分明,实则缺乏弹性和灵活性。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认知功能发展也不完全,认知水平就是比较简单的,他没有办法去理解一件事情、理解一个人可能有复杂的一面。

因此,如果把这些高度扭曲后的内容当做真相看待,那真是要制造很多“冤案”了。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7)

事实上,一个家庭心理治疗师往往对这样的“自述”不会轻易偏听偏信:

在大量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家庭成员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后,往往另一个家庭成员对同一件事的讲述版本会有比较大的出入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而如果再加入一个家庭成员,可能还能提出第三个版本……

后真相时代的多元视角,理解和包容个体认知能力和视角的局限,不轻易“站队”去判断谁是对、谁是错,才是我们面对这样的家庭事件应该持有的态度。

否则,我们很有可能在没有真正搞清楚的情况下,为了“解决”或者说为了平息被搅动的情绪,随便指定了一个“替罪羊”

比如,在这个完全没有搞清真实情况的“遗书”事件背后,“替罪羊”就是她的父母。

且问,你要“治罪”,是否应该让别人有机会表达一下自己所看到的情况呢?

亦或者,我们怎么会觉得自己有这个立场去“治罪”别人呢?

如果任何一件事的最终走向都变成“治罪”大审判,这本身就偏离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更不要说,连事实真相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8)

03不只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就不要把全部责任都归于父母

很多人会说,即便这件事不是真实的,即便孩子讲的是很主观的个人看法,但是,这个“遗书”的内容至少反映了很普遍的社会现象:

确实有很多的父母亲,对孩子的期望过高,长期忽视孩子的感受,甚至动辄以粗暴的方式进行管教,大家对此进行批判,又有什么问题呢?

无可否认,在很多中国家庭内部,类似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我反对这种简单的归因、归罪。

既然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是许多家庭共通的问题,那么,有没有人去反思,为何这么多的家庭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一个家庭的问题,有可能是这个家庭有其特殊性,如果许多家庭都这样,那就说明存在一些更深层的问题,而一味去谴责作为个体的父母,恐怕也只是情绪宣泄,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

家庭,其实是一个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的状态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联。在分析这些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补上文化心理学的视角,这样可以把情况看得更加清晰、全面、透彻,也更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化解问题。

我们目前所处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这样的家庭:

我们对人的要求很高很高,不仅不能落后,而且必须靠前,即便靠前也要一直保持,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淘汰,甚至有些时候,一方面做得很不错了,其他方面也必须做得很好,有一点瑕疵也不行,甚至多年前无心犯的小错多年后也会成为一个人的“污点”大加批判。

这种高度的要求造成了高度的焦虑,正以“内卷”为名,在职场、教育等领域蔓延,同样也会复刻在家庭生活中。

粗暴对待,动辄严厉的批评,在职场、互联网空间更是稀松常见,见怪不怪,有些人自己就是这种取向的人,经常对人冷言冷语、冷嘲热讽,却不自知。

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家庭教育来抵抗文化范式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遗书”说,孩子考试20名,父母觉得不行,要考10名。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9)

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说得不就是自己的父母吗,不就是自己做父母的状态吗?觉得这就是问题所在。

但是,真的是父母希望孩子更进一步吗?

还是,这就是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裹挟之下的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呢?

假设孩子是30名、40名,甚至倒数一名,我们会怎么看待她?

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前途吗?

亦或说还有什么出路吗?

在同龄人间,她能抬起头做人吗?

讲得更直接一点,即便这个家庭允许孩子,其他人会允许这种“自甘堕落”吗?恐怕要对父母的不负责大加挞伐了吧。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10)

这一点,还没有踏上社会的孩子不一定理解,以为只是父母在压迫自己,要求自己要多读书、考好的名次。

无法理解真正压迫他们的,其实并不是父母,相反,假设他不这样做,自己的人生很可能是灰暗的,而父母到时候已经无力帮助他,现在这样是不想他们悔之晚矣不得已为之。

因此,简单把矛头指向父母,我认为是浅薄的,既缺乏同理心,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真正需要反思或者批判的,实际上是整个文化或者大背景到底怎么了,不是在这个时候,去批判指责已经失去孩子的父母亲。

他们已经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了,而且这也不全是他们两个人造成的,却不得不由他们来承担,这恐怕才是真正的悲剧所在。

04我们该如何面对此类悲剧性事件?

总而言之,面对涉及未成年人自杀这样的悲剧性事件,其信息传播需要慎之又慎,绝对不能够变成一场舆论的狂欢,或者变成一种流量“提款机”。

这封“遗书”实际上并不是孩子主动发布在公众平台的,也就是说,她并没有意图让大众知道。

因此,为何要进行传播呢?这首先对死者不够尊重。

其次,这样做也是对死者家属的不尊重,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我实在不明白,有人把这些遗书拍照,并且散布出来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

当然, 如果是博眼球编造出来的遗书,就更加可恨了。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控制总有人出于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在讨论此类事件时,有几点原则,我认为还是应该注意一下,亡羊补牢:

在讨论的同时,请务必要同时强调生命教育。

在国外,很多类似新闻报道下方,一定会突出两个信息:

1)不支持这种自杀的做法,倡导生命的珍贵。

2)提供一定的救济渠道,即如果也有类似的念头,接下去该怎么做才是合适的。

孩子遗书内容感动千万人(请不要再转发散布孩子遗书的聊天记录了)(11)

这两点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在传播此类事件时比较缺乏的。这就会导致我们沉迷于事件细节,反而忘记了真正该去做的事情,误导了一部分人以为这样做是情有可原的也有其合理性,孩子自己不需要为这种鲁莽的行为负责等。亦或者,在被激发其类似情绪和想法后,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从而危险地进行模仿。

任何的传播都不应该造成二次伤害,如果做不到,那这样的传播就不应该存在,这才是我们需要守住的底线和正义。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