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古镇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来凯里旅游,其中一个必打卡的宝藏景点,就是下司古镇,它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的西入口第一重镇。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

“人文下司,天造山水”,下司古镇坐落于清水江旁,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设立翁袍蛮夷长官司始,至清代嘉庆13年(1808年)下司被正式辟为商埠,民国初年发展为闹市,素有“小上海”的美誉。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3)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4)

下司古镇街巷临河,风景宜人,图为连接清水江两岸的风雨桥。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5)

古镇地处清水江上游,是“苗疆古道”东线主线区域,下司人当时抓住机遇,修建了码头,使下司成为沅江水系距离黔中最近的一个水陆码头,后来发展成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商业繁荣。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6)

千帆过尽、摇橹声声,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头巷尾,小镇的百年兴盛,让这里留下了许多江南院落、微派建筑、闽南建筑、西洋建筑,这些建筑也与下司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构成多元化的建筑特征和文化。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7)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8)

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代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古居民、古巷道。走在大街上,感觉古老的韵味。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9)

古戏台虽然历经沧桑,但基本保持完好。戏台是木结构,建在山门之上。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0)

两边的阁楼是给演员换衣服使用的。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1)

戏台前额雕刻有《郭子仪拜寿》图,郭子仪夫妇端坐在正中,七子八婿身穿官袍,前来为两老庆寿。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2)

此图寓意为国立功,受民爱戴,和德行、德能、子孝父荣的祥和大家景象。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3)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4)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5)

阳明书院释放着古朴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6)

书院建于明代后期,距今有600多年历史了。明万历年间王阳明再传弟子孙应鳌到下司传播阳明心学。在孙应鳌讲学的旧址上,修建阳明书院,以此延续阳明文化。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7)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8)

书院里有很多精美的木雕,都是以前留下来的。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19)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0)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1)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2)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3)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4)

风雨桥是古代的,桥边有镇水兽石雕,这个叫趴蝮,是龙生九子之一,在以前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人们都会将治理水患的愿望,寄托在这些神兽上。当清水江水位到达趴蝮爪之下,表示现在是安全水位,当水位超过趴蝮爪,就要随时做好防洪准备。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5)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6)

黔东南小众景区(黔东南小众旅游地)(27)

看到这里,留言告诉小编,你想去这里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