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增选院士名单公布,149人当选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世界各国都用来授予本国最有成就的学者,在国内,当选院士有多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申请院士的人有哪些 当选院士有多难?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申请院士的人有哪些 当选院士有多难

申请院士的人有哪些 当选院士有多难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增选院士名单公布,149人当选。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称号,世界各国都用来授予本国最有成就的学者,在国内,当选院士有多难?

有效候选人仅有少数能当选院士

从流程上,国内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评选步骤大致可分为初选、第二轮评审、确定候选人以及全体院士投票等步骤。由于每次两院院士的增选名额只有各几十名,分配到各学部一般都只有个位数,所以每一轮评选都会淘汰大量候选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位,最终当选8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91人,最终当选65人。2021年,四川高校16人成为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5人成为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最终共3人当选。

80%以上都有过“陪跑”经历

在国内,当选两院院士的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还体现在参选次数上。据统计,今年当选院士中,80%以上都有过“陪跑”经历。特别是已经67岁的浙江大学徐世烺教授,经历4轮“陪跑”,今年终于当选。在川专家的参选经历如何呢?

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陪跑”2次,2017、2019、2021连续三次被推选为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前两次都铩羽而归,在成为初步候选后被“淘汰”,今年第三次终于成功当选。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邓龙江2019年进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2017年也曾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两人最终都在今年当选。

普遍要熬到50岁以上

今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7.4岁,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8岁。5位新当选的在川专家也都是50岁以上,最大的59岁,最小的56岁。

再来看看他们的科研学术实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刘仓理,是我国武器装备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技术负责人之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唐志共创新技术,使我国高超声速风洞达国际领先水平;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邓龙江突破高端基板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打破国外专利垄断;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是我国高坝水力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杨正林牵头研制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80多个国家运用。

3次被提名未当选 停止1次提名资格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按增选当年6月30日实足年龄计算) ,凡已连续3次被提名至中国工程院和被推荐至中国科学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被提名资格。《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对候选人年龄也有同样的要求,仍然是要求凡已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停止1次院士候选人资格。

相关新闻>>5位在川专家当选两院院士,他们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