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85版的电视剧,空闲时看了看。拍得真是好。中国最好的电视剧都是八十年代拍的。我小时候看这个电视剧的时候,还是和爷爷一起看的。所以每当看到剧中的祁老太爷,就想起了我的爷爷。也是那么瘦,也有点老人脾气。一转眼,爷爷去世都二十年了。

剧中大嫂韵梅的形象太完美了,演员没得说,李维康,京剧名角,后来凭借这部电视剧的角色获得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但就是太完美,太传统了,在四世同堂的家里,把个家里的老老少少都照顾地非常好,所以始终感觉像是戏里的人物。

四世同堂电视剧32集(电视剧四世同堂外两则)(1)

就像孙犁的《荷花淀》中水生的媳妇一样,太诗意,太唯美。

剧中人物,不管主角配角,都非常出彩。感觉那时候的电视剧拍得真是用心。

《四世同堂》的小说,我并没有读完。因为有三大册,我只是在前些年借过第一部翻了翻。当时抄了这么几段:

“一个女人就像一个风筝。别看它花红柳绿的,在半天空中摇摇摆摆,怪美的,其实那根线儿是在人家手里呢!”好像是评论的招娣吧,解放前的女性地位大抵如此。在危患中,他看出来,只有行动才能自救与救人。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有“人”才有历史与地理。玫瑰的智慧不仅在乎它有色有香,而也在乎它有刺。磨一磨心上的锈。

四世同堂电视剧32集(电视剧四世同堂外两则)(2)

12月5日,是林彪诞辰。李零在《唯一的规则》中说,林彪是中国最厉害的战术家。辽沈战役所总结的“一点两面”、“三三制”即是奇正之术。“一点”是主要攻击点和突破口,相当于“奇”;“两面”是与之策应的包围迂回,至少两面但不限于两面。“三三制”是攻击时的阵型,类似古代的“三才阵”。

再比如“四快一慢”: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一慢是对已完成防御准备的敌人总攻击开始的时间要慢(充分准备之后再攻击)。

林彪会打仗这个尽人皆知,但是林彪会读书,这个可能知道的就少了。林彪在1960年让秘书从图书馆借来《列宁全集》,让秘书读前二十卷,自己读后二十卷,专门摘抄列宁论述战争与和平的文字,经过两天,林彪的书桌上摆了两百多张卡片。

从中可以看出林彪读书的态度和方法:做书的主人,不让书本牵着鼻子走。

林彪在政治上也有敏锐性,他在1966年5月时说:“现在,我们把剥削阶级打倒才十六年,他们的人还在,心不死。地主把他的地契还秘密保存起来。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随时都在梦想恢复他们的天堂。他们的枪杆子被缴械了,他们的印把子被夺过来了,但是,他们在思想文化阵地上还占有相当的优势。他们拼命利用这种优势到处放毒,为资本主义复辟制造舆论准备。”

和某些大人物一样,林彪在生活中就有很多不及常人的表现,比如始终认不清人民币的元角分。

四世同堂电视剧32集(电视剧四世同堂外两则)(3)

前几日听孔庆东讲金庸的讲座,其中提到一组对比。梁羽生和金庸同为武侠小说大家,在身世上有相似之处。

梁羽生的父亲陈新玉是广西当地的大地主,解放后的1950年被当地人民政府枪毙。

1985年,广西省委去香港请梁羽生回乡,并问他有什么要求,梁羽生提出对其父一案进行重新甄别。后经蒙山县人民政府复查,认为纯属冤枉,予以平反。

金庸父亲查懋忠,解放前有三千六百多亩地,在江南属于顶级大地主,经营钱庄和酱菜园。1951年4月26日,当地政府认定查解放后抗粮不交,窝藏土匪,图谋杀害干部,以不法地主罪判处死刑。

1981年7月,邓小平会见查良镛,说“团结起来向前看”。

1985年,海宁县人民政府,宣告查懋忠无罪。查良镛用半文半白的文字回信,未置可否,漠然视之:“大时代中变乱激烈,情况复杂,多承各位善意,审查30余年旧案,判决家父无罪,存殁俱感,谨此奉书,着重致谢。”

老孔评价,在为名人家人平反这件事上,法律严肃性不够,当时的评判真的是错的么,今天的平反是对的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