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1)

顾廷烨当年作为不得宠的侯府嫡子,能享受到的顾家红利微乎其微,恐怕也只有那一身过硬的传家功夫和侯爷在他身上隐隐有的从不向外人道的振兴家族的期望而已。

其余的便都是龌龊和糟心事了:

因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出身商贾之家,所以白氏在侯府受尽委屈,早早亡故,留下年幼的儿子顾廷烨也被另眼相待。

继母小秦氏是顶级白莲花,对这桀骜不驯的继子顾廷烨明是一把火,暗藏一把刀,且不自己动手,而是往侯爷那儿拱火递刀子,让侯爷替她教训顾廷烨。

兄长顾廷煜虽然病病歪歪,可阴狠有算计,对这个比自己健康、比自己优秀而被父亲格外看重,与自己竞争袭爵的异母弟弟没有半分好感。

又因为利益加持,所以与姨母小秦氏站在了统一阵营,致力于给顾二添堵。

顾家四房五房不争气的子弟居多,见顾廷烨如此不招人待见,也纷纷落井下石,把自己犯的错经常性地栽赃在顾廷烨身上,让顾廷烨替他们背黑锅。

虽然顾廷烨并不是好惹的,无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加上顾廷烨那些年也确实离经叛道,整日斗鸡走狗、声色犬马,什么烟花柳巷了、勾栏瓦舍了也没少去,顾廷烨又有股子“好汉做事好汉当”的傲气,所以只能被有的没的栽赃在头上而百口莫辩。

后来顾廷烨幡然悔悟,一心向学,却无意中救下了刚沦落风尘的朱曼娘,朱曼娘见顾廷烨不仅善良而且多金,便视他作救命稻草,死活要跟了他。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2)

缺少家庭温暖的顾廷烨遂收了朱曼娘当外室,并和她有了一儿一女。

为了圆自己和朱曼娘这段情谊,顾廷烨开始想着是通过科举之路为自己谋个一官半职,到时就可以脱离侯府,自己做自己的主,然后正式纳朱曼娘为妾室,自己的儿女也能名正言顺。

谁知又被兄长摆了一道,兄长将他少年时的狂悖言论设法传入官家耳内,引得龙颜震怒,官家亲自划去了他榜上之名,并彻底堵死了他的科考之路。

顾廷烨不由得对上进之途心灰意冷,想着娶房妻室,从此娇妻美妾,只安心做个富贵闲人。

赛马场上,余阁老的孙女余嫣然在场上惊见赢的彩头竟是亡母的遗物---一枚发簪,便不顾自己技不如人,非要为这发簪搏上一搏,输掉后急得泪流满面。

闺蜜明兰见她伤心仗义相助,原来深藏不露的明兰竟是此中高手。与嫣然同父异母的妹妹嫣红不敌明兰,求胜心切的她便向顾二求助请求结为搭档。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3)

顾二的马球在京城无出其右,可他答应了嫣红的请求后却恻隐之心顿生,不忍伤到悲痛欲绝的嫣然,于是故意败给了明兰和齐衡组合,让嫣然顺利拿到了亡母的遗物。

嫣然怀念亡母的心情本已让同病相怜的他为之动容,这时,坐在他身旁的魏行首又为余嫣然添了几句赞誉:说这余大姑娘绣功一绝,人又善良,连她这样身份的人设局宴请也从不推拒。

顾廷烨不禁心念一动,这样的余嫣然如果做了自己的大娘子,定能给自己的外室朱曼娘一个名分,于是开始着手策划求娶余嫣然。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4)

他本来给朱曼娘讲明了自己为她筹谋的一番苦心,谁知朱曼娘并不买账,一意要享顾廷烨专房之宠的她听得顾廷烨如今竟要迎娶余家大姑娘做正室娘子,转头就去余太师府撒泼打滚搅局去了。

余太师老夫妇俩本就忌惮顾二的名声不情不愿,后来经过顾二三番五次地诚意求娶口气才有些松动。

现在却被顾二的外室朱曼娘上门这么一闹,余老夫人直接气吐了血,立马打消了和顾二结亲的念头,着急忙慌地应下了老家徐州段氏的求亲,带嫣然回老家嫁了人。

奇怪的是,顾廷烨即使知道是朱曼娘的缘故让他未能娶成余嫣然,他也并不恼恨朱曼娘,甚至连一句怨责的话都未对其说。

顾廷烨真的对朱曼娘的居心不良一点儿没察觉吗?

我看未必。

常嬷嬷的耳旁风

从顾廷烨把常嬷嬷接到自己身边,和朱曼娘母子一同生活,常嬷嬷便觉察朱曼娘这女子心术不正。

在经过一番冷眼观察后更验证了她的猜测不虚,秉着将顾廷烨当儿子疼的朴素想法,常嬷嬷不止一次在顾廷烨耳旁提醒顾廷烨要提防着朱曼娘。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5)

虽然一开始顾二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常嬷嬷的偏见,但架不住常嬷嬷反复强调,且有理有据。

常嬷嬷的话在顾二这里一向很有分量,因为这常嬷嬷可不同于别的嬷嬷,她一直跟在顾二母亲身边,既是忠仆也是义仆。

不仅了解顾二家的所有内幕和隐情,而且在年少的顾廷烨能继承到外祖家的巨额遗产一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说她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嬷嬷。

常嬷嬷的话顾二原本就听进去了,只是一来感念朱曼娘跟了自己一场,为自己生儿育女,贪的那些钱反正他也不在乎;二来只要朱曼娘打心眼里对他是忠诚的,有感情的,他愿意对其网开一面。

明兰的善意提醒

送走余嫣然后,明兰心情低落,身边的丫鬟小桃认为吃能解决世上所有难题,于是引逗着明兰去吃点心。

正在这当口,顾二叔来找明兰兴师问罪来了,一上来就指责明兰恩将仇报,搅了自己的亲事。

明兰则回驳顾廷烨对嫣然居心不良,顺带一针见血地指出:你那个外室不是好人。顾廷烨还为朱曼娘辩护,说她只是性子柔弱,没有安全感才出此下策。

顾二和明兰之间的谈话更像高手对决,每次顾二叔都为明兰的见识不凡暗暗称奇,所以明兰的话在顾二这里也算一句顶一万句。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6)

这时的顾二也只是口上不服输,心里又对朱曼娘添了几分戒备。

对朱曼娘自始至终的戒备之心

顾二虽是一介武夫,但他怎么着也是在宅斗中摸爬滚打过且身受其害的人。

深知人可以伪善到继母小秦氏那种境界,也可以险恶到白氏族亲那个地步,还可以丑陋成顾家四房五房那般嘴脸,所以他也是妥妥的心机男一枚。

和朱曼娘即使你侬我侬时也没对她交过底,朱曼娘知道顾廷烨有钱,却不知道他如何有钱,且钱都是他自个的。

所以后来才会对他所言“他没侯府的庇佑,没功名的进阶之路会一文不名,沦为底层苦力”的说辞深信不疑,最终走上了背叛的不归路。

既然顾廷烨明知是朱曼娘搅黄自己亲事的,与明兰半毛钱关系没有,为什么他宁肯跑去向明兰兴师问罪也不肯回家对更亲近的朱曼娘怨责半分呢?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7)

没有期待便没有失望

顾廷烨是最清楚朱曼娘底细的人,本来也没对她定过什么过高的道德标准或生出什么指望之心。

在顾廷烨的眼里朱曼娘柔弱而不能自理,离了他就是死路一条。

顾廷烨又一向以强者自居,从接受朱曼娘的那刻起,他就责任心爆棚的决心为朱曼娘负责到底。

后来朱曼娘又为他生下了一儿一女,他更要护朱曼娘母子三人周全。

当朱曼娘上余太师府大闹搅了他的亲事,他觉得是朱曼娘自保的心理作祟,怕大户人家的小姐上门后容不下她。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8)

所以顾廷烨能体谅,可能体谅不代表没脾气。他肯退而求其次求娶余嫣红便是对朱曼娘最狠厉的惩戒。

顾廷烨娶余嫣然的不纯动机连明兰都能看出来,余老太师夫妇俩最后来了个釜底抽薪,余嫣然是娶不成了。

顾廷烨转而求娶余家三姑娘嫣红,这可是严重背离了他娶余家大姑娘嫣然时的初衷的。

因为余嫣红可不是姐姐嫣然那般的好性子,她是余家继室--现任当家主母的爱女,被宠得任性霸道、自私自利、无法无天。

两次露面第一次是在赛马场上,明知姐姐争的是亡母的遗物,仍毫不退让,非要在场上一决胜负。

第二次是在顾府的宴席上,刻薄明兰痴心妄想攀齐家高枝,对着明兰那一通冷嘲热讽,既得意又张扬。

那尖酸刻薄,那飞扬跋扈可见一般。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9)

连常嬷嬷都知这余家三姑娘不是好相与之人,顾廷烨就更心知肚明了。可是他仍诚意求娶之,估计这样做的原因除了是爱面子之心作祟外,因为京城谁都知道顾二想迎娶余家姑娘,现在兴兴头头了一场再作罢,他面子上下不来。

更主要的原因便是恼恨了朱曼娘的所作所为,“我为你精心谋划,你不仅不领情,还要坏我的好事,那我就给你娶个厉害的让你试试”,颇有些“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要入”的嘲讽意味。

当然,在听常嬷嬷说了这余家三姑娘的脾气后,朱曼娘自知不能坐以待毙,又开始行动了。

谁料常嬷嬷吸取了上回的教训,将宅子守得密不透风,就这朱曼娘仍然买通了下人小翠,让她带着蓉姐昌哥在余府下人前露了一小脸。

顾廷烨向老太师求娶嫣然(顾廷烨求娶嫣然被搅)(10)

余家果然又不干了,顾廷烨没办法,便狠下心来,舍出三家最赚钱的盐庄,试图说服余家现任当家主母接受这门亲事。

谁料事与愿违,嫣红的母亲尽管贪财,可毕竟视这女儿宝贝一般,听顾廷烨这样在乎外室,遂决绝地断了和顾家结亲的念头。

顾二想借余三姑娘掣肘朱曼娘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他的父亲顾侯则被结亲不成这件事气得吐血而亡,顾廷烨也就此背上了气死老父的恶名被驱逐出侯府。

朱曼娘的恶至此也彻底呈现,因为朱曼娘的存在,顾二那些年过得极其不顺,年幼的儿子被生生夺去性命,女儿和明兰也在朱曼娘的魔障里九死一生,让顾廷烨彻底知道了疯狂可以令一个女人变得有多恐怖。

人,追光逐热是本能,可要是因为贪恋那点子温暖而凑合,而将就,即使强大如顾廷烨也摆脱不了反噬之殇。

不过,人一辈子谁还没经历过几件糟烂之事,几个戳心之人,关键是仍能意气风发,仍愿斗志昂扬。

“本想抬头挺胸前进,却不知何时就沾了一身泥巴。不过,即使那样也能坚持走下去的话,总有一天,泥巴会干燥掉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