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的时代背景,传递的年代感,还原的生活状态,是里面最吸引大家关注的地方。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1)

其中,关于里面父亲的设定,电视剧里的江德福是朝鲜战争的战争英雄,原著里略有不同,他的设定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海军军官。

从鲁西北农村走出来的江德福,和青岛资产阶级的大小姐安杰,本来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地方的。

所以,他们的小女儿都很怀疑:

他们既没人逼着,也没人赶着,怎么就走入了洞房,并且勤勤恳恳地开始了漫长的生八个活七个的生儿育女的夫妻生活呢?

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安杰可是死活看不上乡巴佬江德福的。

可最后,她竟然也能像原来的寇同志一样强行安排儿女们的婚事,甚至做出强逼三女儿亚琼嫁给农村出身的“饿主任”的事。

看完原著,这些让人疑惑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01

其实,不管是在剧中还是在原著里,不管是王秀娥还是张桂英,甚至老丁,这些农村人在作者的笔下总是隐含着一些悲剧色彩。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2)

或许,这也正是这个特殊群体,在从被压迫剥削到翻身做主人的转变过程中,必经的一个过程吧?

原著里设定,江德福和安杰的结合,是一个极偶然但也并不稀奇的事件,就像老丁一直想要娶一个有文化的老婆一样,当时抛下老家大字不识一个的小脚老婆另娶的人,也不在少数。

城市女人们,也有很多就像江昌义后来控诉的一样:

她们看不起农村人,管农村人叫乡巴佬,但一旦这些乡巴佬男人出人头地了,城市女人们又不肯放过他们,蜂拥上来统统把他们俘虏过去,抢走原来该属于农村女人的一切。

安杰确实是没看上江德福,可是出于对介绍人寇同志的那种阶级上的“怕”,以及江德福的穷追不舍和家人的助攻,安杰还是选择投降和江德福进了洞房。

可是,其中江德福自身的条件我们也是不可忽略的。

我父亲可真不是那种让女方一见就凉半截的男人。

即使童年过得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日子,江德福的身材也没被耽误,一米七八的个头,得体的军装,让进城仅两三年的江德福,简直可以和城里小伙以假乱真。

这些从家里那本褐色的,泛着尿床孩子褥子上那种痕迹的影集里,可以得到验证。

照片里,父亲清秀的国字脸和意气风发的样子,让他们的小女儿一度怀疑:这是我的父亲吗?这不是电影《南征北战》中的髙营长吗?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3)

其实,江德福出众的外在条件,再加上婚后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在慢慢地消磨着安杰内心的不甘和委屈。

后来,其他地方闹起了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安杰的娘家人也因有着江德福身份的庇护,免去了无数的祸端。

安杰自己也因此躲过了那个疯魔了的时期,享受着海岛上的安逸生活。

这时的安杰,其实也逐渐向生活妥协了,她的表现就是一个个孩子的出生。

02

然而,真正转变安杰心底对农村人根深蒂固偏见的,其实还要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事。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江德福的身份地位能发挥的作用就越来越大,安杰也越来越明白,出身已经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条件,她更加看重孩子们的前途和地位。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4)

江德福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已经翻身做了主人,甚至开始主掌很多人的命运,他给安杰娘家的后辈们都安排很好的去处,也很轻松地就让自家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无论是当兵还是上工农兵大学,在当时都是要求你家庭出身、政治上的清白,至于你考试交的是不是白卷,好像关系反而不大。

这种时代背景和政治局势之下,安杰属于既得利益者。

这些“福利”的获得,完全可以让她开始转变内心的很多想法,高高在上的地位,给她带来的精神上的快慰和生活上的便利,多少也能弥补心里的空虚。

试想一下,在周围人都还在为了温饱而困扰时,她关心的却是怎么给孩子分配桃酥这样的小事。

相比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困窘,甚至还要面对被剃头批斗的危险,枕边人的鼾声和看不下去《红楼梦》的缺点,简直不值一提

对于江德福认为的:贾宝玉生下来嘴里就含着一块玉,这不是扯淡吗?晴雯最后不是嫁给了那个姓蒋的戏子了吗?怎么死了?

完全可以把它归结于江德福的起点太低,对于不感兴趣的书和事,过于敷衍罢了。

安杰要做的,无非是叹口气之后,不再跟他他探讨这类问题而已。

03

生活上的种种不满,以及家庭主妇生活无法给她带来的成就感,安杰都在儿女们的终身大事到来的时节得到了补偿。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5)

那简直是母亲的丰收的季节!她对好像是一夜之间成熟了的果实有一种不相信不踏实的丰收的喜悦。

这种从天而降的成就感,让她达到了她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期,那种多年后重新体验到的成就感,让她欣喜若狂。

所以,她在接受了大儿子因气她干预自己的感情两年不踏家门的教训后,决定吸取经验,不再重蹈覆辙。

于是,安杰先下手为强的,为大女儿亚洁安排了一个宣传干事,情窦未开的亚洁,在宣传干事出于对江德福地位身份的重视而展开的攻势下,迅速沦陷,一年后俩人就登记领了结婚证。

有此前师之事,二女儿亚萌的婚事,在安杰的一手操纵下也进展地十分顺利,军区射击队队员的亚萌,和作训处孔武有力的阳刚参谋,情投意合之下也迅速结下了秦晋之好。

可是,安杰的计划,却在飞行员二儿子国宁身上,遇到了点阻力和麻烦,模样周正、职业牛气的国宁,对于母亲强塞给他的小巧可人的医生不屑一顾。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6)

对于这样优秀的儿子,安杰也不怕他找不到好媳妇,于是就放松了戒备,额外对他采取了一种格外宽松的政策,连宏观控制权也自动放弃了,让国宁基本处在失控状态。

所以,三年后安杰面对那个一般标准都达不到的二媳妇,才会在大喜的日子里,气急败坏地上火到牙花子肿得老高。

这个除了一张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毕业证书外,要个没个要样没样要条儿没条儿的二儿媳,让安杰对后面几个儿女的婚姻,瞪起了阶级斗争的眼珠子,提高了警惕,加强了警戒。

小儿子国强,是一个愣头青傻小子,一点反抗意见都没有的,就欢天喜地地和母亲塞给他的白净护士入了洞房。

安杰在操纵这些事时,获得了长久不得的快感,也让她更加痴迷于强势的插手孩子们的恋爱和婚姻。

04

这种成就感和儿女们的配合,也让安杰越来越随心所欲。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7)

如果说之前,她还会考虑孩子的审美情趣和对方家庭的城市背景,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德、才、貌上。

可随着干部制度逐渐趋于年轻化,江德福因为年龄等因素,仕途也到了可以预见的尽头,感觉到了危机的安杰,开始考虑选人支撑门户的大问题。

于是,她把目标放在了年轻有为的干部身上,在一次批林批孔的代表大会上,一位陕西塬上农村籍的团政治处主任孟天柱,入了她的法眼。

这位五短身材的陕西汉子,才二十八岁就从连队指导员直接提拔为团政治处主任,是那种三级跳远的火箭式干部。

安杰心中喜出望外:现在能三级跳,谁能保证他将来不来它个五级七级跳?

至于他那一口一个的,能让底下听众听得眼冒虚光肠子咕咕直叫唤的“饿们!”“饿们!”,就和江德福那曾经被她调教多年也改不掉的,吃饭吧嗒嘴的毛病一样,不值一提。

于是,安杰就像当年那位热心的寇同志一样,把这位“饿”主任强行推荐给了三女儿亚琼。

可是,她自以为没跑的事儿,却在她那个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三女儿亚琼身上出了乱子,一次堪比里氏八级的大地震的乱子。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8)

安杰对于这个不优秀也不拖后腿的女儿,从来没有另眼看过,她一直视她为早饭桌上的一碟可有可无的小菜。

可谁想,这盘不咸不淡可有可无的小菜,竟是个辣死人的蔫萝卜,差点没把她那口坚实细密的牙齿给整口硌下来。

对于安杰通知式的介绍,亚琼的蔫劲上来了,即使母亲像当年的寇同志那样,有着不容拒绝的强硬态度,亚琼可比那时的安杰有勇气多了。

面对安杰的各种围追堵截地为他们制造机会,亚琼就是一个不配合。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9)

就连江德福也看出不对劲了,在和“饿”主任吃过一顿饺子后,他也劝安杰:“我看这事就算了吧,亚琼不乐意你就别再强迫她了,俗话说强拧的瓜不甜。再说我看他跟咱们亚琼也不般配,你听他吃饭那动静,吧塔吧嗒的听着难受。”

这时的安杰反而瞪起了眼睛,拖着长腔把江德福反驳得无言以对:“你这嘴才不吧嗒了几天?就嫌人家吧嗒嘴?什么强拧的瓜不甜?咱俩不甜吗?咱俩不是强拧的瓜吗?!”

亚琼为了躲避安杰,索性连家也不回了,可安杰铁了心地要撮合这桩婚事,隔三差五地往她的单身宿舍跑,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直到亚琼忍无可忍,不得不烦不胜烦地对她说:“妈,你别再费这个心思了,告诉你吧,我有对象了。”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10)

对于亚琼和王海洋的恋爱,安杰自然是绝不会答应的,这和她的战略目标简直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江德福也是各种看不上那个执挎(纨绔)子弟。

于是,在岛上喜好搬弄是非的传舌者的掺和下,这件事越来越没了希望。

王海洋那个脾气暴躁的爹:“操!有几个臭丫头就烧得他们不知姓什么了。看不上我们?我们还看不上他们呢!”

安杰听说后,一声冷笑,说了句完全可以贴到大门口当对联的相当对仗的话:“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狐狸吃不到甜葡萄。”

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王海洋落荒而逃,剩下亚琼一人在那样的紧急状态中孤军奋战,最后承受不住吞安眠药自杀。

05

江德福面对被抢救回来的女儿凄怆的眼泪,对这件朝着极端发展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了一圈,还是认为一切源头都在安杰身上。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11)

可是,当他回到家里,面对一夜间衰老了的安杰,看到她那种自己谴责自己的茫然、无助、无奈的目光,他酝酿准备了一路的激烈的词句全都哑火泡汤了。

他劝了很久,安杰都一言不发,直到他说出那句:“你也是,老糊涂了?亚琼和那个人门不当户不对的,他俩怎么能成一对?”

安杰就突然爆发了,她像一个农村泼妇一样大喊大叫:“你也配说门当户对?三十年前你跟我门当户对吗?那时候你是什么?你不也跟那人一样是个农村人吗?农村人怎么啦?农村人就不是人?农村人就不该也不配娶个城市女人做老婆吗?!”

安杰这种飞跃式的转变的世界观,惊的江德福目瞪口呆。

其实,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安杰的心态早就开始改变了。

在她刚登岛的时候,她那被注销的青岛户口,在很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女文工团员里,实在不值一提。

那个荒唐的年代里,发生的各种各样不合常理的事,也很难不在她的心里留下痕迹。

她原先因门不当户不对而产生的不甘和委屈,也逐渐被庆幸而取代,逐渐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于是,她开始对生活妥协,屈服顺从于现实社会,这也就直观的表现在了她对儿女婚姻上的干预上。

父母爱情安杰没嫌弃农村人(安杰看不起农村人)(12)

安杰从看不起农村人,到自认为是为女儿好的,甚至不顾“饿”主任的农村出身,以及他身上的一些陋习,把他安排给自己女儿。

其实,也不过是她出于利益考虑,对现实的一种妥协罢了!

#品书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