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将军是著名爱国将领,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56岁。毛主席对他的评价是:以身殉志,不亦伟乎!然而,时至今日,他身后的子女都怎样了呢?

杨虎城将军一生历经三次婚姻,共有4个儿子和6个女儿,第1任妻子罗佩兰生了一子一女,为儿子杨拯民和女儿杨拯坤;第2任妻子张蕙兰育有一子杨拯仁,但在6岁时不幸夭折;第3任妻子谢葆真生了2子5女,分别是:儿子杨拯中(和父亲杨虎城将军一起遇害)、杨拯亚(早年夭折),女儿杨拯美、杨拯英、杨拯汉、杨拯陆和杨拯国(和父亲杨虎城将军一起遇害)。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1)

杨拯民,1922生,1934年在其父创办的尧山中学读书,1938年入延安抗大、马列学院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1998年10月23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杨拯坤,1924年生,受父亲和哥哥的影响,13岁时就投身到革命队伍之中,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北京工作。身为名将之后,她从不以此为本钱,向组织伸手。直到1994年病逝为止。享年70岁。

因为哥哥杨拯民是石油功臣,杨拯汉、杨拯陆也先后投入石油事业,杨拯陆在1958年勘察石油地质时,遇突暴风雪,气温骤降至摄氏零下20多度,不幸冻僵牺牲。杨拯汉1935年出生,参加过抗美援朝,在企业基层做过管理,60年代调到西北地区石油经济研究所工作,一直到退休。杨拯英1934年生,陕西省政协办公厅原正处级干部。2021年9月17日在西安逝世。曾编辑出版了《回忆杨虎城将军》,后又和姐姐杨拯美一起撰写出版了《怀念母亲谢葆真》。

杨拯美1932年生,有着这样的工作经历:先后在甘肃省经济委员会、甘肃省统计局、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轻工业厅、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所、甘肃省政协等单位工作,1996年11月任甘肃省政协民族宗教和三胞联络委员会主任。2003年12月离职休养。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2)

通过上述文字,人们不难看到,杨虎城将军的这些子女除杨拯民早年军事工作之外,其余都没有做过军人,但却和优秀的军人一样,都有着一颗爱国奉献的心,尤其是杨拯美在婚姻上还谱写了一段与军人的动人恋歌。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这段故事。

1937年11月底,杨虎城将军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但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先后关押于湘、黔、川等地。最初,杨拯美只有5岁,她们姐妹4人由外婆带着离开西安,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先逃到四川成都,后到三台县(隶属四川省绵阳市),客居异乡达3年之久。在逃难的生活里,外婆常常向杨拯美姐妹4人讲起父亲的故事,这使她们幼小的心灵里萌发出了对父亲甚至母亲的无比崇敬之情。

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杨拯美小小年纪之时便参加了革命:1948年,16岁的她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革命力量。1949年8月,被调到中央团校学习。1950年,团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共青团西北工委学校工作部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毕业后,毅然选择到条件艰苦、人才缺乏的甘肃去工作。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3)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杨拯美的爱情悄悄地来了。1950年,团校毕业工作不久,西北工委礼堂举行了一场战斗英雄事迹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是西北五省的几百名青年代表,杨拯美也在其中。最后一个做报告的是当年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神炮手白炳武。杨拯美听说,在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白炳武发射炮弹近千枚,单炮直接瞄准射击达300余发,命中率达95%以上,曾受到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和杨得志司令的亲自接见和表扬。正因为如此,杨拯美对白炳武有了一些格外的关注。

作完报告,白炳武走下讲台,杨拯美拿出笔记本走上前去,请白炳武签字留念。白炳武快速签字,却在瞬间发现自己对眼前的杨拯美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好感。于是,他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也请杨拯美给自己留个名,杨拯美接过笔记本,却没有动笔,而是对白炳武说:“为人留言,不能随随便便,等我回宿舍认真思考后再写,可以吗?”就这样,杨拯美要巧妙地带走白炳武的笔记本,为两人以后再见创造了条件,白炳武连想一想都没有,就一口答应了。

那一年,杨拯美18岁,白炳武1926年出生,大杨拯美6岁,两人都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纪。在被要求签字的光鲜时刻背后是白炳武苦难的身世,他出生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红旗村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父亲便被日本宪兵队以“通匪”罪名打死,母亲受不了这种打击,在他13岁时便匆匆离世。那是一天夜里,母亲搂着他入睡,天亮时,他才发现母亲的怀抱冰凉,已经走了。从此,他成了一个失去双亲的苦孩子,成了孤儿。最初时,他随哥嫂生活,但两年后由于受不了嫂子的冷言冷语,就偷偷从家中跑出来,和村里几个穷苦孩子一起,一路要饭来到抚顺龙凤煤矿,想当煤矿工人。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4)

白炳武

矿工的生活是非人的,白炳武看到的是一群满脸黢黑、衣衫褴褛,只有黑眼仁在白眼球里凄惨转动的人群,他的心凉了大半截,但大老远地来了,不能再次回去,他也只能同他们一样地接受命运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他的名字和民族都被改掉了。负责登记的是一个叫孟日暖的人,问白炳武叫什么名字,白炳武说叫白云龙,当时他就叫这个名字。孟日暖说:“我叫孟日暖,你叫白云龙,白云遮日,我还暖什么!”随后,为他改名白炳武,原因是矿上还有一个人叫白炳泉,两人的名字取得相近一些,叫起来方便。

随后,孟日暖又问白炳武是什么民族,白炳武说是满族,孟日暖说:“满人统治我们好几百年了,对我们不友好,不行,你不能是满族,从现在起改汉族吧。”从此,白炳武成了“汉族”,成了一名矿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吃着窝窝头,睡着破炕席,盖着破麻袋,得了病还没人管,白炳武在无奈中多少有了一些愤恨。1942 年,煤矿霍乱流行,每天往外抬死人,骨瘦如柴的白炳武染病,险些被矿主抬出去活埋,被几个仗义冒着抬进一间地下室,这才幸免于难。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5)

就这样,1945 年 8 月,白炳武带着对日本侵略者和地主资本家剥削阶级的刻骨仇恨参加了革命队伍,编入冀热辽混成旅炮兵团 8 连当战士;1946 年 3 月编为晋察冀炮兵团 13 连当炮手,也开始了他的炮兵生涯。不分白天和黑夜,苦练炮兵技术,摸清火炮空回规律,白炳武很快被旅司令部、政治部授予“甲等模范瞄准手”称号,炮旅创办的报纸也大力宣传了他的创新技能与事迹。出了名,白炳武更想将技能付诸实践,太原战役很快就给了他展示身手的好机会。

当时,太原城外遍布碉堡,不仅坚固,还有不少名堂。其中有一种碉堡叫“梅花堡”,中心是一个主堡,周围是四个暗堡,很不好对付。另外,还有一种碉堡叫“好汉堡”,修得十分坚固和宽敞,守堡士兵吃住都在里面,穿透力小的炮弹打上去根本不起作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白炳武等人根据我军的炮火特点,采用三门炮同时攻击一座碉堡的办法,凭借苦练的本领打出了威风和名气,所在的连队全连集体立功,被授予“神炮连”,白炳武也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发发命中、名副其实的神炮英雄。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6)

带走白炳武笔记本后的第三天傍晚,杨拯美约白炳武见面,两人一起散步,杨拯美把签了字的笔记本交给白炳武,白炳武想当场就看,但被杨拯美拦住了,要是要他回到宾馆一个人去看。送走杨拯美,白炳武迫不及待打开笔记本,这样几个字跳入了他的眼睑:“亲爱的白炳武同志……”因此,一股暖流从他的心中升起,进而让他向杨拯美发起了爱的追求。

然而,那时候的男女青年谈恋爱,哪像我们现在很直白、很直接,也很大胆,他们都非常含蓄,说出一个“爱”字对他们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白炳武虽然不断约会杨拯美,杨拯美也总会欣然赴约,但两人都没能把那个字轻易说出来,尤其是白炳武,在了解到杨拯美是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时,出于对杨虎城将军的崇敬,更不敢轻易表达自己心中的爱了。直到第二年白炳武奔赴朝鲜战场后,才在一腔的思念里,于炮火声里鼓起了勇气,通过一位赴朝慰问志愿军的即将回国的记者给杨拯美带来了一封信,信中向杨拯美表达了自己的爱意。杨拯美接到信后,连夜回信给白炳武,深情地答应了白炳武的追求。从此,他们二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通过书信表达着对对方的爱慕和思念。

1953年底,白炳武随志愿军部队凯旋而归,驻军河北张家口。接到消息,杨拯美匆匆赶到白炳武所在的部队,两人在军营举行了婚礼。一周之后,又是匆匆地离别,杨拯美回到了西安,第二年秋天便为白炳武生下了女儿——白露。女儿出生,杨拯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两人同样聚少离多,并因为长时间不能相见而感痛苦,再加上两个人的经历、追求爱好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夫妻间的矛盾出现,最终只能选择了在平静中分手。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7)

杨拯美

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就这样悄悄地结束了,白炳武与杨拯美随后都又组建了各自的家庭,杨拯美虽然带着女儿白露,但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两人很少有联系,直到七十年代,女儿白露到了当兵的年纪,杨拯美才联系到了白炳武,请仍然在部队工作的白炳武帮忙。白炳武因为杨拯美选择让女儿白露去当兵,非常高兴,很快让女儿去了部队,自己也因此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

白露虽然在部队干了不长时间,但她却圆了母亲杨拯美年轻时热爱军人的梦想——虽然杨拯美最终选择了与白炳武分手,但这并不影响她的热爱,而且,她把自己的这份热爱成功地嫁接在了女儿的身上,让女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杨拯美有着自己的事业——1973年进入甘肃省轻纺厅后,她曾任处长、副厅长,为发展甘肃的毛纺、皮革制造、塑料及食品等工业作出了贡献。在她任职期间,经她的努力,甘肃新建了三个毛纺厂,改建了维尼纶厂,扩建与新建了三个制革厂等重要企业。

一名女性,能将事业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足够让人们点赞和致敬的了。2018年1月6日,杨拯美在西安逝世,享年86岁。巧合的是,早她两年离休的白炳武(1983 年 12 月从副师职岗位离休),2012 年 4 月,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逝,享年亦为 86 岁,这个大她6岁的炮兵英雄也早她6年去世了。美好的爱情虽然在不得已中选择分手,但背后一直都是热爱军人的人和军人本身的崇高的品质——生活可以让爱恋的人们分道扬镳,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有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杨虎城婚姻简介(杨虎城之女杨拯美)(8)

关于这一点,杨拯美和白炳武都做到了。1985年,杨拯美离开甘肃省轻纺系统,进入省政协以后,仍然为祖国的统一与繁荣忙碌着,直到去世。据《他们在这里长眠——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英烈传记》(花山文艺出版社, 2018)一书记述,白炳武离休后,依然发挥余热,先后担任了石家庄市 10 多个单位的 " 关心下一代 " 工作委员会顾问、校外辅导员、政治顾问等,不计名利,不要报酬,热心用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宣传教育下一代。爱情可以一拍两散,但奉献与服务却从未间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