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来自于意大利的银行世家,15世纪晚期他一心一意的想寻找另一条直达东方的航路,并制定了一个疯狂的探险计划:从西欧出发,一直向西航行,目的地是日本。当时正处于文艺复兴时代,地圆说盛行。在西方,地圆学说已经被人广为接受,但是关于地球之大小及陆地海洋的距离基本还停留在预测和估计阶段。而他就估算了一下,哥伦布的估算有两个根据:第一是马可波罗对于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于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距离的估计——500英里。这个估计是错误的,不过哥伦布信了。第二是托尼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这个估计还是错的。于是乎哥伦布老先生用这两条错误的估算搞出了个错误的结论——从到日本去的距离,需要3000英里,向西航行是西欧到亚洲去的捷径。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1)

当时的葡萄牙人根据精密的计算,正确的认为到东方去的最短途径是从西欧出发,绕非洲南端,然后折向东北方航行,因此,当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王室提出他的远航计划后就直接被人家一顿臭骂并拒绝。哥伦布老头子还是不死心,于是他又跑到出现在西班牙的宫廷,通过他的再三恳求,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由于对地理知识的一无所知,终于接受了他的计划,答应向他提供人力物力。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饶有敬畏又耐人深思的假若问题,如果哥伦布估计正确的话,他一定不会像西航行,从而也就一定发现不了美洲大陆。或者西班牙女皇能多看几本书的话,那发现新大陆也是不可能的。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是出乎当事人所预料。

幸运的航行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的巴罗斯起航,船员中不乏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有能力的军官。9月6日抵达加纳利群岛进行补给后再次航行,而且一路上都是顺风航行的,但是一天一天一周一周的过去,所见到的只是一片汪洋大海,连陆地的影子都看不到,税收船员们越来越不安,为了安慰大家,哥伦布向他们谎报了航行距离。

10月7日看到飞鸟了,但仍然看不见陆地,甚至哥伦布自己都绝望了,因为按照他的计算应该已经到达日本了,10月9日哥伦布众人表示如果在三天内仍看不到陆地那就打道回府。但是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船上的守望者突然发现远远的天边却有一个黑点,而且黑点越来越大,原来这是一个海岛,大家高兴的犹如绝处逢生,这对于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重大历史转折时刻,从此人类打开了新旧大陆之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的隔绝,但是哥伦布坚定的认为这只是亚洲的一个海岛,并将它命名为圣萨瓦尔多,意思是救世主。

哥伦布离开圣萨瓦尔罗后,继续航行来到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 然后返回西班牙,这是他第1次航行。有了成果就有了希望啊,虽然没直接看到钱,但西班牙的君主开始热心支持哥伦布的计划,拿出大量资金,帮助他继续航行。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2)

不合格的总督

1493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这个舰队三桅帆船,轻帆船和双桅船,总共17艘,参加远航的1200人中有教士、军人、工匠,甚至是农夫。这次航行的直接目的不是开辟新的贸易市场,也不是征服东方的王国——而是定居。建立一个技能采矿,又能从事农业耕种的殖民地,然后以此为跳板到中国及印度去。

可哥伦布老爷子还是执迷不悟,这一次到美洲后,伊斯帕尼奥拉殖民地算是建立起来了,哥伦布担任第1任总督,可殖民地始终没有经营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哥伦布缺乏管理能力。尽管他是一位功成名就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在1498年他甚至又进行了第3远航,但是伊斯帕尼奥拉殖民地这里发生了骚乱,哥伦布没有用武力去镇压,而是像发动骚乱的西班牙移民让步,把岛上的印第安人分给这些居民当做奴仆和庄园劳工,这种分派劳役制度稍加修改之后就在西班牙的各个殖民地普遍的建立起来。

不过哥伦布虽然做了让步,但此人脾性非常暴躁,当时的西班牙人已经认识到,他们发现的不是中国或是日本,每当西班牙的居民对哥伦布老爷子说到这事的时候,哥伦布轻则臭骂重则毒打,这帮人在回国之后,就把哥伦布所作所为全部通报给西班牙国王,并且说他是个暴君。西班牙国王只好委派新的总督去代替哥伦布,把哥伦布遣送回国,但是国王不久又恢复了对他的信任,1502年又派他做第4次远航,他沿着美洲大陆进行探查,经过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但是在回到西班牙后,他失去了国王的信任,在1506年郁郁而终。

西葡两国对于航路的争执

当哥伦布在第1次探险中发现美洲回到西班牙时,当时他坚信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西班牙宫廷害怕葡萄牙和他争夺这个新发现的岛屿,便要求当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的这块土地的主权。

1493年5月4日,教皇确定从佛德角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全部划归西班牙所有,以东的一切土地全部化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缔结拓德希斯拉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去的所有据点。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3)

葡萄牙人垄断东方的航路上的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们所获得的惊人利润,推动欧洲其他国家的冒险家们开始寻找其他到东方的航路,哥伦布寻找中国的美梦虽然破灭,但人们还是渴望向西航行到达亚洲。

西班牙的冒险家,巴尔波阿的发现更加鼓舞了他门,巴尔波阿在亚洲淘金时,宣称自己看到了“另一个海洋”,后来我们将它称之为太平洋,于是人们开始相信横渡这个海洋就可以到达东方。

进行这个尝试的还是一批职业冒险家,大多数人是葡萄牙人或者意大利人,其中有阿美利哥·梅赛普析,卡夫特父子以及费迪南多·麦哲伦。但是其中只有麦哲伦发现了通过太平洋到亚洲区的航路。

麦哲伦历经磨难的航程

麦哲伦是西班牙政府派出去的探险家,西班牙对于葡萄牙垄断东西贸易一直垂涎三尺,不过托德希拉斯条约所界定的分界线没法更改,于是西班牙王室继续剑走偏锋,试图找到生产香料的岛屿。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4)

麦哲伦的远征是一次空前的壮举,他在1519年9月20日,从西班牙圣母卡尔港出发,共有5艘船,每艘船吨位为100吨,他们度过大西洋,次年3月抵达南美,但是在这里停留期间,船员却发哗变,麦哲伦勉强把它平息下去。5月中旬,一艘船在航行中沉没,10月,船队到达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不过船队在通过海峡时由于遇到了暴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穿过海峡。

11月初,另一艘船离开船队返回西班牙,说白了就是不干了,麦哲伦率领其余船只,继续沿着海岸线航行,到达北纬50度后折向西北前进,在以后的80天内,只看到两座荒无人烟的岛屿。1521年3月6日,到达了一个海岛(可能是关岛),在岛上补充了食品后,船队与同月16日到达菲律宾。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麦哲伦干预了诸岛之间的内讧,他在攻打马克坦岛的战役中被杀。

其余船员乘两艘船在当地水手的帮助下绕过婆罗洲,不久后开进香料群岛,这时已是1521年11月,他们在这里遇到了驻扎在当地的葡萄牙人的袭击,但仍获得到了大量香料。在新推选的船长卡诺的率领下,经南印度洋驶向非洲的南端,途中一艘船被葡萄牙人掠走。剩下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历尽艰险返回西班牙,1522年9月6日当该船回到圣卢卡尔港时全员仅剩18人,但是船上运回的香料非常值钱,足以抵付全程的费用,这便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3年。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5)

结语

不久西班牙又派出一支探险队,他在1524年到达的香料岛,当时葡萄牙人在这里已经开始殖民了,1529年西班牙与葡萄牙签订《萨拉格萨条约》,西班牙放弃对香料群岛的一切要求。葡萄牙则向西班牙交纳35万杜卡,作为交换条件,该条约还把分界线向东移了15度。

麦哲伦哥伦布谁更厉害(哥伦布与麦哲伦)(6)

我们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哥伦布远航更具备经济价值,因为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的航行实际上属于对圆学说的一个证明(虽然初衷是另辟新路到达亚洲)。可是我们要知道,哥伦布是一个狂人,他航行到美洲大陆,之前所依据的所有理论和证据全部都是错误的,他能够发现美洲新大陆,极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使然,而麦哲伦则是一个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航海家,而它的航行仅仅是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并没有撼动葡萄牙对于东方航路的垄断地位。

最重要的哥伦布虽然是郁郁而终,但人家好歹死在家里。麦哲伦兢兢业业,且没有向哥伦布那样弄出什么荒唐事,结果被当地土著杀死,尸骨都没法运回老家。在小编看来,这是一个十分残酷的历史现实——“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

参考文献:《哥伦布的奇幻漂流——新大陆的被发现与征服》

《Expert Records:Nautical Logbooks from Columbus to Cook 》

《改革开放以来哥伦布、麦哲伦研究述评》

《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的艰难航行初论》

,